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毗伽可贺敦延陁墓志》出土于长安昭陵,为李思摩妻子延陁氏的墓志.延陁氏乃薛延陀部族酋长之胄,后嫁于突厥可汗所出阿史那思摩.630年,延陁氏随思摩降唐,被安置在夏州一带,在故定襄城、长安等处亦有居所.作为突厥可汗的夫人,延陁氏亲历了隋末至唐初漠北地区的风云变幻,见证了突厥汗国和薛延陀汗国兴衰更替,这些内容在《统毗伽可贺敦延陁墓志》中多有反映,可与《李思摩墓志》相表里.该墓志为深入研究薛延陀部族的历史和贞观时期的北疆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2.
到公元八世纪上半叶,回纥(即回鹘)部曾与突厥诸部族结为各种不同形式的联盟。早从公元606年起,回纥部在药罗葛氏族的率领下就曾几度企图摆脱东突厥的统治,但都未能取得任何结果。公元八世纪上半叶,即公元734年,东突厥毗伽可汗死后,回纥部才开始日趋强大起来。他们同其他突厥部族一道进行的反抗斗争终于于公元745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从此创建了回鹘汗国。建立回  相似文献   

3.
在已知的古代突厥语碑文中,虽然较早,已经知晓,但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的,翁金(Ongin)碑文便是其中之一.在其附近发现的,如拜颜曹克托(Bain-Taokto)碑文暾欲谷(Tonuquq)碑文、霍肖、柴达木(Khosho-Tsaidam)碑文、阙特勤(K(?)l-Teqin)碑文、毗伽可汗(Bilga Qaran)碑文的制作者及其设置年代虽早已考释清楚,但翁金碑文的基本问题迄今未能完全明白.当然先学们对这些疑问并不是不闻不问的,拉得洛夫尽全力以得到碑文拓片.他认  相似文献   

4.
突厥之君主观〔日]护雅夫著朱悦梅,白牛译本文旨在通过阐明鄂尔浑碑铭,如们调特勤碑》(]豌)、《毗伽可汗碑》(毗)和(欲谷碑》(嘲)中的"qUi"一词的含义来研究突厥汗国的君主观念。突厥人心目中的"美德"一、突厥民族以何为美德,答案可见以下诸文献:文献...  相似文献   

5.
唐朝派往回纥的使者述论李大龙回纥是突厥之后兴起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自天宝三年(744年)骨力裴罗称骨咄禄毗伽可汗至开成五年(840年)汗国灭亡,称雄漠北近一个世纪。期间,尤其是在安史之乱的平定和之后的唐代政治生活中,回纥一直颇受唐朝统治者的...  相似文献   

6.
(一)鄂尔浑河流域时期回纥游牧封建汗国的建立及其组成 七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末,东、西突厥的政权虽表面上覆亡,但首领分散,势力仍在,特别是东突厥覆亡(630年)后六十年,其后人默啜可汗(695—716年在位)又恢复政权,建牙于鄂尔浑河流域,称为后突厥。回纥人民于是再次遭到后突厥统治者的压迫。716年(唐开元四年),回纥首领伏帝匐(吐迷度的第四代孙,715—719年在位)得到唐朝的帮助,奋起杀掉后突厥的默啜可汗,这是回纥人民首次反抗后突厥统治者的胜利。然而默啜可汗虽被推翻,但其侄默棘连可汗(又名苾伽可汗,716—734年)继位后,又立即兴复仇之师。于是回纥的一部分人民向南投奔于唐,唐朝把他们安置在靠近山西边境的振武军(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北)北,这是回纥人民第二次受后突厥统治者的压迫,并且迁  相似文献   

