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嵘和杜甫都重视诗之"法"与"神"。二人诗论在很多方面有着相通之处,但比之于《诗品》,杜甫的"法"、"神"之论则有着巨大的超越。杜甫诗论更多地体现出海涵宇宙的深广思想和对各种体式的欣赏与宽容。在诗之神化境界的创造观上,杜甫诗论也同样体现出与钟嵘的《诗品》的关联。飞动是杜甫所谓神化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是杜甫对钟嵘主张清虚自然,富于生气的诗学思想的承接与张扬。  相似文献   

2.
钟嵘《诗品》卷中引汤惠休语曰:“谢(灵运)诗如芙蓉出水,颜(延之)诗如错采镂金”。“清水芙蓉”、“错采镂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的理想。《诗品》则突出强调了那种芙蓉出水式的自然之美。这正如许文雨先生所概括的:“论域限以五言之目,评见则宗尚自然。”(《钟嵘诗品讲疏》p.9)。本文拟就钟嵘这种  相似文献   

3.
"清"范畴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到了钟嵘《诗品》,完成了向纯文学批评领域的转变。在《诗品》中,"清"有的用以指代一种刚健的风格,接近风骨之意;有的指作品所表现的"清丽"或"清新"的风格;还有一些偏重于雅正这样的内涵。这些都是钟嵘文学思想和主张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沉郁顿挫"是"杜诗学"论及率颇高的一个词汇。沉郁顿挫是《诗》、《骚》之传统。钟嵘《诗品》充分体现出沉郁顿挫的论诗之旨,而杜甫不论是诗论还是诗作,于沉郁顿挫都情有独系,因此,研究杜诗不能不考虑《诗品》和杜甫诗学在这一诗歌美学境界上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诗学思想发生在一个儒家诗教与其他亚文化形态诗学观念的张力场中。这种背景下的诗学是不能脱尽诗教思想的支配的。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提出了“滋味”的论诗范畴 ,但笔者认为 ,在钟嵘的诗学理论中所隐藏“诗教”思想是其理论的真正支点。无视此点 ,将导致对其诗学的误读。本文拟对钟嵘《诗品·晋阮步兵诗》条作出疏证 ,以证此论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真挚、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被后人交口称赞。钟嵘在《诗品》中称陶诗“笃意真古”,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陶诗“质而自然”,胡应麟在《诗薮》中称陶诗为“开千古平淡之宗”。然而,人们皆知陶渊明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隐士。正因为他过着真正的隐逸生活,又是一位大诗人,所以钟嵘在《诗品》中又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相似文献   

7.
《诗品》"曹植"条里包含了其诗学理想的一些重要方面,钟嵘以对曹植五言诗歌的理想化评价实现了他的部分诗学理想。钟嵘认为诗歌的本体应该以情为命脉,"情兼雅怨",将高雅的士大夫文学和民间以悲为美的俗文学相融合;诗歌的体貌应该"风力"与"丹采"兼美,亦即把五言诗歌刚性的"质"与柔性的"文"结合在一起,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起来,让"雅"与"怨"、"文"与"质"得到高度的统一;而具体到"雅怨"、"文质"内部,则可以发现钟嵘的诗歌批评准则:尚"雅"重"质"。  相似文献   

8.
读《诗品》     
钟嵘《诗品》,晦于宋以前而显于明以后,明后见诸丛书者有二十余种。最早的注本是明朝冯唯讷的《诗纪别集》,以后又有黄侃的《诗品讲疏》、张陈卿的《诗品疏释》、陈延杰的《诗品注》、许文雨的《诗品讲疏》、古直的《诗品笺》。数家注本,详略不一,难以备说。冷落了几十载,近年始有注译本问世,计有:萧华荣《诗品注译》、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向长青《诗品注释》、赵仲邑《钟嵘诗品译注》和拙  相似文献   

9.
<正> 梁代钟嵘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的诗歌理论专著——《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基本上符合文学艺术特征的文艺理论著作。本文拟就(一)钟嵘和他的《诗品》;(二)写作《诗品》的背景和目的;(三)《诗品》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的贡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求读者指正。钟嵘和他的《诗品》钟嵘,字仲伟,颖川长社(即今河南省长葛县一带)人,约生于公元468年,死于公元518年,享年50岁。南朝齐时,他曾任国子生、南康王侍郎等职;梁初,衡阳王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李白诗文与钟嵘〈诗品〉》的续编,着重分析李白全面接受钟嵘《诗品》的原因:(一)李白与钟嵘都是革新诗歌的有志之士;(二)二人以“兴寄”为中心的诗歌理论有一致之处;(三)李白为钟嵘所品诗的著名诗人的思想、道德、生活、创作所吸引。  相似文献   

