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主持的“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会将于2007年4月下旬在上海举行。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马立担任,副组长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张景斌教授、宁虹教授担任,总课题组成员由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中国教师研修网、高等师范院校、部分实验区派员组成。  相似文献   

2.
200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互动白板的课堂协同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由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院长杨杰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扭任专家顾问,会同普陀区教育学院附校、上海市子长学校、普陀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华师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3.
探索网络环境中的教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初,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谢幼如教授为首的总课题组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及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五”研究课题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在即,本期编选了代表他们课题成果的四篇文章,分别从教学环境的构建,教学策略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模式等方面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4.
结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文理科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四所重点师范大学(华南师大、南京师大、陕西师大、江南大学)和三所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对子课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高校教育信息化》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主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包括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43所高校)和普通高校学生(包括全日制专科生、表科生、研究生和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4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对影响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些专题包括: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促进高校校园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教育技术管理机构的科学设置和服务对象等。本专栏从课题研究报告中精选了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从本期开始,“零点资讯”专栏将系统分析教育信息化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通过切合实际的问题透析 措施举偶和互动切磋三个环节引领大家思索与讨论,首篇《让教研课题不再纸上谈兵》分析教研课题中出现,“纸上谈兵现象”的原因和对策,举例说明如何从“小处着手”,来提高教研效,并请出几位有经验的课题管理和参与者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娄红 《管理科学文摘》2009,(28):153-154
本文首先强调了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对影响开放教育质量的四个因素——教学资源、技术媒体、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进行了现状分析,围绕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管理与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读胡兴宏教授发表在《人民教育》(2008年第20期)《走教师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文章,很有感触,是啊,“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笔者从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看,教师开展教科研应选择“四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贫困山区、三峡库区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面临巨大困难。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万州区电教馆选择了科学研究,边研究边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丰富理论,历时三年,初步探索出了贫困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之路。 作为长江三峡库区中心的重庆市万州区,经济比较落后,城乡差别较大,其中原天城、五桥移民开发区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教育底子薄,移民任务大,困难多。要迎头赶教育信息化的步伐,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摆在全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小学校、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区电化教育馆是管理、指导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机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压力也大。我们选择了科研,科研就是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于2002年以《万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为题向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子课题。经过精心设计、科学论证和历时三年的努力实践,初步探索出了贫困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尤其对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方式”缺乏足够认识,致使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好坏,对于能否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昌平区是北京市的郊区,从2002年开始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加大投入和研究,经过三年时间的摸索,尤其在以课题带队伍、促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该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学习、交际和娱乐带来了心理和行为方式上的变化。对于学校而言,它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对象,也是一种新的教学媒体,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环境。因此,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理解以及操作模式诸方面的差异,真正结合国情、校情、学情和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并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并不多见。因此,探索和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初级阶段中一线教师积极努力的方向。广东佛山一中作为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2年成立“网络教学的设计评价的实验研究”课题组,同年5月课题组被纳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实验校,几年实践下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和研究高教市场发展态势,对日益国际化的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世界贸易组织已把教育列入服务贸易的范畴,要求各成员国普遍遵循自由、公平、开放的基本原则,进行国际性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跨国境的教育服务应该得到充分的鼓励。  相似文献   

12.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教育制度也在各方面作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时至21世纪,中国教育制度在总体上能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和挑战,但也显示出不容乐观的缺陷。现行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教育伦理的危机,给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0):17-18,21
结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文理科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七所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对子课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高校教育信息化》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主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包括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45所高校)和普通高校学生(包括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和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4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对影响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 这些专题包括: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促进高校校园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教育技术管理机构的科学设置和服务对象等。本专栏从课题研完报告中精选了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人口172万,面积3257平方公里,属典型西部贫困山区。现有各类学校634所,学生33.1万;其中中小学458所,中小学学生21.3万人,其中81.2%的中小学是农村学校。中小学从2000年开始进行计算机建设和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走过了“计算机单机-计算机NT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发展过程。在万州区的教育信息化有了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档次,成为了摆在万州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资产是广大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保障,管好用好学校资产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课题。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教育资产管理工作,是规范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节约财政资金、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这一段时间,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Blog——“东行记”(http://www.jeast.net)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很多前沿性的话题产生了强烈反响。“教育叙事”的全新概念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领域中泛起越来越大的波澜。了解并参与了教育叙事实践的一线教师称“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历程”。为什么“教育叙事”会如此备受青睐?黎加厚教授说,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师和学生生活中的体现,因为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叙事就是关于仍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是指根据已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和诊断的系统.本文结合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重点课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09-ZJ-005),尝试建立了中职学校教育质量自我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这个课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榜样教育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且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方法。新时期,高校如何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榜样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基础党员队伍建设中,如何在教育方法上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确实增强党员责任意识、提高执政能力,是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基层党建现状,对案例教育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