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英语语音的教学过程中,将英汉两种语音进行对比研究,对比教学是有必要的。笔者通过对英语语音和汉语普通话在音素、音节和音渡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找出汉语普通话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面影响,促进英语语音的正确学习。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音方面差别很大,而根深蒂固的汉语发音习惯所导致的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语音学习非常不利。本文对英汉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和音节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揭示英汉语音的异同,尤其是挖掘其不同之处,以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音的差异,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尽可能排除母语干扰。  相似文献   

3.
从英汉被动句的界定、表示法及其基本用法三个方面对英语和汉语中的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阐释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差异,并介绍了英语被动句在汉语中的相应表达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英汉被动句的异同,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处于语言结构的最外层,是语言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汉语普通话与英语在音位、音节、和节奏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找出汉语和英语在语音的特征与规律方面存在的异同,得出两者在语音方面差异性大于相似性。只有了解一定的汉英语音理论知识,我们才能理解掌握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Martin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评价系统进一步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理论,但国内以此为框架的汉语研究以及英汉对比研究并不多见.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为基础,运用语料库标注软件UAM CorpusTool分析10篇英汉新闻报道语篇中的介入资源分布特征,并比较英汉语篇这方面的异同.希冀通过讨论来检验评价理论应用于汉语语篇分析的可操作性,为英汉篇章对比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汉语和英语的致使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义类型、形态标志、语法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汉语和英语的致使句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论述了其异同点,以期对第二语言教学和英汉互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英汉元话语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Hyland & Tse (2004)以及Ifantidou (2005)对英语元话语的分类方法,对汉语元话语进行分类,比较英汉元话语在类别上的异同;在韩礼德语言元功能理论的基础上,对英汉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拟声词又叫象声词(Onomatopoetic words),是某种特定语言中用来模拟自然或认为声音的词项。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拟声词,并且呈现出诸多共性和个性。本文从语音、句法功能、修辞功能等方面对英汉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了解和掌握英汉拟声词各方面的差异,不仅能够丰富我们修辞学方面的知识,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9.
浅论仿拟辞格的英汉互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分析英汉仿拟辞格在生成机制、交际目的以及使用偏好等方面的异同及其语言学理据,认为就生成机制和交际目的而言二者同大于异,差别主要在于仿拟的使用偏好,而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英语和汉语各自不同的文字特征,即英语的表音性和汉语的表意性。了解英汉仿拟的异同及其理据,对于这一辞格的英汉互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何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音系统。英语和汉语^①的语音系统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区别。本文以音位理论为依据,对英汉语音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解决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把英汉两种语言的固有特征看作英汉两种语言的独特资源 ,进而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资源入手 ,进行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形、语音、语序、思维、篇章及词汇等语言资源方面的对比 ,从对比中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这几个方面由于固有的资源而引发出来的种种差异 ,并阐释这种本有的差异独特性 ,及其如何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 ,从而指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困难所在 ,提高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习中母语语音负迁移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语音负迁移"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从探讨汉语拼音的发音方法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入手,揭示英汉语音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英汉语音相似性与差异性的认知能促使中国学生在说英语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纠音,因此笔者认为在语音教学实践中引入英汉语音对比的相关知识及其研究成果将能有效地降低中国学生母语语音对目的语的干扰作用,从而提高语音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汉语普通话(以下简作“汉语”)、英语中都有舌尖浊边音/l/。本文拟就/l/在汉、英语音拼合方面的共同特征及差异作一些粗略比较,探讨一下汉语、英语语音中共有的一些音位的共性特征及差异,用以指导汉、英语音教学,也为人们学习第二语言时,发好不同语言中的共有语音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副词是英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词类。英语副词的语法功能较多,接近实词,汉语副词语法功能相对较少,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总的来说,英语副词的词类地位高于汉语副词,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之间的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发现,英汉副词在分类方法、构词方式、语法功能、副名关系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大于共性,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语属于两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及英汉民族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对比英汉副词的异同既有利于外语教学和英汉翻译,又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英汉语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对比研究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差异 ,从人类文化进化的二重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不同民族的审美观等角度分析了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 ,并由此得出结论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 ,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信息 ,更要重视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6.
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英汉语对比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句子等传统语言层面,对英汉语篇的对比研究相对薄弱。我们从英汉语篇差异三方面的表现(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螺旋式与直线形以及意合与形合的对立)及其哲学根源出发,选择《围城》中、英文本为对比语料,揭示了在英汉语篇翻译时,如何针对英汉语篇粘连性和连贯性的差异,借用各种衔接手段进行合理必要的调整,力争"得其意"而不"忘其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世界语言同异并存是普遍现象,对英汉语标点符号系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多维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数量和种类方面,汉语标点符号略多于英语标点符号;在使用频率方面,英汉语标点符号系统均以逗号为高频率和较难掌握的符号;在命名依据方面,汉语标点符号均依据符号的功能来命名,而英语标点符号的名称依据多元,形态和功能兼而有之;在类别对照方面,两套标点符号系统之间呈现出英有汉无、汉有英无、英汉均有但小同大异三种情况。英汉语标点符号的多维异同现象,可以丰富英汉语对比研究,为英语教学和翻译提供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中举足轻重,相关修辞表达更是丰富多彩。文章从明喻、暗喻、借喻、夸张、通感、象征等修辞角度对汉英颜色词加以较为详细的比较和探讨,剖析并例证了它们在两种语言中修辞功能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汉英翻译教学中如何把英语衔接理论与汉英对比语言学结合起来的问题。指出,既然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那么汉英翻译教学必然牵涉到英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通过教学案例说明,在汉英翻译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不是共同点上。  相似文献   

20.
语音对比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音是语言客观存在的物质形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首当其冲。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语音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进行语音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语音对比和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语音对比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