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屋"具有喻示人类生存状况的功能,它不仅仅只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领域和生存需要,也和人的精神、心理、艺术审美追求,与社会制度、观念以及人类历史相关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论文从关于"屋"的物质、两性、城市和精神四重文学话语入手,分析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屋"与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关系的历时性话语表达,以及当代人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追求在这两者关系中是如何被深刻揭示的.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权利思想在西方法学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传统的西方法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一书是康德关于法学理论的最主要的著作,该书集中阐释了康德的权利思想.对人的重视、尊重和关怀,认为人不仅是手段更应当是目的的观念贯彻于康德关于法、法治的论述之中.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存在、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建立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文明学、精神文明学、法学、社会学等与政治文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立政治文明学,应以马克思主义作理论指导,并从政治学、文明学、精神文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吸取学术营养。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以张晋藩先生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法律史学者,对清代律学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核心内容涉及律学抑或法学、律学的研究对象、律学的基本特色、律学的成因考掘等论题.其中,传统中国的律学与法学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主张传统中国也有法学的论断,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辉格式历史解释"的必然结果;而认为传统中国没有法学只有律学的看法,则是一种典型的"反辉格式历史解释"的逻辑结果.虽然传统中国律学与西方(现代)法学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属于两种绝然不同的文化的产物,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承认传统中国律学也是一种法学的判断.而在法学家族中,曾经产生过多种不同模式"复数"的法学,其中既有西方范式的法学,也有传统中国范式的法学.重要的是如何描述传统中国律学的基本面貌,揭示它的独特品格,考究它的历史成因,从而"超越西方,回归本土",进入并理解传统中国的律学史或法学史.  相似文献   

5.
择取正确的"论域"是保证"法学科学性"成为一个真问题的必要条件。在正确的"论域"中,"法学科学性"问题不必然真且不必然假;只有如此,关于它的讨论才是有效的。具体来看,在"人文研究"或诠释学科学观的论域中,有效法律规范的内容证成问题无法在方法论层面得到妥善解决,或者说,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法教义学——的法学不具备获致科学性的可能性。在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论域中,法学与自然科学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社会实践、一种语言游戏、一种生活形式的维度而同等地属于科学。在这两种论域中,"法学具有科学性"命题的逻辑值一个必然为假、一个必然为真,都不是讨论"法学科学性"问题的正确论域。只有在实证主义科学观的论域中,法学要么在根本上不可能是科学,要么必须按照自然科学的范式塑造己身而获得科学性,且后者的努力也不必然成功,因此是保证"法学科学性"之讨论能够有效的"论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关生态法学研究的著述和论文不断增多。有学者认为相对于“环境法学”而言,“生态法学”才是一个更为科学和确切的名称,两者不仅在称谓上存在差异,在内容上也有本质的不同。然而,仔细分析上述观点的理由,可以发现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也有学者从生态法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切生命体均是法律主体出发,论证生态法学的独立地位。这种论证由于涉及到整个法律主体理论的重大争议,因此难于被人接受和认同,而且作为一个学科名称,“环境法学”为国际国内沿用已久。因此,没有必要用生态法学来取代环境法学。  相似文献   

7.
吴海龙 《江海学刊》2015,(2):210-214
谢林在承继和批判康德和费希特知识学的基础上,确证了知识学的最高原理。这个原理就是主体和客体、自我与非我的绝对同一,它不是自我,也不是非我,而只是绝对本身。这个绝对同一不能从存在或经验出发,而只能在自我意识中寻找。自我意识凭借自身的纯粹行动,历经原始感觉、创造性直观和反思三个阶段,演绎出知识学中从主观到客观过渡与符合的问题。谢林知识学提供了解决主体和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矛盾的一种可能性思路,这条思路在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欧洲大陆的人文哲学中得到了贯彻和复兴。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现有的教科书中,当讲到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时,只是说人类的劳动力包含着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这是不全面的.如果我们把“德力”这个概念科学地揭示出来,确认它是作为社会运动主体的人的活动的内在机制,并客观地阐明它与智力和体力的关系,那么,我们对人在社会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生产活动和整个社会历史前进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也就有了深入一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利益就是主体在与客体发生联系时其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人有需要,而且总是力求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以,人就会追求利益,自觉地趋利而避害.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深层本质上乃是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及利益追求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加以分类.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及利益追求的差别和冲突,主体不同需要之间的利益及利益追求的差别和冲突,主体不同时间之间的利益及利益追求的差别和冲突,构成了人们利益上的矛盾.妥善解决人们的利益矛盾,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人类社会的久远的历史与发达的现状为形成庞大的社会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厚的基础。但是,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科学形态的社会知识(社会科学)的理解却莫衷一是,德国人称之为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英美等国则把人文科学从社会科学中划分了出去,苏联人则把哲学和社会科学统称为人文科学。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剖析社会科学,对于科学地把握它的实质、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社会科学的研究主体作为认识论范畴的主体,马克思主义通常理解为“主体是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7页),这也就是说,主体作为生命形式的自然存在物是从属于自然界并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仅仅作为  相似文献   

