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鹏 《决策》2009,(8):44-45
“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集中集中再集中,这就是过去西部大开发的历程总结,也是西三角提出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十堰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黄金通道,如何唱好“西进工程”这出戏,以崭新的态势、面貌来迎接这一机遇,在国家实施这一战略决策中扮好“承东启西”、“一肩挑两头”的重要角色,既需要基础设施(路、网、水、电)等来奠基,更需要挖掘人才资源来服务“西进工程”。  相似文献   

3.
<正>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正确而重大的决策,它的实施必将推动相对滞后的西部经济迅猛发展。同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还必须实施“大保护”,“保护”的目标和措施纳入“十五”规划之中,加以组织和实施。“大保护”的项目和内容主要是: 一、保护自然林。在大开发中修铁路、公路、发展小城镇、建立大市场、建设大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应考虑到这个问题。不要忘记当年“大办钢铁”  相似文献   

4.
李永红 《决策导刊》2000,(10):15-18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该怎样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开发其西部和“阳光地带”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后,西部各省市闻风而动,尤其是西部几个特大城市,都欲争当西部开发的领先者。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地处东西结合部,既有三峡库区的新优势,又有西部工业重镇的“老资格”。但重庆能否在西部大开发中受益,成为领先者,还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面临的种种优势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浦东新区企业的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浦东新区应发挥优势,在扩大外贸出口、积极利用外资、拓展服务贸易和培育紧缺人才等四方面参与“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7.
《决策与信息》2006,(9):72-72
9月5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在全国政协“推进西部大开发”专题协商会上说,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实施以来,已初见成效,西部地区GDP六年翻一番,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许多有识之士指出,西部大开发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推进,以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防止和减少人为的干扰与失误。无论从市场经济本身是法治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机关必须依法行事的角度,都说明西部大开发必然涉及一系列“法制”问题。总之,依法进行西部大开发,才能使整个开发建设过程规范、有序和高效,也才能进一步树立人们的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及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收益与成效,最终实现党和国家英明决策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正> 西部大开发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过程,需要西部几代人的甚至十几代人的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西部大开发,应该是教育、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思想观念,哪个先行?依我之见,西部大开发应该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人”一手抓“钱”,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一直是东快西慢中部居中的态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下,地区发展差距缩小=东部地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力量。西部地区经济“亮点”不断生成,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1.
群山 《经营管理者》2000,(11):12-13
<正> 要使西部大开发具有长期和稳定的投资环境,从根本上保障开发健康运行,尚有许多法治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并加以完善。当前。特别要辩证认识和处理好六个方面的法治关系,优化法治环境,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法治效率和效益提高。 一、“优惠政策”与“法律保障”。在大西部大开发中,不少地方制定和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商及东部投资者前来开发项目和建设。然而,一些企业经营者更关注的是“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内陆贫困山区机制不活、人才匮乏的现实,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政策是人才开发的伟大杠杆。内陆贫困山区要想在西部大开发中摆脱被动地位,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人才措施和经济措施,构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开创人才开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决策咨询通讯》2000,11(1):2-3
西部大开发,朱镕基总理特别讲了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二是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针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朱总理强调的四个方面,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界应当率先行动起来,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科技怎样先行,应当考虑以下方面。 1.制定针对西部大开发的科学规划。科学的计划和规划是减少盲目性的重要保证。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部门要尽快拿出针对西部的行动计划。同时,要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当地政府制定地方大开发计划和规划,切实提高计划和规划的科技含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决策导刊》2000,(11):4-5
西部大开发是世界开发史上空前的壮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重点和政策的重大调整。制定西部开发的基本法律既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策略和经验的定型化、法制化。同时,也反映了亿万人民的心声,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年种年收水浇田。”这是民歌《宁夏川》中的一段,初抵银川,当地的朋友就向记者介绍了它,并说:“贺兰山夏果园成,塞上江南有名”,从江南来的客人,在宁夏一定不会有陌生感。在宁夏采访期内,记者不仅领略到了其作了“塞上江南”的亲切感和迷人魅力,更深切感受到西部大开发给这块热土带来的空前机遇以及宁夏人面对机遇并发出的空前热情。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国民经济血脉的金融业,在西部大开发中不仅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西部大开发任务重、头绪多、时间跨度大,需要金融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也很多,绝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不能平均分配力量,必须注意抓住以下重点:  相似文献   

17.
甘肃     
《领导决策信息》2010,(10):27-27
联合打造“兰西银黄河上游经济区”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副省长郝远在今年关于如何更好地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提案中建言:把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将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联合打造成“兰西银黄河上游经济区”.并纳入国家总体区域发展战略,势必将更好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打击假冒伪劣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假冒伪劣将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危害。这些损失和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恶化投资环境,不利于西部持续开发。据统计,四川省从1999年初至2000年4月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5272件,总价值达6430多万元;2000年4月26日,桂林工商局依法查扣了荔浦县大众食品有限公司制造的假冒“脑白金”、“美国花旗号”等十余种国内外名优保健品,共  相似文献   

19.
一、要放大“蝴蝶效应”,构建中部发展城市群。中部五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的发展趋势中,中部地区如何凸现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长达9年的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进行了剖析,认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广泛应用因特网进行电子商务的、日趋全球化的经济形态。“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技术创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风险投资加速、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企业个人与机构保持高度适应性。论文主要观点是:在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认真吸取美国“新经济”的成功经验,摆脱旧思想的束缚,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来思考西部地区开发思路。论文主张,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利用;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要重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也要适当搞一点“逆市场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