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18世纪以来,英、法两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继续以传统的重商主义原则为指导,为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进行了殊死斗争.同时在遍及于几大洲的贸易竞争中,两国各自实行的重商经济政策也在进行着演进与变化.它们最终突破了以往重商主义的模式,向近代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体制开始转变.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1786年英法两国签署的和平贸易协定.它是两国所实行重商主义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关键性一步.这种尝试是结束敌对竞争、开放对外贸易的举措,在两国不啻引起轩然大波,对国内乃至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在竞争中取胜的英国,领先于法国发展,完善了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并夺取了世界贸易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都在力争实现经济现代化。目前两国都在执行第七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长期来,两国建设资金的构成不完全相同。印度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但通货膨胀业不十分严重。中国一贯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方针,但自经济改革以来年年有赤字,物价呈上涨趋势。现将两国建设规模、资金来源等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4.
中俄两国都是幅员辽阔的转轨经济国家,两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巨大,需要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以宏观调控.中国区域政策的核心是缩小区域差距这一经济目标,而俄罗斯区域政策的核心是维护国家统一这一政治目标.因此,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管理模式是分权模式,而俄罗斯则采取了集权管理模式.两国不同的选择基于基本国情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简讯     
苏美举行"科学与政治"第6次会议据苏联出版的《美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杂志1986年第4期报道,不久前苏联科学院委员会和美国知识理事委员会就两国社会科学家的合作问题在莫斯科举行了第6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苏两国最大的学术机关的领导人和社会科学界的知名人士.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共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国际关系研究方面的合作进展很大.共同制定的10项研究合作计划中有6项是全球性计划,4项是地区性计划.1986—1987年苏美学者将举行国际关系理论问题第3次会议和第4次年会;举行苏美  相似文献   

6.
中美贸易失衡一直是世界经济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2000年以来,中美贸易失衡迅速扩大,而两国政府却没有采取实质性政策来缓解失衡,说明中美贸易失衡给中美两国带来了巨大的宏观经济利益.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是两国之间形成的资金双循环机制,这种机制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解决了中国的就业问题,以至于两国政府都不愿改变这种失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美贸易失衡出现一定的缓解迹象,许多学者认为这次危机将逐步终结中美贸易失衡.但是,金融危机环境下,中美贸易失衡也给两国带来利益.中美贸易失衡及其根源--双循环机制在美国国内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美国金融业复苏取得了大量国际资金并帮助恢复国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同时,双循环机制有助于美国市场需求的快速恢复,这有利于中国继续扩大出口,从而摆脱当前面临的内需不足的困境.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以及进一步实现经济复苏都需要中美贸易失衡的帮助.所以,金融危机并不会终结中美贸易失衡,失衡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  相似文献   

7.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日在干涉西伯利亚革命时期的矛盾,归根结底是芙国"门户开放"政策同日本大陆政策的冲突.在协约国干涉西伯利亚革命过程中,美国和日本是主角,但两国间却矛盾重重,它们为了争夺东北亚地区霸权展开了激烈争夺.两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是否出兵、控制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经济掠夺三个方面.前期日本占优势,美国后来居上.但均以失败而告终.1920年初美国从西伯利亚撤军.日本在单独驻军两年多后也于1922年lO月撤军.  相似文献   

8.
南慧英 《求是学刊》2012,39(3):156-160
19世纪60-80年代,随着俄国积极吸引劳动力开发远东政策的推行,朝鲜移民数量逐年增加,其法律地位亟待确立.在19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各国利益角逐与权力制衡的背景下,俄国朝鲜移民的法律地位问题不仅关乎俄国自身大计,更牵涉了中朝利益.通过对解密的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及相关原始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中朝两国对俄国积极安置朝鲜移民政策进行了全力抵制,不仅影响了俄国境内朝鲜移民法律地位的形成,还阻止了俄国东北亚战略计划的实施.在中朝两国的反对下,俄国仅部分地确立了其境内朝鲜移民的合法地位,这大大限制了俄国远东地区的朝鲜劳动力数量,破坏了俄国利用朝鲜移民开发远东,并以此为契机渗入朝鲜、角逐东北亚的战略计划.  相似文献   

9.
2008年2月25~29日,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统一基金会”在莫斯科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俄罗斯与中国发展前景及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未来”的研讨会。会议分为5个讨论单元:“中俄两国的发展模式”、“中俄两国的经济改革”、“中俄两国的政治发展”、“中俄两国对外政策和中  相似文献   

