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中图法》与《资料法》第四版展望刘延章第三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必须进行修订,出版第四版,这是摆在我国文献信息界的一项跨世纪工程。那么,修订后的《中图法》和《资料法》第四版应该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2.
《中图法》对民族文献所设置的类目少,有的无细目和说明,注释前后矛盾,随意性很大,有些类目对少数民族图书分类没有权威性。从分类角度分析,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图书时,存在“四易四难”的问题。凡是分类“难”的图书都具有蒙古文献载体的特点。针对《中图法》( 第三版) 的缺漏,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文献时,从实际出发采用( 一) 蒙文古籍分类借鉴《蒙古文古籍总目》分类大纲;( 二) 新书相关的目录体系可参考以下分类法:(1) 扩展类目;(2) 改换专类复分表,充实《中图法》的不足之处。从有什么文献就应有什么文献分类法的实际出发,编制符合蒙文图书的《蒙文图书分类法》是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图法》作为试行的国家标准,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全国95%以上图书情报单位都在使用它。《中图法》第三版修订幅度很大,除增加组配复分的功能外,对大量的类目进行了增补加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它的标引能力,增强了聚类灵活性,向体系——组配型迈出了一大步。 尤其《中图法》第三版对G大类作了较大的改动,在保持原有的体系结构和标记符号的前提下,新增类500个,其中改类名150处,这样一改动,使G大类类目数量增多,质量提高,更加确切地反映当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更进一步满足工作人员类分图书的需求和读者索书的需求。 笔者在使用《中图法》三版类分G大类图书时,对G大类修订的成功之处浅淡一下自己的看法。 1、为新学科、新技术、新事物、增设了类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发展的趋势是①高度分化、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各个分支愈来愈细,不断产生新的学科和技术。②高度综合,科学向整体化发展,其结果不断产生许多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影响反映研究成果的各  相似文献   

4.
议《中图法》与《南大法》文学作品类立类标准之异同与优劣李鲁垠,陈莉君南京大学图书馆改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已一年多了。《中图法》作为图书馆类分图书的国家标准,全国都应统一使用,以便于图书馆界利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统一管理,便于馆际间联机检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适用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使用。学习使用《中图法》第三版就是广大用户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广为采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部系列化图书资料分类法。自1975年出版后已做过多次修订,1990年一季度刊行的第三版,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中图...  相似文献   

7.
1 查找原则《中图法》是集中了全国图书馆和情报部门的力量共同编制的一部综合性大型文献分类法。1973年3月编成了试用本,1975年出版了第1版,1982年出版了第2版,1989年出版了第3版。1975年,中国科技情报所会同有关单位,根据科学技术文献资料的分类需要,在《中图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自1975年10月发行第一版以来,已有十几年了,几经修订,1980年6月发行了第二版,1990年2月又出了第三版。是我国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在我国图书情报事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图书馆系统有90%以上,科技情报系统近半数的单位都在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谱系的结构规律,结合《中图法》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原则,对《中图法》(第三版)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2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H类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图法》第三版已对自然科学各专类复分表采用了双位号码编号制度,仿复分加“0”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社会科学A/k从各类仿复分加“0”问题的矛盾仍相对突出.虽《中图法》  相似文献   

11.
自1971年至1988年,我国图书馆界历时27年完成了巨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1—4版的研制出版工作,为我国文献分类标准化、规范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图书分类除极个别馆仍采用《人大法》、《科图法》之外,绝大多数图书馆都采用了《中图法》。《中图法》是我国解放后图书馆类分图书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图书分类法。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版界出书的品种问题、图书馆经费的限制等种种因素,使得图书馆采购图书在类目的分布上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有些类目利用率很高,有些类目利用率很低。有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三版的出版以行,是我国图书情报界的一件大事.由于此次修订类目变动的幅动较大,尤其是给藏书排架与分类目录的组织上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图书的管理和读者依类检索与利用.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换用《中留法》三版的问题.下面结合我何实际,日谈一下换法后对H类外文图书的改编问题.一、《中图法》二版、三版H类外文类目变动对应表.二、《中留法》三版H类外文类图新特点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留法》三版H类语言、文字类,首先增加了新类目、新注释,以反映新学科的方展.其次调控了类目结构和分类方法;再次…  相似文献   

13.
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海月教授撰写的《中国政治分析:视界与维度》(第三版),已于2008年3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作为重点优秀图书项目出版了。一本看似专业性、政论性很强的大部头专著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三次面世,并获得省市与学校的多项奖励.这在国内社会科学领域实属少见,由此显示出该专著所具有的理论水平、学术底蕴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改换分类法时“一刀切”对丛书、多卷书的处理李军亮目前,不少高校图书馆都在先后使用《中图法》(第三版)分编组织藏书,“一刀切”是一些馆采用的使用新分类法的一种方法。所谓“一刀切”,就是对原有的藏书和分类目录仍然用旧的分类体系,从既定的时间起,对新到的...  相似文献   

15.
图书分类表是按学科体系组织起来的。它应包括人类全部知识的范围,因而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增加分类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满足组织图书的实际需要,便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分类编目和书目管理以及读者即类索书。 三版《中图法》“J艺术”类,在二版的基础上作了不少修订和补充,加深了类目的细分程度,删去了一些不适当的类目,调正了一些类名,增加了类表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但仍满足不了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类分美术文献的实际需要。为此,浙江美术学院等高等美术学院图书馆都自编了《中图法三版美术文献分类细则》,在本系统内使用。为使美术文献的分类有统一的类分法,经国内多所高等美术院校的建议和支持,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编制的《<中图法>三版美术文献分类细则(修订稿)》于1993年底成稿(下称《细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朝鲜语是跨境民族语言,具有双重性。在《中图法》(第五版)“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H5阿尔泰语系”中分别设有“H219朝鲜语”和“H55朝鲜语”类目。由于《中图法》(第五版)对这两个类目含义的划分不准确,造成部分朝鲜语相关著作分类标引出现混乱现象。本文以国图数据库数据为例,指出五个存在问题,并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子学研究的新突破─—《朱子大传》评介杨艾湘《朱子大传》(束景南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是一部史思深沉、诗情激越的宏篇巨著。本书一出版,便得到海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扬,现已荣获两项国家级的图书大奖:第七届“中国图书奖”与第一届“国家图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图法》四版通用复分表之表二、表三的使用规则,肯定了在使用表二、表三过程中,其注释3必须加“0”的观点;同时对表三注释4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只有当主类号未具有“中国”这一国家含义时,此注释成立,否则,则有违分类法的编制原则,并就此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图法》三版中国地区表的使用应该说不是太复杂的问题,但时至今日,不论从目前发表的一些文章中①,还是在实际的分类标引工作中发现,对该表的使用仍发生些差错。尤其是当涉及到某些类目用了该表后再用其它标准细分时,或涉及到用该表下的专类复分表时,均会出现...  相似文献   

20.
新发现的华中新华书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本,是一个新的版本?还是哪一个出版社的翻版本?有作者推断其是“继晋察冀日报社版和苏中版《毛泽东选集》之后的又一个(第三个)独具特色的重要版本”。运用所掌握的第一手文献史料来说明这一“推断”是错误的。新发现的华中新华书店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本是晋察冀日报社版的翻版和补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