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名作,作品中的笔墨技法十分纯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高等院校山水画课程研习的优秀临本。通过对其构图形式、技法特点、笔墨规律等的深刻体认是我们山水画教学中必须面对的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山水画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乃至对黄公望艺术成就的真正认识。  相似文献   

2.
曹伟华 《云梦学刊》2008,29(5):104-106
传统书画笔墨不仅是一种笔墨技法,它还承栽看中国传统以"意"为主、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把传统书画笔墨渗透到水彩艺术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它将成为中国水彩不断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拓展水彩艺术的本体语言,丰富水彩艺术画面的效果,还能使西化体系的水彩艺术民族化、更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国传统陶瓷绘画与写意花鸟画有着共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造就了它们可以交叉融合的必然.写意花鸟画语言运用于陶瓷绘画,既要承继写意性绘画的艺术精神、笔墨技法,也要尊重陶瓷工艺特点.两者的融合教学中要选择符合学生基础现状的技术路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在技法实践教学的同时,融入写意花鸟画的理论核心和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坛,执牛耳的是以董其昌为首的“画中九友”以及以画中九友之一的王时敏为首的“四王”,他们大多以临摹代替创作,对于中国画的传统技法,生搬硬套,当作教条,单纯追求笔墨趣味,作品题材狭窄,内容缺乏生活气息,笔墨缺少生气。“四王”的摹古画风,为皇家所喜好,因此,这种正统派的画风,几乎主宰着清初的整个画坛,  相似文献   

5.
文人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完整体系,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璀璨的过程.文人山水画的作者取材于山水自然景色,藉以抒发个人"性灵"之情感.他们标举"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注重文学修养,追求对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对水墨、写意等技法的不断完善.数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画家将自己深刻的生命体验融于笔墨之中,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文人山水画.  相似文献   

