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以专利视角探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情况,结合专利协同创新理论和专利合作网络,选择沈阳市两个代表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机器人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及产业链合作伙伴的专利合作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得出产业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技术分布及演化轨迹。在此基础上,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及运行机理,最后给出结论与建议,以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区域产业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产业的影响有助于区域产业发展。文章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区域产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构建趋势不稳定,与区域现有产业专利联盟相互影响,受区域资源禀赋影响明显,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引领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而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突破制度性障碍,切实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2)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打造高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3)着眼于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围绕全产业链条支持产业自主创新;(4)促进科技和金融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金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的促进作用;(5)着力培养和引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技术、人才、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大型国有企业和领军企业主导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经济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差异较小,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差异较大。这种背景下应警惕重复建设和产业资源的过度投入;要鼓励民营资本的发展,防止国有企业的垄断;要实行优势互补策略,注重产业的适时转移,形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错层、非均衡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且能够带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使传统产业能够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新的活力。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江苏省出台了6大类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但目前江苏新兴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层次偏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存在着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从评价基准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角度,本文分别运用自主技术基准、市场需求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对江苏省既定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估,得出结论:江苏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部分产品和技术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由此我们认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发展时期应明确不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而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要突破制度性障碍,切实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更要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打造高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要着眼于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围绕全产业链条支持产业自主创新;要促进科技和金融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金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的促进作用;并着力培养和引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级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高级人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揭示高级人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制定科学的高级人才政策,对我国启动新的经济增长极,顺利完成"十二五"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2010年教育部同意设置了与之相关的140个本科新专业。是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以及对人才需求而判定的,人才的培养应具有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人才类型的高端性、培养模式的协作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师资构成的多样性等特点,这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着分布较散,聚集性、协同性较差,中心城市空间发展受阻等问题。根据湖南省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特点,运用空间定位方法,提出“一极、一圈、一轴”的空间布局优化模式,并通过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合理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发展战略,建立全省新兴产业管理中心,促进各城市间合作与发展等手段来促进优化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经龚伯兹曲线模型判定,目前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矿业、海水利用业等处于成长期,海洋电力业处于初创期.据此,在我国海洋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政策与规划,加大财税金融政策的扶持;促进产业集聚,扩大产业规模,加强自主创新,完善产业技术结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中,紧邻北京和天津,目前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经济圈内的“同构化”竞争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三地的发展。分析了京津冀区域视角下河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并通过对京津冀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依托京津发展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背景,站在地区发展的角度,结合吉林省自身的产业基础与科技优势,提出了一条适应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并为完善该金融支持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安徽省2010-2019年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也会抑制环境规制的提升,导致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作用发挥不够,引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受阻.但就综合影响效果而言,财政分权仍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深化财政分权制度改革、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及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充分贯彻国防需求,推动新型动员力量建设,是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系统评估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型动员力量融合发展现状,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运用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设计了适合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型动员力量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并以信息产业为例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信息产业和与新型动员力量相关的重点动员产业自身发展良好,但两者融合程度不深,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信息产业的需求引力和影响力较重点动员产业更为明显。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型动员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应利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从注重战略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创新机制保障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基本逻辑,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市场风险高、技术不确定性和初始投资高等特征。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提升、发展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谨防陷入忽视风险、贸然进入、盲目投资、跟风炒作等发展误区。  相似文献   

17.
对盐城市“十三五”期间公开及授权的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创新活动特点。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差距,提出了在“十四五”时期要强化科技创新、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专利运用、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SWOT分析,并从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等四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西部地区未来产业转型的主导方向,也是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核心支撑。以川渝陕为例梳理现阶段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取向,发现存在的同质化竞争、脱离传统产业基础、过于强调政府主导力量、轻视本土企业培育及忽视环境成本等5大误区,将严重影响其长期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以此入手,文章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