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农民的收入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所关心的问题,农民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和财产收入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贡献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它们的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农民纯收入的变化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变化总趋势是上升的,但上升速度较慢,主要原因有两个。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民的收入问题的确具有一定代表性,决策部门理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运用福建省1998-2011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通过投入产出法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农产品出口对农村就业以及农民收入2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产品出口对福建省农民就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福建省农产品出口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根据分析,提出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建立种子库,提高农产品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进口农产品对种植收入的影响——以大豆、棉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从价格传导和产量的负向冲击2个方面研究了进口大豆和棉花对种植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大豆对国内大豆的价格传导作用非常大,虽然大豆的进口对国内大豆的产量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是部分年份进口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会使大豆的种植收入上升;而进口棉花对国内棉花价格的传导作用较小,对国内棉花产量的负向冲击作用也不明显,进口棉花对国内棉花种植收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传导途径体现的。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品牌结构研究是农产品品牌资产研究及农产品品牌建设实践的重要课题.以中粮集团作为测试品牌进行问卷调研,在构建中国农产品品牌结构模型及相关假设基础上,运用效度、效度测量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测验,研究并证明了中国农产品品牌结构的品牌组合、分品牌组合角色、分品牌战略地位、品牌集群、品牌受限显现点等五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希望对中国农产品品牌结构建设和品牌资产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收入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所关心的问题,农民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和财产收入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贡献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它们的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农民纯收入的变化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变化总趋势是上升的,但上升速度较慢,主要原因有两个。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民的收入问题的确具有一定代表性,决策部门理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以天宝香蕉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清晰认识有利于为我国农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进行有益的探索.天宝香蕉地理标志管理案例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从产业集群视角看,天宝香蕉地理标志的管理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同时,借鉴产业集群的理念,完善天宝香蕉地理标志的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提升地理标志的科技与品牌内涵、成立香蕉行业协会等.  相似文献   

9.
收入满意度是指公众在一定时期内,对个人收入的主观感受与预期的理想状态的比较评价。对2007年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1个县(市、区)公众收入满意度的调查表明,简单化的公众收入增加政策对增进公众的收入满意度、促使公共政策效用最大化已变得并不足够,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绩效,应重视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关注地方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社会分化等问题,保持地方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宗商品金融化”现象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市场稳定性面临诸多挑战,探究商品金融化视角下的金融市场风险防范对维持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系统梳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大宗商品金融化对中国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同时基于改进的商品期货定价模型,从金融化视角详细剖析金融市场稳定性受商品价格、供给和需求冲击的边际效应,比较其在长短期和市场波动环境方面的异质性特征。其次,利用2000—2020年一季度美国金融市场和2010—2019四季度中国金融市场样本,分别构建金融化指标和金融市场稳定性指标,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金融市场稳定性、商品价格以及金融化程度之间的结构化关系。最后考虑市场波动差异,特别是金融危机或新冠疫情这类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的冲击,实证检验商品金融化程度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门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中美两国商品指数市场中,金融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短期冲击影响程度最大,各个市场受冲击后的1至2年内价格水平均能恢复均衡状态;金融市场稳定性受大宗商品金融化影响显著,特别是在商品指数市场;相较于大宗商品供给...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但是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在全国却处于相对落后水平。为促进农产品出口,安徽建立了一系列农产品出口基地。文章通过对安徽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农产品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安徽省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的现状、找出安徽省农产品基地出口促进体系中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诸如加大资金扶持和指导创立培育品牌及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农产品深加工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农产品深加工问题,认为现有农产品加工状态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企业加工层级浅、偏重效益指标应用、政策方向失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等主要问题,分析了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企业品级认定、完善考评指标体系、利用积极税收政策、强化科技创新和做实产业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辽宁省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辽宁省产业关联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指出辽宁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低,工业的发展不能有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提出提高产业关联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资源整合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31个省市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SYS-GMM估计方法对产业升级以及与此相伴随的人口结构转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产业升级、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以及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尽管增强城乡劳动力流动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人口抚养比的提高以及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将伴随城乡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产业升级将伴随人口扶养比的提高和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增强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1年至2015年间中国107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资源型城市往往追求短期的发展目标,而缺乏长远的规划,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更为重视产业结构高极化的发展,而忽视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进程;产业结构优化影响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与收入差距负相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收入差距正相关;不同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越高,越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过于追求产业结构高极化则会抑制经济的发展。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应结合自身特点,避免盲目的跟风行为;二是要重视资源型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尤其要着重关注原资源型从业者失业后所面临的安置与再就业;三是要合理科学地看待城市经济发展指标,摒弃"唯GDP论"。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要,农村产业结构必须全方位"空间转移"。作者在追述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历史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空间转移"的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培养经济增长、引进新技术、加大资本投入、加速专业化生产、加强线路建设和加强小城镇建设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山东省高青县实际情况出发,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构造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宏观与微观规划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数据库,通过人机对话界面设计,能方便修改有关数据,得出多个决策方案,供领导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发挥的服务和引导作用,即制定和完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做好农业科技推广配套服务;推动资源的整合,形成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业产业行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批发商业结构再造和物流配送业的建设.批发商业结构再造是要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产权、契约和信誉维系的批零关系及新型的批发体系,并进行批发商业组织和业态结构转换;物流配送业建设的基本取向是在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应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促进物流配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