10.
数据是数字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硬实力方面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家战略实力,在软实力方面影响国际规则和秩序,从而对国际政治产生影响。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规则已经成为中美竞争的焦点之一,两国都希望在国际上拓展本国政策的影响范围。本文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着重梳理了两国跨境数据流动政策的演进历程和特征,认为中美两国对国家安全和商业利益的不同侧重、数据本地化措施背后的数据主权原则与数据自由流动政策背后的数字霸权是中美两国跨境数据流动政策的主要分歧。这种分歧是两国各自数字实力、认知理念和地缘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美国放弃霸权之前,中美在此议题上的竞争只会加剧。因此中国要在国内加强科技和产业体系建设,完善跨境数据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在国际上培育国际动员能力,推动建设数字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在 1997年 6月法国国民议会的大选中 ,社会主义者、共产党人、绿党和资产阶级左派联合获得议会的多数席位。他们取得的这一胜利要归功于他们的竞选计划 ,其中心点是要战胜高失业率。一个为年青的失业者制定的就业计划和每星期劳动时间从 39小时减少到 35小时成为政府新政策的基本要素。在两年内 ,创造了 44 .2万个工作岗位 ,失业指数从就业人口的 12 .6 %下降到 11.1%。在青年人和长期失业者中失业人数的减少极为突出。甚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9年 10月2 2日的一篇关于法国的经济形式的报告中 ,都不得不确认 ,法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在经济增…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经济正处于能否顺利进入起飞阶段的关键时刻。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其国际作用越来越大。这使得中日两国都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双边关系。在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10年里,中日关系得到较大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在今后的10年里,中日关系如何稳定深入地发展,已被两国人士所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不能在继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展,只要土地和资本这两大生产要素实现了国有,国家的作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家必须发挥监督作用.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对所有制变为公有以后出现的经济规律进行分析.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可以有各种方式.一种可能的选择是将意识同经济机制加以分开.关于经济机制问题,可以理解为包括计划、调节和组织等内容.达三个方面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经济计划居于首位.计划是通过一种全面监督来实现的.但计划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1968年实行经济改革而形成的匈牙利经济监督体制——"新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  相似文献   

14.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分期的意义。日美两国都由此向国家资本主义过渡。不同的是,日本加速法西斯化,美国则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日美两国政治走向不同,有诸多因素,不宜简单论之。本文试图对两国当时的反危机政策(“高桥财政”与“罗斯福新政”)略作比较。  相似文献   

15.
自1972年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济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1978年以后,由下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和搞活的经济政策,中日经济合作又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势头。15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比较顺利,成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6.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实现了健康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潮。2012年两国经济关系一度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了显著的恢复,但由于两国政治关系的极度恶化和中国经济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近年来中日两国经贸合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双边贸易持续下降;二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急大幅度减少。2016年两国关系经济出现好转,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两国关系也出现了好转的迹象。鉴于双边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两国在经济合作方面都受到了损害,今后随着政治关系的稳定好转,经济关系将会沿着继续好转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芳 《学习与探索》2008,(2):177-179
理论界关于中印经济增长效果差异的分析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文献.研究中印经济差异应从制度经济学入手、结合政治经济分析,来研究两国开放、制度和经济增长效果的不同.两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对两国的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进而改变了两国可移动生产要素的配置,形成经济增长的不同路径.同时,制度选择过程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开放的速度和时序,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经济增长之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13日,由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人文政策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韩人文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回顾与展望".来自中韩两国相关研究领域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由7人组成,团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黄长著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日本政治学界的后起之秀、东北大学法学部教授大嶽秀夫,于去年2月发表了一本新著《阿登纳与吉田茂》(中央公论社出版),并获1986年第二届综合研究开发机构(NIRA)政策研究东畑纪念奖。 这本书通过对日(西)德两国战后保守政治的奠基人吉田茂和阿登纳的政治思想以及他们执政时期政策主张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两国保守政治重建的过程及其特点。作者认为,阿登纳和吉田茂都及时改变了战后一段时期里实行的统制经济体制,建立了“自由经济体制”,这对尔后两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日本都是"改革中国家",两国改革虽有质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共通性和相互影响性,因此,日本改革的经验教训很值得中国重视,特别是日本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政策论争更值得我们分析和参考.分析日本改革的进展状况也是人们借以判断日本经济今后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主要对日本改革中出现的重大政策论争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