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公共的就是公正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正是人类政治社会的永恒追求,公共行政担负着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的使命,然而,公共行政如何才是公正的,却存在着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和实践上的诸多困难。但追求公正,通过公正地行政促使广泛的社会公正的实现,又是政府无法推卸的责任。公共行政必须在社会发展中寻求公正。但是片面的经济发展不仅不能带来公正,反而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奴役关系的恶化,这就需要由政府来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社会发展目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求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中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发展。而且,在这一追求中,公正的公共行政促使社会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正问题的价值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价值问题,因此,不能沿用理论哲学的逻辑而应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进行考量。作为一种规范性价值,社会公正既与社会经济、人的发展阶段相联系,也与一定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发展状态相关联,它既体现为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评价制度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公正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范围,高线是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各得其所“都比较满意”,底线是彼此“都能接受”。在现代社会,自由和平等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基本人权和基本价值,而自由和平等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冲突,社会公正就是作为自由与平等的合题,作为调节二者冲突的制度设计原则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行政从“效率导向”向“公正导向”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向21世纪的世纪交替过程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型的开始,当今社会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人类历史正在经历一次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其中,公共行政也面临着一场历史转型.公共行政的转型在根本上是从"效率导向"向"公正导向"的转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公共行政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公正导向,意味着公共行政从公正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出发来进行重建.公正导向的公共行政包含着效率追求,也是效率追求能够得到最大可能实现的行政模式.  相似文献   

4.
探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会不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 《兰州学刊》2004,(1):158-159
20 0 3年是我国第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年。“机会平等原则”应是实现毕业生公正就业的基本保证。然而 ,现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却存在着诸多“机会不平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公正就业。本文着重探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多方面原因 ,并分析了其所引发的不良社会后果 ,以期社会相关部门对此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 ,充分实现毕业生公正就业。  相似文献   

5.
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权利的贫困,即在政府主导的各种价值分配中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公共政策制定中,弱势群体的愿望和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真实的反映,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弱势群体处于政治参与权利不平等的地位。社会公正的实质是社会主体权利的平等性,而转型期弱势群体在政治参与权利上的不平等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所以解决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公正的体系是历史的,没有适应于一切时代的公正的具体内容。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确立是公正理念的依据。在承认历史性原则的同时,也应承认确实存在着某些超越时代的共同倾向。这种共同倾向基于社会结构中存在着某种相对恒定的成分。现代意义的公正理论依据的是平等、自由、社会合作诸理念。公正原则在具体实施时,应有先后次序,不必同时实施。其依据是人的需要的层次性。确定公正原则的次序性,更便于人们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的民主属性:基于公平正义原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公平的正义原则"主要探讨社会价值应该采用何种原则加以分配才能保障公民享有实质平等自由,从而确保结果公正,实现社会正义。"公平的正义原则"强调平等自由权利的公正分配,强调经济和其他社会资源分配必须在机会均等开放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差异性分配,对确立中国村民自治的民主属性具有借鉴意义:国家权力的适度介入有利于平等和自由;民主意味着村民基于"公共理性"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充分的对话、讨论、协商和决策。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公正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正原则是根据现代社会自由、平等、和谐的理念以及教育自身的特点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体系,涉及教育活动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包括基本权利保障原则、教育机会平等原则、程序公正原则、能力匹配原则和补偿原则。诸项原则间具有整体性和顺序性。  相似文献   

9.
一在人类价值领域中,从来就是一个“悖论”成堆的地方。作为商品经济社会一种片面的、理想化的反映,人权在根本理论上存在着一系列“悖论”,其中包括: 1.“平等悖论”,即平等原则时时处处总要面对着非平等和不平等的现实。甚至平等本身便导向非平等和不平等。恩格斯称之为“平等仅仅存在于同不平等的对立中”。这就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现实均是平等与不平等的对立统一。2.“自由悖论”,即任何现实的自由总伴随或导向它的对立面——非自由和不自由。既然商品经济本身不仅仅具有自由平等性质,而且具有自由平等的对立面的性质,它是  相似文献   

10.
判断当前收入分配的公正性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公正观的框架下进行。自由和平等构成历史上社会公正观的两大主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公正观包括程序中的机会均等原则和结果中的基本权利均等原则。通过这两个社会公正的视角,可以发现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既不平等也不公正。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机会均等和基本权利均等两个方面多作努力。  相似文献   