6.
中国先民赋予自然景观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照,山水审美逐步从某种社会功利性走向较为单纯的娱悦心理活动。山水画以其完善超妙的笔墨技法、富有想象力的诗意主题、内美静参的生动气韵、黑白相生的空灵妙境等独特的文艺审美特征,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画家在山水画中寄寓的主体精神与自然时空和谐交融的人生感悟,迄今依然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写生董传芳中国山水画向来看重传统功底,也就是崇尚笔墨的技巧。技巧从何而来,当然源于师从高手,临摹名家。但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仅仅依靠临摹名家所掌握的笔墨技巧是不能够表现出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来的。主要的途径,正像宋代画家范宽所说“与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气与韵的哲学探讨,揭示了气韵与中国画笔墨的关系,并论述了如何在中国画的鉴赏与创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以笔取气与以墨取韵的笔墨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漆器上镶嵌的技法可以追溯到夏代 ,而螺钿的源流可以上溯到西周。唐代的螺钿技法 ,是在夏代以来漆器和木器的嵌装技术基础之上 ,受西方玉石嵌装法和木画技法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以螺钿和平脱技法为代表的唐朝工艺思想及其漆艺技法 ,给予朝鲜和日本漆艺发展不可计量的影响 ,平安时代以后 ,螺钿技法构成日本漆艺装饰的主流 ,甚至达到堪称螺钿技法本家的中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连晓红 《理论界》2012,(12):93-95
笔墨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它承载着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和审美内涵,是中国画的艺术理念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画的不同时期里,它以骨法用笔,化墨彩风韵,呈千姿百态,构成了历代传承的经典之作。现今我们不单从表面与形式上去理解,而是更要从理性上去认识,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彰显笔墨本性,跟随时代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绘画作品,使中国画笔墨走向多元化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恽南田个人对山水创作十分偏爱,其画论关于山水的论述远远超过花卉之论.其山水画数量也占到其作品总数的1/3多.其山水画审美特征鲜明,具有简淡清远的审美追求,学古成新的笔墨技法,深远静逸的意境呈现,超逸高妙的绘画品格,在清初画坛独树一帜,享有与众不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回首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反省中国画的得与失,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国画越来越走向美术化,缺失了作为中国画灵魂的笔墨精神,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对中国画在笔墨上的特点缺少认识。中国画与书法内在的密切联系实在是不能分割,这种书画相通内在联系集中体现在笔墨的关系上。本文对明代之前有关"书画相通"理论的历史嬗变及其内涵、清代碑学发展后书画相通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书画相通"的核心——用笔的内涵及其方法做了系统讨论,并提出"书画相通"理论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印象主义是在印象派基础上把绘画色彩技法发展到了一个极端的画派,其发起人修拉致力于科学理论于绘画实践研究,把一切对艺术有用的因素都融合到他自己的画中去。其严格按照色彩分割理论来做画,创建了“色差消失”原理在油画技法中的运用,并采用“点彩”技法,改调色板上的颜色调和为“视觉调和”,是印象主义画派在色彩和技法上的一个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14.
一、文人与画中国绘画走完了对器、纹、形、神、法则的追求后终结在了笔墨的意味体认和自觉上,在心与笔墨运动间寻找到了一条更为直接的感觉通道,所谓“默而识之”,寻找到了道的主体,使个体感觉本身具有了“道”的性质,而这个道的性质又基于社会理性、伦常纲纪与生命运动之“气”相同一的广泛而深刻的含意,因此道即道心,佛即佛心,我心吾佛,见性见佛等,上帝成为了我心,人在这个阶梯上在魏晋达到了更为高级的自觉,这是中国文化人性本质和精神的再次体现。因而绘画一切对外形外象的规定和表述皆为对心形心象的体认和表述;一切对笔墨之形之象的表述和对笔墨之理的体认皆是默而识之的心理,性情的表述和体认。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7,(3):245-251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创作的推陈出新才是艺术发展的历史规律。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传统雕刻艺术不仅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紧密关联,也引领时尚文化的前沿潮流。传统雕刻艺术与现代技法的有机结合在新时代背景下是一个传统雕刻和现代时尚交融创新的问题。在社会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中,任何艺术的传承都必须要考虑到它自身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只有当它的创造深深地渗透了历史承传的精神烙印时,它才能很好的被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6.
绘画笔墨有着与书法笔墨不相一致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书法先期成熟之时,线条、轮廓方面的用笔造型对绘画有巨大影响;但随着唐代以来绘画水墨的发展,绘画墨法长足进步,进而与笔法相互整合,产生了有笔有墨的笔墨观念,并随着明清写意笔墨的发达,反过来兑入了书法笔墨之中。而写意的发展又使得绘画笔墨不得不远离宋代写实传统,进而与书法笔墨的表现性不谋而合。于是,书画一体才真正地被文人画一脉创造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6,(3):106-114
唐岱在《绘事发微》之《自然》篇中提出了"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思想,表明笔墨之自然与天地之自然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这一共同性使笔墨之自然能够合于天地之自然。这一共同性关键在于对自然的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观念中,自然即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天地之自然"指的是天地化育万物时那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笔墨之自然"描绘的是天地中那处于生命的自然状态的山水,也因此笔墨成为绘画显现天地生生本体的载体,二者相合于体现自然状态的生命境域。但是,唐岱并没有详细解释二者的根本差异与相合的方式。从当代自然美学的视野来看,天地之自然是自然审美对象,而对应于西方自然观的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地观,"天地"近似于自然美学中"自然","笔墨之自然"所描绘的应是形而上的天地观。"相合"思想折射出的重大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贯通自然美学与艺术美学。而笔墨为何能描绘山水生命的自然状态,完成与天地之自然的相"合"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集中论述了黄逸宾山水画情、逸、神、掘的风格以及画如其人、艺贵创新的艺术特色;黄老在任浙江省文化局长、省文联副主席、杭州大学党委书记等职,其山水画别具一格,在浙江乃至全国颇有名声。黄逸宾的山水画把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发展到极致,把中国传统的文人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文章作者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充满了希望,明确指出了中国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经数千年饮食文化的积累和改良研究,才有了各式各样巧妙而实用的烹调技法,才有了现代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自本期起,本栏目将逐一介绍各种常用的烹调技法。希望得到读者朋友的喜欢。 烹调技法中,火候的掌握是不可或缺的要件。所以烹调技法的介绍就先从火候开始。 火候的重要性 火候,就是烹制菜肴时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火候是决定菜肴品质的关键,任何食物只有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色泽艳丽、香  相似文献   

20.
现代岩彩画由于太倚依赖重来自日本的技法和现代构成而缺乏中国绘画精神,也因此阻碍其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认识岩彩画与中国绘画的承继关系入手,分析了岩彩画和写意精神结合的可能性并提出融会写意精神和技法重组这两大要素的“岩彩写意画”概念。在此基础上,又从实践出发来谈到了岩彩画与写意精神的具体结合及岩彩写意画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