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体性教育开始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然而,已有的主体性教育研究存在对"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倾向。科学发展观从更为宏观和系统的视角理解与建构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考量主体性教育,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愿景中,让人们重新审视主体性教育,发现主体性教育的科学发展因子,明晰主体性教育的"发展"主题,丰富主体性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拓展主体性教育的"和谐"内蕴,为深化主体性教育研究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问题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史过程之中 ,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只有到了马克思那里 ,这一问题才最终得到了解决 ,形成了科学的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问题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史过程之中,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只有到了马克思那里,这一问题才最终得到了解决,形成了科学的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教育的内在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教育强调教育应以人为本 ,将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最基础的出发点 ,以尊重人、发展人为教育的根本宗旨。主体性教育观应是以教育、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浅谈主体性培养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在于学生独特的主体性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五性”:独特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整体性。强化主体性培养,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更新课程观,强调“创新性”课程、“协商式”课程,强调主体性课程设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出现的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对立、对“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对宏观层面上的教育主体重视不够、对教育自身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对培养创新素质的认识不足等问题进行反思 ,由此可以更加明确主体、主体性、教育主体、主体性教育等概念的内涵 ,并对其在理论和实践领域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主体性教育是在对传统的工具性教育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本文借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的成果 ,根据高等教育的实际 ,阐述了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具有本体性、民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8.
重构“学生主体性”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当前,在实践中对"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概念的认识有错位现象需要指出.基于主体教育中对学生主体性概念的理解与实践困境,对学生主体性这一概念做出诠释,进而对人们从事主体性教育提供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反思与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教育在反思教育的进程中呼之欲出。它是教育的历史性选择,也是教育的本质规定性所在。鉴于主体性的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高等教育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构建是一项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  相似文献   

10.
虚拟主体性: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空间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虚拟主体性与现实主体性相比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在于允许“身体缺场”。这一重要区别引发了虚拟主体性的一系列新特征,诸如:主体智力的空前提高、主体自由度的空前提高、主体开放程度的空前提高。同时,虚拟主体性把主客交融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虚拟主体性也带来了主体性发展的新问题,如心身关系问题、道德责任问题、自我认同问题及高风险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主体性理论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探索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一种模式,其理论依据在于受教育者个体是道德的主体,在自我道德发展中具有主体性,而且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主体性是其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因。其现实根据在于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缺失。采取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对于受教育者在现实中道德素质的发展、未来社会生活中道德价值的正确把握和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教育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学记》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价值,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深刻认识《学记》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不仅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古代的教育遗产,也能给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舒婷和翟永明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两位著名的女性诗人,二人的诗歌创作对女性主体的不同阐发,体现了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体的嬗变轨迹和特征。舒婷的作品凸显了女性的主体地位,翟永明则进一步深化了女性的主体地位,而女性主体在经历了必不可少的凸显与深化后,必将走向超越:以双性主体间性取代单纯的女性主体视角。  相似文献   

14.
Starting from three reputed subjectivity categories, i.e., modality, cognitive predicates and first person subject, the paper attempts to assess whether subjectivity markers are semantically sufficient. It is finds that subjective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egrounding of subjective semantics. Modality cannot be linked with subjectivity in a simplistic way; only epistemic modality expresses subjectivity in the strict senses, and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its subjectivity still relies on subjective contexts. Verbs of cognition and first person pronoun tend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expression of subjectivity, and further subjective contexts are needed to ensure the subjectivity reading of this combina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o-called subjectivity markers exhibit semantic insufficiency, tending to rely on the foregrounding of subjective contexts in their expression of subjectivity  相似文献   

15.
随着哲学研究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开始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着陆点。网络分解了传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同时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创造了一个平等的空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在网络社会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关系由网络人机关系、网络人际关系、网络自我关系构成。当然,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在网络空间的实现还不够充分,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努力提升自身的主体素养,也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氛围。  相似文献   

16.
席勒美育思想的产生 ,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西方的哲学传统与育人观念。即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和把灵魂看作是人的本性 ,因而重“灵魂净化”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奠定了近代唯理论的基础 ;康德哲学则把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朝主体性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遂导致了从灵魂净化到人性解放育人观念的形成。二是对康德的继承与超越。席勒正式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系统地予以阐述。他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 ,成为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一个主体性概念而不是客体性概念,主客二分的客体性恰恰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消解。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体性根基在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信仰教育构筑主体的审视态度和认知视野,关联人的意义世界,最终作为主体掌握世界的“生命线”和生存方式而在主体那里确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德育对象的主体化,高校德育要培育新的德育观。要高扬人的主体性,建设和发展科学的德育理论,开展主体性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对客观生活的主观感受,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双重维度。现今建设幸福工程的主流思路,更多的着眼于改善客观维度,而主观维度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经济收入等客观维度并非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主宰着幸福,而主观维度尤其是人格却是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但遗憾的是,主观维度的幸福效应长期以来受到低估。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幸福教育,改善个体幸福的主观维度。幸福教育非同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异化教育,旨在让人们获得判断幸福、感知幸福与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