11.
贫困与公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总体情况来说,一个社会所拥有的贫困现象的规模与程度同这个社会的公正程度具有一种负相关性。绝对贫困显然有悖于公正的保证原则和调剂原则。当一个社会有能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仍存有大量绝对贫困现象,应当说这是不公正的。对于绝对贫困者来说,社会有责任提供最起码的社会救援亦即生活底线的保证,有责任从全社会发展的总成果中切出一部分予以调剂。平均主义式的绝对贫困则损伤了公正的机会平等的原则(事前的原则)和按照贡献分配的原则(事后的原则)。相对贫困更是从多个方面违背了公正的原则。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虽然贫困大多属于“不公正”的贫困,但也有少数的贫困属于“公正”的贫困。“公正的贫困”现象只是相对贫困范围内的事情。由此,可以形成这样一种看法,贫困者并不一定就无可置疑地拥有着公正。贫困与公正问题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往往表现得十分突出和复杂。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社会公正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肃 《河北学刊》2007,27(6):38-44
平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关于社会公正讨论的一个焦点。罗尔斯站在中间偏左的自由主义立场上提出了两条正义原则,要求在保障广泛的基本自由权利的基础上,让最不利者有所得益。这种有点福利主义倾向的差别原则受到了诺齐克等自由至上主义者的批评,后者认为起点和程序面前的平等才是唯一可行的平等,其他的平等都是空想或模式化的原则,只会伤害公民自由包括私有产权。而社群主义和激进派则不接受普遍道义准则、只承认社群具体善观念、或者是要求一种乌托邦式的彻底平等。所有这些争论对于研究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公正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平等新论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所讨论的是被学者视为“迷宫”的平等问题。作者以辨析权利为基点,试图为平等原则找到公正的依据。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平等总原则及其两个分原则:每个人因为基本贡献(缔结社会)平等而应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因为具体贡献不平等而应比例平等地享有非基本权利。文章又从总原则推导出三项具体原则。政治平等原则:基本权利(政治自由)平等,非基本权利(政治职务)比例平等;经济平等原则:基本权利平等(按需分配),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按劳分配);机会平等原则:社会提供的机会平等,非社会提供的机会不平等(然而机会多者应对机会少者作权利补偿)。最后,文章对于平等的价值及其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作出了评析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公正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行为的哲学反思和价值关怀,是一定社会的公正道德要求和政治自由平等原则在经济层面的体现和反映,是对人的存在方式及相互间经济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价值追问,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经济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定主体之间的行为,是重要的人类实践活动。通常情况下,经济行为应遵循互利原则、诚信原则、平等原则、程序原则和矫正原则,体现公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芳云  张骐 《齐鲁学刊》2006,1(3):148-152
社会公正是政府行政的价值基础,而机会平等是政府行政公正准则实施的前提。机会平等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社会赋予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最低的基本权利的机会平等;其二,是社会赋予的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较高级的非基本权利的机会平等。政府行政公正制度的建设必须在恪守机会平等理念的前提下,在分配、用人、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实施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行政公正准则,这些准则包括分配领域的按贡献分配和按基本需要分配相结合的准则、用人领域的德才兼备准则、社会保障和教育领域的公正补偿准则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这一角度出发,在探索现实社会物质生活关系中,建构了经济公正观:以公有制建立为基本实现途径、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平等自由为核心理念。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要以唯物史观为统领,研究公正问题,追求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平等和自由的关系,确保公民基本权利,实现人本质的发展;要正确处理机会公正与结果公正的关系,实践以人为本、加强社会调剂。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术》2007,(1)
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责任型政府的基本价值信念。本文则是在评述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的基础上,对实现社会公正,构建责任型政府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理想的国家制度。国家制度价值标准是共产主义制度科学假设的价值标准,人性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共产主义制度科学假设的双重价值实体。共产主义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和剥削,因而符合公正和平等以及人道和自由等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经济制度除了具有公认的公有制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特征之外,还具有两个特征,即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不但是公正的分配原则,而且是唯一道德的、善的、应该的分配原则,因而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最高级最美好的分配原则,是一切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的最高级最美好的分配原则。因为共产主义乃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是完全符合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社会,因此,共产主义的经济形态,无疑是人道的自由的公正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每个人都平等享有经济自由和经济公正权利。这种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决非计划经济,而必定是市场经济;决非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而必定是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有政府规范而没有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唯独没有政府管制的民主的公有制市场经济,才是真正自由和公正的市场经济,才是真正符合经济自由和经济公正等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理想经济形态:没有政府管制——但有政府规范——的公有制市场经济制度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世纪国际法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人民人权平等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相继确立是国际法发展历史上的三个重要里程碑。国际法发展历史的珍贵启示是 :必须把“全人类共同利益”、“可持续发展”、“多样性”这些新原则纳入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 ;人类建立平等、公正、和谐的国际新秩序的理想必将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价值:逻辑与架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富 《江淮论坛》2004,1(2):73-77
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冲突是公共行政价值存在的前提和逻辑起点。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在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之间划出一条界限,使二者在博弈的过程中达到帕累托最优,为此必须有一个公正的裁断者,这就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行政价值之所在。公共行政以公共权力为后盾,保障个人自由但又要维持公共秩序,从而避免了因个人自由的任意行使而导致对公共利益的侵损,进而最终无法实现个人自由的两败俱伤之结果。基于这一思路,本文认为公共行政的终极价值为人性完善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