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动画以湖湘本土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受市场化和时尚化的取向影响,逐渐忽略了湖湘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湖南动画要再创辉煌,一方面需要用湖湘文化精神振兴湖南动画,在全球语境下深入挖掘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其文化内涵,体现具有当代特征的思想意蕴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要以湖湘文化资源拓展湖南动画的题材类型和视听元素,在动画创作中最大程度呈现湖湘文化的表现特质,凸显湖南动画的灵性和创意。  相似文献   

2.
湖南现代话剧作家由于受到湖湘文化的影响,在剧本创作中表现出“以刺世事”和“凭心而言”的审美倾向。湖南现代话剧作家关心时政、“以刺世事”的积极面世的创作倾向的形成得益于在湖南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新式教育和亲戚朋友爱国思想的熏陶;他们擅于捕捉生活中的浪漫与诗情的“凭心而言”创作姿态的形成则离不开孩提时在湖湘故土养成的“诗心”主体。历史的、民族的群体实践以及社会、文化的遗传因子对湖南剧作家审美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潜隐却是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4至19世纪间北上出使中国的越南使臣创作的汉诗成就斐然。湖南是绝大多数越南北使往返必经之地,湖南境内的湘江和洞庭湖为越南北使天然地提供了舟行之便,越南北使行舟于湘江和洞庭湖之上创作了大量"湖湘诗",这些诗叙景、抒怀、记事兼备,很多是同湖湘文士相与酬唱,其中那些以"潇湘八景"为直接对象或者灵感触媒的诗歌,与日本、韩国的同类诗歌一道,构成了中古、近代东亚文化圈内引人注目的审美-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湖湘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对湖南区域性政治传统的看法。从湖南的地理位置、湖湘文化的显著特点以及湖湘文化的传承三个方面分析了湖南区域政治传统的形成,各个时期湘籍政治家群体的规模、特点等,最后通过对湖湘人物毛泽东的个案分析进一步说明湖湘文化对湖南区域政治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湖湘文化浸淫下的湖湘文学曾经磅礴大气、灿烂辉煌的同时也对湖湘文人产生了急功近利的负面影响。湖湘文学张扬下的湖湘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体现在创作中不追求文学的形而上思考,而偏重于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氛围。但是,湖湘文化中的固守传统、封闭排外、重农轻商、自负骄矜等美中不足之处对湖湘文学的束缚值得深深反思。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学与时俱进、和谐发展是新世纪历史召唤与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6.
湘军是晚清社会重大的历史现象,对湖南历年来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构成湖南近代史辉煌的一面。湘军与湖湘文化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湖湘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蕴涵的区域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湖湘文化的巨大影响甚至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这种影响今天仍然在湖南乃至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对湖湘文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湖湘文化是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对湖南影视题材的选择、湖南影视人物的塑造、湖南影视主题的提炼、湖南影视情节的安排,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到潇湘岂有诗-湖湘古文化对秦观诗词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大地具有古老的地域文化,秦观被贬湖南后受到很大的影响.屈骚形成的贬谪情结,湘妃等神话传说,世外桃源的隐逸风气,都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的贬谪诗词成为其艺术创作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湖湘学派和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中两颗灿烂耀目的明珠,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朱汉民先生所著《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一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南宋时期湖湘学派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了它的学术成就及其特色;南宋时期湖湘学派与湖南书院的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湖湘学派和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对于独具特色的湖湘学风的形成和发扬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朱著切入湖湘文化发展史上这一较为丰富的断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11.