7.
一在《隋书》卷八三《党项传》中记载有:“牧养犛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穑。”《通典》卷一九○《党项》条云:“不知耕稼。……以犛牛、马、驴、羊、豕为食。”又说:“不事生产。好为窃盗。常相陵劫。”总之,除了谈隋、唐时代的唐古特原来过着游牧生活外,再没有谈别的。另外,从《通典》前述条中所传唐古特诸部族的人口:“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来看,在记述其人口数字时,特别使用了“骑”这个字眼,这与其说是表示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辅佐骨咄禄,为创造突厥第二帝国(682—744年)建树了功勋的阿史德元珍,与作为毗伽可汗(716—734年)的“谋主”而受到重用的暾欲谷的关系,原先夏德认为是同一个人,但岩佐精一郎氏则指责此说“纯系孟浪杜撰”,小野川秀美氏亦附和之,还有刘茂才,尤其是古米列夫也提倡是两个人。对此,克里雅什托尔涅依从历史学角度批判了刘茂才的意见,进而从语言学方面提出了新的论据,加强了同一人说。可是,他的论证也难说能够完全推翻岩佐氏的两人说。下面,只就岩佐说的论据中尚未  相似文献   

9.
柔然国与匈奴、鲜卑、乌桓等国相同,是一个“部族联合国家”,它以柔然族为中心,附之以许多服属于它的同种族和异种族的部族。这可通过下述各史实得到证实:柔然可汗社(山仑)最初吞并了高车各部族,从而使柔然得以强大;邻近小国均因苦于柔然的寇扰而依附于柔然;柔然在吞并高车各部族时,高车部族人叱洛侯背叛高车渠帅,为社(山仑)作向导,功绩卓著,被封为大人(部帅);魏将长孙翰袭击柔然可汗大檀,杀柔然大人数百名;吐贺真可汗  相似文献   

10.
近世学者叙回纥的历史多始自骨力裴罗,《九姓回鹘爱登里啰旧没蜜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中叙其先祖亦仅追溯至骨力裴罗之父护输。其实,远在此前回纥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势力早已活跃于大漠南北,并同突厥、唐朝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应当视为回纥汗国正式缔建的史前期。其间贯穿了同突厥的激烈斗争以及同唐朝的相互依存。实质上考察,回纥初兴史就是回纥同唐朝并肩抗击突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高昌供食文书中的突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阿斯塔那三○七、三二九、五一七号墓等三座曲氏高昌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九件供食文书,其中六件内容与突厥有关.在供食客使中,出现了阿博珂寒(阿波可汗)、贪(氵旱)珂寒(贪汗可汗)、恕罗坷寒(处罗可汗)、南厢坷寒(可汗)、北厢珂寒(可汗)等突厥可汗派遣的使团.此外,还记载了“外生儿”(外甥)以及突厥可汗的铁师、金师等名称.这批文书的刊布,对于研究突厥史、高昌与突厥的关系,都不无裨益.本文试就文书中与突厥有关的问题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12.
试论达干尔族的族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过去有过不同的意见:有说达斡尔是成吉思汗的子孙的;有说达斡尔是契丹或白鞑靼的;也有说达斡尔是元末明初才出现的等等说法。根据我初步接触的材料和分析研究的结果,认为达斡尔族来源于契丹的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不是说辽代契丹全部发展成为现代的达斡尔,也不是说达斡尔没有契丹以外的成分)。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讨论参考,并希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诸少数民族中,有一个民族人数超过了5万,即达斡尔(Dagus,Dagur,亦拼写成Daghur、Dagor或Daur)。在中国,他们被称作达古尔、达呼尔或达胡里,他们自称达斡尔。他们大多数居住在嫩江上游及中游河谷,主要是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少数居于鄂温克族自治旗、齐齐哈尔城西的梅里斯及富裕、讷河、嫩江和爱辉诸县。在本世纪初,达斡尔人住在德都县,从命于当时的统治者。他们迁入了讷河县一带。直至  相似文献   