11.
实践法学以实践哲学为基础追求一种实践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人们站在自身的生活的立场上理解、解释和构建法律制度。在这种思维方式的视角下要求各种法律主体具备实践智慧,而这种实践智慧为人们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实践法学也内在地包含了人学的视角,它期望人们在法律世界中能够实现人的目的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研究是人们对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和探索,由此,人们逐渐建立了评价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真、善、美标准。真是社会科学研究客体意义上的最高追求,真蕴藏在自然之中;善是社会科学研究主体意义上的最高追求,是人类思想、行为、生产、生活的最高规范;美是社会科学研究主客体关系意义上的最高追求——既要合乎客观规律,又要合乎人的生存目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应是真、善、美的统一,即实现知识的物性、人性和社会性内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迟方旭 《兰州学刊》2012,(3):153-159
在今天的法学研究方法中,阶级分析方法已经较少得到应用,甚至有人使用"衰落"一词来形容它。但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私法思想角度观察,在私法学中使用阶级分析方法,仍然可以发现阶级分析方法的生命力和有效性。当然,在私法学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不能将它视为唯一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必须注意区分阶级性私法关系与非阶级性私法关系的不同,也不能将私法主体之间的"斗争"认定为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乃至自近代一百五十余年来,中国的法学研究主要处于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之下.对于中国而言,全球化依旧是现代化的继续,由此,"中国--全球"二元结构分析模式并不能获得比"传统--现代"二元结构分析模式更多的正当性.中国法学研究中不存在"知识遮蔽实践"的问题,新保守主义对于现代化范式支配下的中国法学研究处于一种"知识遮蔽实践"的判断是难以成立的,这是由于新保守主义有关"中国理想法律图景"的承诺在论证的逻辑上出现了理性建构主义立场和自然演绎主义立场自相矛盾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性追求,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行政强调的是用和谐的发展观协调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在满足政府自身发展和公众需求的同时,提倡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科学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发展方针、发展战略、发展对策和发展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环境友好的措施和管理方法,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公共学术话语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现出异常复杂、歧义的状态.重建学术的公共话语是目前中国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难题.个人在语言上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词语意义的私人化、非词典化.知识在学科的自说自话中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的内部循环.学术话语规范作为人的主体性行为,它首先是伦理的,其次才是科学的.我们应该提倡语言道德,强调学术责任.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北宋哲学家邵雍甚至强调: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积极的养分,但不是一种科学的和谐观,有较多的糟粕。其内含的天人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主张的天人和谐是一种高压专制下的所谓和谐,其根本目的是为封建君权、封建伦理的神圣不可侵犯提供理论依据,其实质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对其进行剖析,旨在恢复人的主体地位,落实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界、学术界不端行为屡屡出现的今天,科学规范的建构和完善已是当务之急。科学规范是指导和调控科学共同体成员行为的、具有普适性和长效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也是评价科学活动和科学家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的标准。根据科学规范调整的对象、科学活动的阶段或目标、科学家的权利和义务、科学规范的抽象程度或强弱程度,可以将科学规范分成七大类十六种调整科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调整科学活动中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规范,调整科学活动中各种知识之间关系的规范;指导科学研究的规范,指导科学成果评价的规范,指导科学成果应用的规范;科学认知规范和科学伦理规范;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权利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科学原则与科学规则;提倡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兼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要求,折衷于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能坚守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又不忽略价值的意义与理解.他既不同意实证主义把人类行为化约为可观察的外部表现的做法,也不赞同完全回到人的主观世界,进行没有任何验证标准的"思辨式"研究.马克斯·韦伯是一个穿梭于科学客观性与主体价值之间、因果解释与意义理解与阐释之间的智者.这为法学研究或法律实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基础和指导.因为,建构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能够保证其客观性的社会科学方法,是法学或法律运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或追求.  相似文献   

20.
走进现实的法律生活——评《送法下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苏力的《送法下乡》在已有的法学知识谱系中 ,细致地运用学术策略 ,将被忽略的依存于中国基层司法运作中的另类法学知识予以凸现。这种知识不仅是新型的 ,而且是“中国化”的 ,因为它是在中国的“基层”具体事物关系以及具体生活需要中生发的。作者指出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将具体事物关系和需要中的法学知识加以提升 ,不仅是法学知识的重新解放 ,而且是法学学术的有益增进。作者研讨了《送法下乡》的叙事方式、叙事角色定位以及其中的学术意义。此外 ,作者分析了《送法下乡》可能存在的问题 ,指出针对中国基层司法制度而言 ,它也许不能成功地解释其中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