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加入世贸组织三年中国传媒格局的嬗变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三年。入世对中国传媒业的契约压力变为现实挑战,我们已经顺利走出应对第一步。中国经济的腾飞,如广告业、汽车业、信息业、彩电业、印刷业、交通业、物流业、金融业的增长,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这三年,中国传媒业的新格局是中资传媒整合紧锣密鼓,转型改制力求做大做强,外资传媒进入得陇望蜀,传媒竞争浪潮风起云涌。中国传媒业拓展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以体制调整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由于政治文明建设提上日程,舆论监督、言论自由、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突破,传媒内容也将有新的进步。中国传媒业的新发展正在到来,对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人力资源吸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传媒业迅猛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投资都显示出强劲的势头,由于我国的传媒业长期采取特殊的市场准入制,使之成为一个资源稀缺的行业,这就注定了传媒业是一个能够获取超额利润的特殊行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排名第四的我国传媒业在加入WTO后也面临着投资的挑战和机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中国传媒业改革放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认为经济改革的先发效应改变了传媒业改革的外部语境,刺激了传媒业改革的内在要求。中国传媒业在改革路径和策略选择上也与经济改革存在着很大相似性。本文还分析了当前传媒业改革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新闻传媒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甚至是消极的因素。面对“狼来了”的新环境,中国传媒业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分析“有挑战,就有机遇”的创业局面,抓住当代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趋向,努力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一是向全球化国际化方向转变的同时坚持走民族化、特色化的道路;二是传媒产品要向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三是改革和完善新闻传媒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规模化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
传媒业被称为“最后一个暴利行业”。中国传媒业发展迅猛已连续多年年保持高速增长, 1998年其利税总额就超过了烟草业,成为我国的第四支柱产业。中国传媒也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国内、国际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媒体行业。热闹的背后,冷静的反思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业:洗牌、模式与规则再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媒业已进入“合竞时代”,随着传媒市场竞争加剧,传媒集团化发展已成新趋势,由此决定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我国传媒业的规则再造。传媒集团建设必须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实现“化合变化”,建构式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传媒产业的基本发展模式。此种背景和氛围所提出的挑战和面临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中国传媒市场的发展空间极其巨大;二、告别单打独斗的时代;三、传媒资源链接的几种选择;四、媒体集团化的出路与模式;五、媒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前提;六、新时期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业新旧媒体的发展差异明显,新媒体竞争力日益增强,但其所具有的高新技术传播特征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考虑两类媒体各自所处的制度环境,并通过市场可竞争性标准对传媒业的市场效率进行制度分析可以发现,制度变革是新媒体得以蓬勃发展的主因。上海市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撑了上述结论。据此可以认为,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得益于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非公有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且正是该因素促进了由新媒体带动的传媒业整体效率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使中国传媒业迎来了一个结构调整、行业整合、购并合作频繁的时期,发达地区的媒体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宁夏传媒业正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当前,宁夏传媒业遇到的困难不少,尤其是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理论支持,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传媒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此外,东部地区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诸如机制和观念这样的基础性问题,而在西部地区,机制和观念仍然是制约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机制、观念、人才、资金成为宁夏传媒业发展亟待解决的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传媒业属高科技行业 ,需要保持较高的投资强度。而中国传媒单位实行事业管理体制 ,其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和财政拨款。为了适应国际竞争 ,中国传媒单位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实行企业化经营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 ,形成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0.
传媒产业经营即传媒资源在产业界面上。组织与利用、重视和加强传媒产业的核心意义在于有助于从根本上扭转业界长期存在的粗放型增长局面 ,实现中国传媒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其中可供选择的经营模式有四种即专业型模式、跨业型模式、规模型模式和外向型模式 ,要推动中国传媒业经营 ,一是要重塑媒体外向型模式 ,要推动中国传媒业经营 ,要重塑媒体产权结构 ;二是要实施大媒体战略 ;三是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四是要重视人力资本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出现面对社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重大挑战,在回顾新闻传播学学科生态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中国传媒业发展的重大事件,从10个方面分析2015年新闻传播学的实际现状,围绕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发展、新闻学行业变革、传播学研究新热点、学科范式和学科教育以及新闻传播学学科理念等问题,思考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方向,拓展新闻传播学科研究领域,为传统媒体变革和新媒体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以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协同创新、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新闻学比较研究在我国学界开展得比较晚,关注的焦点在于中西方新闻学理论与方法比较。进入新世纪之后,学者们开始转向中日、中欧等相关国家与地区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如果从媒介交互视野中考证比较新闻学,在中国可追溯到孔子编撰的《春秋》,并在历代王朝的媒介中交互相传。到了晚清时代,随着西方报刊媒介传入中国,中外媒介产生剧烈交互,激发了中国资产阶级办报高潮,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民主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初年,中国媒介深受苏联媒介思想影响,直到中苏外交关系破裂而止。改革开放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出现了新的语境,媒介的学习与互补进入到了新的交互阶段。中俄"比较新闻学"应运而生,弥补了比较新闻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个缺憾。《中俄现代新闻理论比较》中许多新论新说,丰富了媒介交互视野下的比较新闻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时期“应用型新闻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的中国新闻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以及新闻教育理念等方面不断进取.本文立足于现代新闻人才观,对"应用型新闻人才"进行了探讨,指出其在新时期的合理性,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 2 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四个重要层次 :坚持终身教育、扩大学校教育、完善精英教育、加强社会教育 ,提出新世纪中国新闻教育的目标在于逐步提高全民新闻素质和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新闻人才队伍。四个层次的教育密切结合、协调发展 ,力争在 2 1世纪中期彻底改变中国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事业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传播不仅在内容,更从传播方式上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作为关注信息传播,以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为目的的新闻教育领域却常常忽视这一信息传播新格局,造成了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脱节,使新闻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在现代信息化视野下分析目前新闻教学实践面临的种种问题,分析构建新闻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的必要性,结合课堂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利用新闻实践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新闻实践能力训练,对新闻实践教学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7种新闻学专业期刊为据,考察了2005年国外新闻学研究状况。力图通过新闻理论、新闻实务、新闻法规、新闻史等方面的具体梳理揭示本年度国内学者对国外新闻学的关注焦点、研究层次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新闻业的发展对传统媒介的报纸、广播和电视无论是在理念上 ,还是在读者的占用率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主要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之有新闻业以及新闻史离不开所谓现代性问题,在中国语境中亦即“古今中西”问题.围绕现代性及其话语迄今形成两种思路,一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进化论思路,包括“走向世界”“国际接轨”“全盘西化”的自由化路径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革命化路径;一为从文明体系到现代体系的文化主义思路.与之相应,似可分出不同类型的新闻史研究.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藉以在广阔的文明背景下追寻中国新闻业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公众新闻是建立在"公众"问题上的一个概念。公众新闻的任务是使新闻能不断滋养生机勃勃的民主,不只是作为一种新闻方式,而更是作为一种普通人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从美国发源的公众新闻理论,很快在我国大众传媒土壤上生长起来,这种以公众与民主政治的密切关系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在国内许多媒体的尝试下,结合民生新闻的做法,很快成为我国公共领域中重要的部分,对当地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起到重要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公众新闻在我国的外部特征,并为其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新闻出版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红色新闻事业对革命战争和苏维埃运动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遗留给我们的大量的红色报刊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遗产和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