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梳理人口学领域重要的宏观人口理论——马尔萨斯人口论、传统人口转变理论以及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人口现象——长期持续低生育率现象,讨论现代人口变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对认识当今中国人口问题的借鉴意义,纠正对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几个错误认识,提出关于人口发展战略的一些建议,即在充分尊重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以"平稳发展"为目标制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2.
人口转变理论是对人口转变过程的精炼概括。重点阐述三次人口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分析当前世界人口发展的阶段及趋势。结果表明,世界人口发展仍不平衡,人口总量在增长,但增速在下降;欧美生育水平较低,而非洲生育率始终居高不下;发达国家主要面临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贫困和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比较中美两国人口发展的特征,发现二者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老龄化问题相对更轻。中国应借鉴人口转变理论及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的经验,采取妥善措施应对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转变地区差异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人口转变已经完成 ,但是地区差异颇大。通过对各省份 1949— 1999年人口自然变动系列资料的聚类分析 ,可以把我国的人口转变类型划分为都市、东部、中部、西部和西藏 5种模式 ,各地区人口转变过程及其特点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人口转变理论,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负增长是超低生育率作用下人口再生产的特殊类型,是在无迁移人口条件下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人口总量和增速、年龄结构和分布结构等快速变迁的现象。华盛顿大学2020年人口预测数据首次勾勒出21世纪世界人口负增长的基本趋势,对比联合国2019年人口预测数据,发现世界人口负增长在21世纪开启的作用机制在于低生育率水平预期。进一步展望世界人口负增长趋势,不难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加速老化、区域和国别人口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差异化等特征与人口负增长伴随;通过减少劳动力资源、挤压技术进步空间、增加社会保障压力等方式与人口老龄化相伴生,在后人口转变阶段与低生育率陷阱相叠加,以及通过总体和个体视角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在适应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亟待从缓解老龄社会问题、分类实施家庭计划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视角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人口转变时间长短、人口增长率落差两项指标,将人口转变划分为平稳型和非平稳型两类,揭示出人口转变类型与人口乘数的关系。类型效应和乘数效应共同决定了人口转变中老龄人口乘数大小,从人口学的角度解释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数量控制和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龄化中所起的作用。针对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红利和人口负债的特色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是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正面与负面效应,通过与其他国家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中国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特色,并提出了开发人口红利与应对人口负债的策略,应在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强培训、调整教育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退休制度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中国人口总量仍然较大,但增速明显放缓;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人口转变,今后面临的人口问题将由人口的数量控制为主转变为人口存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均衡发展为主;同时,经济和社会转型更加剧了当前人口形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人口转变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显著。在这一新的人口形势下,进一步统筹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完善现行人口及其公共政策,构建以人口管理为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最终实现人口的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中国人口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章通过对云南15个独有民族人口转变进程研究发现,各民族人口转变阶段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云南独有民族中已不再有年轻型民族,老龄化速度随着人口转变进程的加深越来越快。同时独有民族零岁组人口死亡率仍相对较高,因而必须加强对其婴儿死亡率的监控,降低婴儿人口死亡率。为此,应大力发展本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当地实情,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人口红利理论,使用辽宁省相关数据,对人口转变引起的产出效应、消费效应和储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辽宁省居民消费与人口抚养比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引起辽宁省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口预测方法估算中国"十四五"期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并总结了其中的四大重要"转变".人口规模变动呈现"四降三升"态势,人口总量保持增长,老年人口增速加快,年均死亡人口规模继续提升,但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育龄期女性人口、年均出生人口继续下降;从人口结构变动来说,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双双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由"底部"驱动转为"顶部"驱动主导,人口抚养比保持低位,但性别比失衡的问题正向适婚年龄段传导.人口结构出现的重大"转变"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婚育观念的交织、劳动力的"质""量"转变.为应对中国人口变动,提出必须从生育权利、养老保障、经济转型、社会体制等方面进行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对建国40年来人口数量变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动及我国人口转变与别国相比较等三个角度的分析入手,并附以图表和数据,表明我国在控制人口规模和促使人口转变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进一步强调了贯彻人口政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传统人口转变理论,还是“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相关理论,虽能大致描述和解释过往历史特定时期或某些阶段的人口现象,但在理论解释力与发展进程之间的包容性上存在明显局限。生育率转变是人口转变的核心,并且它的转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是多元而复杂的,这些因素在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社会发展方式下尤其是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相关社会制度变迁下不断发生更替和转换,共同推动着生育率转变。纵观世界人口经济发展历史,生育率转变经历了五个阶段:低自然生育力、无有效生育控制力和较高生育率阶段,自然生育力上升、低有效生育控制力和高生育率阶段,较高自然生育力、低有效生育控制力和较高生育率阶段,高自然生育力、高有效生育控制力和较低生育率阶段,自然生育力下降、极高有效生育控制力和低或极低生育率阶段。实际生育率是自然生育力和意愿生育率在有效生育控制力的调节作用下选择与平衡的结果,同时还受到人口容量约束下的节育行为影响。中国目前已经处于极低生育率阶段,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关键在于保护民族生育力,提高个体生育意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人口学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了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及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揭示了人口转变与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出现的新变化,提出挖掘人口红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等建议,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有序合理迁移。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转变进入了关键阶段,人口再生产接近现代型。另一方面,中国摆脱了“短缺经济”的长期困扰,工商企业开始面对商品空前丰富、竞争异常激烈的“买方市场”。对市场主体——人口及其动向的把握就成为分析未来市场的重要依据。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转变对市场规模、结构、物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关注人口动向,对工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减少盲目投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末 ,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后人口转变时期”。在对“后人口转变时期”人口发展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并对该时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近 5 0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统计数据的分析认为 ,我国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人口转变过程。又通过对我国 5 0年来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分析 ,探讨了其转变机制 ,指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转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通过对出生率、死亡率曲线的研究,将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转变进程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口转变进程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人口红利: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反思流行的人口红利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人口红利的概念,即人口红利实质是指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据此提出了个判断:"人口机会窗口"不等于"人口红利";中国有窗口之美而无机会之实;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收获人口大红利.继而尝试构建了广义人口红利理论,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收获人口的转变红利、投资红利、转移红利和转型红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史的经验和预测,中国人口转变既带来了人口红利,也带来了人口负债和人口风险.研究集中讨论了伴随人口转变而来的人口发展风险问题,概括了人口转变的六大特点以及人口发展的九大风险.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独生子女社会本质上是风险社会,一个人口学意义的风险社会正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在形成和发展中.1996年,中国成为人口转变意义上的风险社会,2016年后将演变为高风险社会.但和谐社会拒绝不安全的人口转变.成功的人口转变需要坚守计划生育的底线伦理和重建坚强有力的家庭结构."城乡统开二胎"是值得尊重的"底线生育权",是规避人口发展风险的重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现代人口转变的界定标准论述常熟现代人口转变的过程及其特征,分析了这个转变迥异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原因。目前常熟人口与社会经济关系已步入良性循环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