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个案危机干预模式出发,以广州市三元里街社区H家庭个案为例,从生理、生活以及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丧偶老年人"鳏寡效应"所导致的危机。通过对比各种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型,发展出适合案主的具体的介入方法,与此同时提倡避免对丧偶老年人产生过度保护或者忽视。协助案主度过重要危机事件的现阶段是首要任务,其最终目标是让案主有能力独立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实务效果证明,及时有效地对丧偶老年人进行个案危机介入,能协助案主克服危机,使他们能够更为积极地独立面对及适应丧偶后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科学的昌盛和宗教的衰微,特别是科学与宗教"冲突论"的出场,科学与宗教、科学与信仰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关注,并形成了两者关系解读的多种模式,如"对抗说"、"平行说"、"相融说"、"互补说"、"整合说"、"对话说"等。问题是这些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解释模式是何以可能的呢?对该问题的求解成为当前学术聚焦点和理论生长点,并集中体现在将相对抽象的科学与宗教关系模型再次置入具体的情境之中的努力。因此,本文对近年来中美科学与宗教学术会议讨论给予分析,以呈现来自科学与宗教关系探究的不同进路。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认知模式、哀伤辅导模式、平衡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教育、支持与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以及整合的干预模式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焦虑危机、哀伤危机、失恋危机和自杀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二战以后,英国宗教一方面出现"宗教信仰危机",教派林立、教徒虔诚度下降、参加宗教活动人数减少;另一方面,各教派世俗活动十分活跃,广泛参与现世的社会活动."宗教信仰危机"与"宗教世俗活动高涨"都是战后英国宗教世俗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农村环境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主要是由于官民价值之间存在冲突、农民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官民沟通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针对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提出转变政府现行的"压制型"行政模式成"回应型"行政模式,吸收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治理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使得老年人居住安排发生巨大变化。老年人居住安排与其照顾安排密切相关,如何构建完善的居住安排体系满足老年人照顾需求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从社会规范论、社会交换论和相对资源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决策因素,提出了构建合理的照顾体系,满足老年人照顾需求的政策选择方向:(1)创新社区养老与社区照料模式;(2)实现"养儿防老"到"儿女养老"观念的转变。(3)从制度上减少老年人随子女迁移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通过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社会多元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揭示了公共危机事件与社会治理模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其一,公共危机事件是推动多元协同社会治理的合理肇端;其二,公共危机事件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潜在"动力";其三,公共危机事件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全面平台。  相似文献   

8.
风险社会的现代性诊断范式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已然步入高风险、多危机的生态失序和环境危机时代,回应型和反思型生态秩序的构造提上日程。传统唯理论建构主义的"一元理性"秩序构造模式过度强调人类理性,忽视了自生自发模式的内涵性延展功能。哈耶克的社会秩序观认为秩序的生成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或建构的秩序,一种是自生自发的秩序。基于此,生态秩序的构造应该对唯理论建构主义进行矫正,秉承"二元构造"的秩序生成模式。由于生态秩序超现代性的特征,传统道德、习俗惯例与宗教等自发约束手段社会控制的功效减弱。因此,现时代需要运用理性发挥法律控制的基础性工具作用,在不断试错与人类理性的累积下以法治促进生态秩序的健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复仇(其二)>与<马可福音>在话语叙述方式、文本结构与意义的表达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认为"耶稣受难"故事在<复仇(其二)>中已由一个神话事件转变为社会历史事件,文本阐释的重点也由宗教意义上的对人类的拯救转变为人性意义上的先觉者对庸众的反抗,从而体现了鲁迅复仇逻辑的价值选择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与治理模式之间构成了一种"挑战—回应"的循环关系。公共治理从其基本内涵和理念来看,是对风险社会中公共危机最好的回应。实现善治,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之道。就我国而言,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实现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