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根钱 《统计研究》2002,19(12):16-18
一、通货紧缩的内含在经典的教课书中 ,通货紧缩的基本内含是指“大多数的价格和成本下降的时期” ,但又对该定义作了注释 ,通货紧缩的另一含义是指“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下降 ,而不管价格的情况为何”① ,因此通货紧缩至少有两种不同内含。目前国内的认识也是如此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一般有两个特征 ,一是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跌 ,二是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并且伴随着经济衰退 ,即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以上出现负增长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持续下降和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增长率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2.
显性和隐性通货膨胀相互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显性、隐性和综合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分析了显性和隐性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和类型,指出了我国2009年以来CPI持续走低与货币供应急剧增长之间的严重背离的情形是显性通货紧缩与隐性通货膨胀并存的表现,其实质是商品总供求失衡与货币供求失衡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一国总体潜在产出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投资、消费、进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作用不可替代,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我国通货紧缩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可以控制的重要变量,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和价格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调控的作用.在我国,货币供应量通常被分为M0、M1、M2三个层次,其中:  相似文献   

4.
一、通货紧缩及其对企业的危害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现象,是指商品与服务价格普遍的持续的下跌.生产能力过剩导致社会供给大于需求,促使产品与服务价格不断下跌,进而形成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通过对外汇储备的分析,说明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外汇储备增长的内生性本质。进而阐述了内生性的货币供应增长的流向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推论出中国经济高增长与价格持续下降的自循环效应。文章最后对中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过三年多“治乱降温”的不懈努力,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是,在摆脱了通货膨胀的阴影后,目前我国又面临着另一个人们也许还不太熟悉的问题——通货紧缩的困扰。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危害是什么?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中央银行虽然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理论受到了现实的挑战,这就使得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货币供给是内生性还是外生性问题的探讨变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玉平 《统计研究》2000,17(2):41-48
 近年来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后,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下滑困境,突出表现在企业普遍开工不足、产品积压、市场滞销、工人失业,特别是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为了抑制这些问题的负效应,我国的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先后启用,并在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回升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表现在投资需求增幅下降、消费启而不动、通货紧缩日益蔓延。那么,如何看待我国货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呢? 简单地从表面上看,确实存在着实效的问题,但如果我们从政策所依托的大环境入手。深入到货币财政政策的内部机制,具体地分析其效力,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从适度从紧到适当的货币政策,其实质是在坚持中长期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年份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的需要,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要求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中央银行必须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控制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在适当的货币政策面前,中央银行面临的任务则有所不同,它既要坚持信贷原则,保证贷款质量,又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保持必要的基础货币投放,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避免出现通货紧缩。从中长期来看,为了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防止出现通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然后根据新货币数量学说建立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计量经济模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收入和价格的波动对货币需求量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货币供给。而从长期观点来看,货币的供应量对就业和实际收入的影响应该是微弱的。从模型的结果可知我国长期以来的货币供应政策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为政策变量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相比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2.
 积极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就业中的作用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讨论的重点,本文即讨论货币政策冲击对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首先,基于宏观季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得到就业、产出和通胀在货币供给冲击下的动态反应,给出经验事实:在一单位货币供给冲击下,就业呈驼峰形态,缓慢下降回归稳态,显示出很强的持续性,但在中远期失业会增加;通货膨胀呈驼峰形态,显示很强的惯性特征,但在中远期会出现通货紧缩;产出温和增长,呈驼峰形态,显示出很强的持续性。同时,为进一步从经济理论上解析货币供给冲击对就业、产出和通胀传导的机制,数值模拟一个刚性工资模型,将模拟的脉冲反应结果与实证经验事实相比较,发现理论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上述三个经验事实,并从理论上进行货币供给冲击的经济传导机制分析。最后,结合经验事实与模型经济探讨了扩张型货币政策冲击下就业、通胀和产出的反应模式,给出政策建议,即扩张型货币供给冲击短期内能够有效刺激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但在远期形成失业和通货紧缩,因此需要其他配套政策,如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相配合。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的传统观点(一)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的观点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作用于经济的传导机制的传统观点,可以简要表述为:货币供给↑→利率↓→投资↑→总产量↑凯恩斯学派这一传统的传导机制理论强调利率的作用。货币政策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货币供给能否引起利率的变化以及投资对利率是否具有足够的弹性。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进步在于,直接把利率作为连接货币与产量的枢纽,从货币量的变动通过利率的变化解释产量的增减。但是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观点受到了货币主义的批判。(二)货币主义关于货币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鲁遵华 《统计研究》2000,17(1):11-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也经历了四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中积累了俄丰富的经验,并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经济发展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阶段。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却又悄然来临。增长开始下降,通货出现紧缩。通货紧缩使得企业盈利下降,居民预期收入降低,抑制了投资和消费,从而进一步使得经济增长放慢,失业人数增加。通货紧缩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对通货治理不当,可能会带来比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的危害。本文在提出通货紧缩的含义和特征后,全面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并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曾坤先 《统计研究》1989,6(5):66-66
通货膨胀程度应按实际货币流通量与商品流通需要量之比来测定: 通货膨胀指数(Km)=计算期实际货币流通量(Mt)/计算期货币需要量(Mq)(1)Km>1,表示存在通货膨胀;Km=1,不存在通货膨胀;Km<1,通货紧缩。Mt可表示为; Mt=[M1/2 (Md-Mw)_2 (Md-Mw)_3 … (Md-Mw)n/2)/(n-1) =(M1/2 M2 … Mn/2)/(n-1);(Md-Mw)i=Mi)(2)式中M1为计算期期初货币流通量;Md为本期货币投放量;Mw为本期货币回笼量,M1为计  相似文献   

16.
文章构建了我国的实际现金余额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我国铸币税最优化的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余额增长率公式.并用我国的1978~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增加铸币税来弥补财政赤字,摆脱通货紧缩的趋势,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各个不同时代的人召集到一起讨论什么是货币,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原始社会的人把贝壳等实物作为货币,重商主义时代的人只认金银为货币,现代社会的人习惯于把纸币作为货币,而21世纪的人在用电子货币。其实在经济学家看来,他们的回答是一样的:货币是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各个时代的人所认定的货币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货币供给理论分析(一)西方主要货币供给理论1.货币供给外生论货币供给外生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观点,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凯恩斯认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不仅可以影响货币供给的数量,而且可以影响利率水平,还可以影响人们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期,起到宣示效应。因此他认为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其本身变化不受经济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开放,汇率波动对银行经营稳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币贬值会改变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加剧银行危机。汇率波动与银行脆弱性的理论基础来自三种观点:道德风险论、原罪论和承诺问题论。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银行资产的货币错配可能引发银行危机。我国人民币存在持续的升值压力,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利益驱动下的货币错配将大量暴露在汇率变动的风险中。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10月以来,我国市场价格呈现持续走低的运行态势,我国经济已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倾向,宏观经济政策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着力点是扩大内需,这已是共识。当务之急是遏制通货紧缩。针对我国实现经济“软着陆”以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不少行业生产力相对过剩,许多商品结构性供过于求,过去是供给约束,现在是需求约束,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物价总水平持续负增长,以及经济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等新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接挑战,改进工作方法,转换调控物价方式,协调和改进宏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