碧泉、隐山是核心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也是湘学的真正诞生地。以心性修养为基础 ,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特征的核心湖湘文化 ,其真正的源头就是胡安国父子所开创的湖湘学派。胡安国父子于南宋建炎三年 (112 9)冬来到湘潭碧泉 ,精研理学 ,讲学授徒 ,创立湖湘学派 ,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并改变了湘潭和湖南的闭锢风气 ,为湖南地区近世人才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也创造了人才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和舆论奖励条件。湖南地区重视人才风气的形成 ,胡安国父子是始作俑者。湘潭碧泉和隐山也就因此成了湖湘核心文化的真正发祥地 ,在湖湘文化的发展史中占有首当其冲和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试论湖湘文化形成和崛起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从文化生态和文化源流两个层面看,湖南封闭的地缘环境和本上的文化传统─-荆楚文化并非湖湘文化形成和崛起的渊薮,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崛起得力于文化传播这种润物无声的浸淫之功。庞大的学者群体、多质的文化覆被、兴盛的书院教育和中原人口南迁湖南这四个因素在文化传播中交合一体构成一种文化机制,正是这种机制促成了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崛起。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是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传统文化源头。青年毛泽东求学工作于湖南,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特别是受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经世致用治学精神和湖南第一师范“实事求是”的人才培养要旨影响。毛泽东在革命的求索中把“实事求是”发展化用为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4.
《豫章行》现存汉唐时期的文人拟作共9首,其流变特点是:主题上所写的时事与古辞"伤别"主题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语言形式上,显示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这些特点,体现了文人拟乐府创作的基本规律,说明文人拟乐府是介于音乐与文体二者之间的创作行为,在其文化功能上既有音乐文化因素,也有文体意义的性质,六朝许多文人诗歌范式就是在拟乐府的创作机制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与湖南企业家成长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湘文化的二重性决定其对湖南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从正面看,湖湘文化中富于求新求变的变革精神、海纳百川的会通精神和磅礴大气是企业家所必需的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与战略眼光的深层文化基础.当然,湖湘文化所导致的湖湘人大气与狭隘并存的二重处世风格、泛政治化倾向和双重功利原则,也在客观上对湖南企业家的成长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封闭保守热衷仕途--湖湘文化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湘文化“重坚守”,封闭保守,缺乏创新活力。其主要原因:一是作为湖湘文化核心的湖湘学派的“守先正”思想的影响,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胡宏、张木式等要求革除弊政,但又坚守祖训,坚持祖制;二是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北向马蹄形地理环境,便于北向接受中原传统文化,而对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却有阻扼作用。湖湘文化“重士农而轻工商”,热衷仕途,鄙薄科技工作。其主要原因:一是传统儒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二是湖南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兴将相,什九湖湘”的显赫地理,更强化了湘人从政的热忱。所以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和破除“官本位”思想,仍是湖南思想、文化界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湖湘文化传承受制于文化主体及其环境;人是文化传承的主体,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环境中的经济文化因素是文化传承的物质层面,自然环境则是文化传承的依托。因此对湖湘文化的传承,应积极地扬弃,继承中创新,吸收中发展,把握湖湘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湖湘文化的品位,形成自身特色,使之为湖南的“三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重坚守”,封闭保守,缺乏创新活力。其主要原因:一是作为湖湘文化核心的湖湘学派的“守先正”思想的影响,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胡宏、张撇等要求革除弊政,但又坚守祖训,坚持祖制;二是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北向马蹄形地理环境,便于北向接受中原传统文化,而对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却有阻扼作用。湖湘文化“重士农而轻工商”,热衷仕途,鄙薄科技工作。其主要原因:一是传统儒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二是湖南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兴将相,什九湖湘”的显赫地理,更强化了湘人从政的热忱。所以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和破除“官本位”思想,仍是湖南思想、文化界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支十分富有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从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孕育、形成、从低迷到复兴、大发展和新飞跃五个时期。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湖湘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古老传统之一,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继承和弘扬湖湘文化中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对推进湖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将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的湖南"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省份之一,湖湘文化对湖南近代崛起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孕育了湘军集团并被湘军所阐扬的湖湘文化精神在当代湖南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塑造了当代湖南人强烈的关怀意识以及躬行实践、开拓创新、注重实干、勇于任事等精神特质,湘军不仅成为了湖南对外开放以及文化旅游的形象名片,更成为当代湖南人引以自豪的一种历史情结,"湘军现象"与湖湘文化贯穿着当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如何重塑湖南人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探讨湘军与湖湘文化内在关系的历史演变,实现湖湘文化和"湘军"精神价值的当代转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