11.
钟嵘论诗,提倡“滋味”说。他认为诗歌应当有“滋味”,“使人味之,亹亹不倦”,“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歌最高的境界,“是诗之至也”。诗的“滋味”是什么?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相似文献   

12.
<诗品平议>是陈衍专论钟嵘<诗品>的著作.陈衍对于<诗品>以批驳为主,眼光挑剔.究其原因,陈衍是在以"学人之诗"思想衡评"诗人之诗"之论.<诗品平议>是陈衍"学人之诗"诗学思想的一次评论实践,浸染了清末学术风气,也体现了陈衍自己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13.
钟嵘《诗品序》中的"文约意广"与"文繁而意少",孤立地看来是有"矛盾";如若明确了"每苦文繁而意少"意动性语言技巧的运用及其涵义,则知二者并无矛盾。对其矛盾说加以破解,正本清源,无论对恢复钟嵘四言诗论的本有文义,正确解读《诗品序》,还是对正确理解古典诗学其他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廓清和重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诗品》正名《梁书·钟嵘传》云:“嵘尝评汉、魏、六朝五言诗,名曰《诗评》。”《南史·钟嵘传》则称此著作为《诗品》。《隋书·经籍志》有著录,云:“《诗评》三卷、梁钟嵘撰。”注云:“或作《诗品》。”《新旧唐书·艺文志》则承《隋志》之旧。南宋以还,官私书目著录则仅署《诗品》之名,不复有《诗评》之称。是书名称沿革,大致如此。《梁书》作者姚思廉、《隋书》作者魏征等,均初唐间人,而此两书同时在唐贞观三年  相似文献   

15.
钟嵘《诗品》二题谢文学钟嵘《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但迄今对《诗品》的名称、《诗品·序》的位置及其写作年代等问题,还存在若分歧,这里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诗品》名称者隋人刘善经《四声指归少云。领川什殊之作《诗评》,科简次第,让其工林....  相似文献   

16.
张协为西晋文学家,其五言诗《杂诗》十首彪炳千古,钟嵘《诗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的《杂诗》以辞赋为诗的特点非常明显,刘熙载称其《杂诗》为“辞家之言”。本文就《杂诗》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阮籍《咏怀诗》旨意幽微,南朝时即有颜延年和沈约为之作注。稍后钟嵘在《诗品》中就对颜延年注解进行了评价和揣测,但对沈约注却只字不提。颜、沈二注目前仅少数几条保存在李善注《文选》内。笔者以此为据,发现钟嵘批评颜延年是因后者只谈名物训诂不谈美刺教化,严重背离了《毛诗》的注释传统,而这又体现了钟嵘诗学观中对传统继承的一面;不提沈约注,是因为沈注流传极少,他并没有见到。  相似文献   

18.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著作,成就卓著、影响深远。需要指出的是,《诗品》中不仅有关于诗歌的品评,还有关于诗人的品评,这也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从《诗品》中有关诗人的具体品语中可以发现,《诗品》品评诗人时有一定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人物生平品评诗人、以才—气—情品评诗人,以及以本事品评诗人等。诗人的品评标准基本无涉人品,钟嵘更加看重的是诗人的才华,尤重天才、壮气,以及真诚的情感表达等,这些也都体现了他的美学理想,可以与其诗歌品评互为参照。  相似文献   

19.
阮籍《咏怀诗》内容扑朔迷离,向被认为“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文选》李善注).所以后世注者往往着力于词意诠释和史实索证,而“怯言其志”(《诗品》)以致于阮诗成了一种历史事件的堆积和说明,从而使其思想感情显得愈加隐晦,愈发使人难以领会.其实,即如钟嵘已经指  相似文献   

20.
钟嵘在<诗品>中称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实陶诗大量的咏怀诗是人们探究陶渊明思想感情的另一把钥匙,从中可以窥见其时有闪现的浪漫主义情怀,对人们全面认识末路英雄陶渊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