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啥赤建立后金政权,并展开了与朝鲜的外交交涉.朝鲜在后金政权外交和军事手段的威胁下,被迫采取对明朝和后金政权实行"事大"与"交邻"并重的政策,并建立金、鲜外交关系,从而对东北亚后金、朝鲜和明朝三边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东北三省的朝鲜族大量流入山东半岛.以青岛市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已成为我国除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外朝鲜族居住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青岛市的朝鲜族是一个以定居为目标的事实上的迁移群体.他们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政策和法律意识较强,经济生活上已由“依赖性的适应”阶段逐渐向“自立性的适应”阶段过渡,因而争取合法权益的愿望也较为强烈.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族群的形成、适应和发展状况的考察,以及他们对当地政府诉求的剖析,探讨在目前我国社会大背景下“流动的少数民族”和“属地化”的民族工作之间的矛盾,公民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关系,以及城市民族工作需要坚持的理念或原则等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明代以前的各个朝代以及明代繁盛的汉文文化,对朝鲜一直有巨大的影响力,从朝鲜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内在的对汉文文化的向心力,由此形成了对汉文图书的长期需求。同时,在明代,朝鲜半岛的李朝和明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超过了以前历朝历代,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密切。可以说,这些是明代书业对朝鲜汉文文化形成影响的内因。本文继续从明代书业的繁荣入手,认为明代图书种类和图书数量的庞大,为朝鲜引进汉文书籍提供了必要的内容条件。同时明代图书流通发达并有突出的商业特点,为图书的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构成了明代书业对朝鲜汉文文化形成巨大影响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信托制度雏形的用益权,产生之后就对当时的英国社会及后世产生重要影响.13-16世纪,用益权通过躲避封建领主在土地上的封建附属权利和促进土地流转及再分配的方式,引起了英国民众财产(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处分方式的巨大变化,这对当时英国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项重要积极作用就是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经济利益的保障以及对婚姻自由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有利于英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5.
浅谈土族独特的婚姻习俗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生活在青海的土族人民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婚姻习俗 ,这些婚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土族社会状况。本文通过抢婚、招赘、哭嫁等几个方面 ,探讨这些婚俗对土族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每个民族和地区的民俗文化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地域等方面的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决定和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在此,本文通过论述社会发展对西藏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对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西藏传统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8.
17世纪是达斡尔族历史上动荡不安的一个历史时期.由于沙俄的侵略,达斡尔人被迫南迁,在黑龙江以南形成了新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9.
琦善担任驻藏大臣期间(1843—1846年),与钟方等人一道,查办了二世策墨林阿旺降白楚臣嘉措案,并针对摄政擅权的弊病,提出了《裁禁商上积弊章程二十八条》,同时在军事上、经济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琦善在西藏的改革是以维护清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的有效统治为目的的,其施政措施是对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八年(1792—1793年)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的修订与补充;另一方面,琦善身为驻藏大臣,放弃了"稽查核办商上及札什伦布一切出纳"的财政审核监督权以及对藏军的训练指挥权,为此后清政府治理西藏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法对青海穆斯林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了伊斯兰法在青海穆斯林社会的传播情况之后,深入分析了它对青海穆斯林个人生活、婚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影响。最后认为,穆斯林传统法观念化了的伊斯兰法与社会主义法作为两种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的法律制度,在调整人类生活方面既有冲突,也有连接点。只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能转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并为现实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清末广西,由于受社会性质变动的影响,宗教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这些转变概括来说,具有如下四个特点:“洋教”大举侵入,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民教冲突尖锐,教案时有发生;传统宗教仍然存在,并有区域性的兴盛;民间信仰异彩纷呈,参与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2.
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包家族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中有一支著名的吐蕃汉姓部落“包家族”,其来源是吐蕃化的汉姓丁家,最初居地在秦州宁远砦北,后迁徙于熙、河、洮、岷等地,并从此世居此地,其家族成员有宋代的包约、包顺、包诚及金朝的包长寿、包世显等。包家族归附宋、金王朝后,始终效力于宋、金王朝,与宋、金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辽、金、元三史满文、蒙古文翻译,作为清代众多汉籍翻译中成帙最早的三部,具有文化史、文字史及史学史研究价值。围绕三史满文、蒙古文翻译进行历史与文献研究,在满学、蒙古学以及辽、金、元三朝历史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前人的研究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阐发。本文试从学术评介的角度,就三史满文、蒙古文翻译的研究状况做一梳理,以便学界了解这一方面的基本情况。根据相关成果的特点,分为存本著录、译本出版及学术研究三个问题,逐一进行评述,总结得失,提出相关研究要领。 相似文献
14.
清代回疆地区法律典章的研究与注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首先对回疆地区单行法规《回疆则例》的名称、内容、修订情况、性质作了新的阐发。其次考释了嘉庆年间回疆参赞大臣署衙所藏法律文献,并结合史实分析全国性法规在回疆的实施情况。复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回疆地区伊斯兰教经典的文本、著者、内容及影响作了更深入的研究。最后分析了回疆法律体系的特点。作者认为,清代法律和伊斯兰教法律各具鲜明特点,同时又有较强的互补性,它们的结合使回疆法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清代乾隆年间开始编绘的巨型画册《皇清职贡图》 ,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缩影 ,也是清帝国展现国运的象征。画卷正本是彩绘本 ,还有写本、刊本。随着“职贡”范围不断扩展 ,《皇清职贡图》多次增补。嘉庆之后 ,由于国势衰败 ,再无增补的可能。《皇清职贡图》既有展现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进程的巨大意义 ,又有历史民族学研究的宝贵价值 ,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清宫造办处木作档案和田野调查资料等,讨论我国手工技艺的行业文化而不是技术文化,重点对北京木作进行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8.
清末屯垦政策在川边藏区的实施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为切入点,利用大量历史文献及档案资料,分析了清末中央政府在川边藏区实行的屯垦政策。根据分析,认为此次屯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川边藏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限于自然环境的制约,清政府对此次屯垦活动持较为理性的态度,开垦力度有限,使之总体上未超出当地自然环境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明代广西"俍兵"东迁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镇压持续不断的瑶、壮人民起义,明政府在官兵紧缺、无所作为的情况下,从广西西部征调俍兵东进征剿,屯驻于出山口及交通要冲附近,村寨建筑带有明显的军事色彩。俍兵东迁,不仅有利于增加当地劳动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起到隔离、缓解瑶、汉民族冲突,维护社会秩序,调和瑶、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清政府对驻防八旗与当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其目的主要是防止驻防旗人成为当地土著居民.但是在长期与当地人民共处与交往中,驻防八旗却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以驻地为籍的土著.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统治者为适应情况的变化,对政策进行调整的产物.驻防旗人由客民转变为土著居民,不能等同于民族融合,但它标志着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