14.
夏鲁寺甘珠尔殿北壁西侧绘有一铺精美的释迦牟尼说法图,学界对此铺说法图的理解多局限于"礼佛图"或"释迦牟尼说法图"等笼统概念,未做深入探究。文章首先以释读说法图榜题框内题记为线索,认为此段题记乃源自《金刚手甚妙慧大本续》,并结合题记内容论证此身"说法释迦"实为如来相金刚手菩萨,以此统筹观察"说法释迦"与两侧的金刚萨埵和双身大成就者实为表现金刚乘密法的传承谱系;同时以13—14世纪西藏早期绘画中的大成就者形象为依据,辨识出释迦牟尼身侧听法的双身大成就者为乌仗那国王因陀罗部底及其明妃——女性大成就者"罗什米伽罗",最终考定此铺"说法图"场景实为假借释迦牟尼佛之形象来表现金刚乘佛教于人间赡部洲传布的渊源图景。  相似文献   

15.
尼夫赫人是居住在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一些地区的一个不大的民族。新土地发现者、第一批俄国学者和旅行家都注意到尼夫赫语的特点、他们的经济、物质文化的独特性以及若干其他因素。这一情况促使提出关于尼夫赫人的起源和这一不大的具有独特渔民文化的民族从前的分布问题。每个学者都曾试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几十年来,科学文献中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但是,直到上一世纪中叶,关于黑龙江和库页岛居民的报导材料十分零散,如果说曾经提出过尼夫赫人的起源问题,那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只限于简单的猜测而已。  相似文献   

16.
柔然族与其他所有蒙古住民一样,是狩猎畜牧的民族。这一点可通过下述史料记载得到考证。“无城郭,逐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随所迁徙,其土地深山则当夏积雪,平地则极望数千里,野无青草,地气寒凉,马牛龁枯啖雪,自然肥健。”(《宋书·索虏传》芮芮条)“芮芮逐水草……马畜丁肥。”(《南齐书·芮芮虏传》)可汗“阿那玻起而言曰:‘臣之先,逐草放牧,遂居漠北。’”(《魏书·蠕蠕传》)《魏书·蠕蠕传》在记载当时依存于阴山北麓的纥突邻部族的柔然部族的情形时说:“岁贡马畜貂(犭内)皮,冬则徙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这段记载不外乎说明,他们根据冬夏季节的不同,游移于漠北与漠南之间,进行狩猎以及畜牧活动。此外,北魏尚书崔浩就柔然游牧的情形向北魏世祖这样说道:“漠北  相似文献   

17.
我们叫做“日出舞”,可它却历时长达4天之久。“日出舞”是白山印第安人阿帕切族为庆祝一个少女从孩童成长为妇女所举行的最盛大的仪式。我14岁的那年,本不想举行这个仪式,我觉得难为情,因为所有的朋友都会盯着看我。可我的双亲非要举行不可。我的妈妈——连她自己都没有举行过——说这个仪式很重要,“这样一来你就可结结实实地活到老了。所以,我也就默许了。我父母为此准备了一年之久。他们四处邀亲访  相似文献   

18.
布古特所出粟特文突厥可汗纪功碑考林梅村1956年,蒙古考古学家道吉苏伦发现的粟特文突厥可汗纪功碑堪称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突厥考古发现之一。它是目前所知突厥人最早的文字材料,记录了1400多年前称雄蒙古草原的突厥汗国政治、宗教、语言和文化的真实风貌。1...  相似文献   

19.
高山族约四十万人,是台湾省最早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的山区和东部纵谷平原及兰屿上。高山族内部由于居地和语言的不同,有一些不同的称呼,主要有泰雅、赛夏、布农、曹、排湾、阿美、雅美、卑南、鲁凯、平埔等。 关于高山族的民族来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一)土著居民说,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说:“高山之番,实为原始”,认为高山族是台湾最早的居民。(二)南来说,主要根据高山族(平埔人)的体质、语言、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许多与马来人相似的特点,因而认为他们来自菲律宾、婆罗洲诸群岛的马来人。持此说者多为西方历史、语言学者  相似文献   

20.
相关民族族源问题的逐渐明确和一些语言资料的发掘 ,为可汗名号语源难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利用这些成果和材料 ,作者重新梳理了关于可汗名号语源问题的东夷说、东胡说、突厥说 ,使其中的突厥语源说进一步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