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世博会是宣传中国的契机,也是改善上海形象的良机。当下中国,最著名、最持久的地域歧视,不是针对河南人、北京人、广东人或东北人,而是针对上海人。 相似文献
4.
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于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1):92-97
现代人的“单向度”性精神危机呼唤和寻求终极关怀性教育。终极关怀性教育是一种超越功利、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其核心就是要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目的观 ,就是要打破整齐划一的“机器人”教育观 ,树立具有生态意义的“生命”教育观 ,注重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关注、关切与关怀 相似文献
5.
和北京人打过交道的外地人都说北京人讲究多。的确,北京人的讲究确实多,特别是上了些年纪的老北京人,什么事应该怎么做,什么话应该怎么说,什么东西应该怎么放,什么食物应该怎么吃,全是一套一套的,都有说辞或规矩,差一点也不行。这常让在北京生活的外地人感到有些困惑,有些尴尬,甚至是有些茫然若失。 相似文献
6.
刘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4):26-31
自从20世纪上叶哲学发生“语言学的转向”以后,西方真理观的研究一直是在语言学的框架下进行的。本文首先阐述了现当代西方真理现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理论贡献及其内在缺陷,进而从“生活世界”以及新时代的需求等角度阐明了建立“终极关怀”意义上的新真理观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董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10-124
上海题材的汉语小说呈现了上海人的形象,在将小说译为英文的过程中,译者在原文塑造的上海人形象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翻译方法对上海人形象进行了适度提升,这些加工离不开译者翻译背后的动因.所选取的现当代上海题材小说的汉语原文在展现上海人正面形象的同时,也塑造出上海人偏负面的形象.其塑造的上海人偏负面的形象包含"狡猾算计""虚荣势... 相似文献
8.
9.
10.
终极关怀与园林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永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2):68-70
分析理查德.哈格以及罗伯特.康林等人的园林设计思想与园林设计实例可以看到,西方园林设计不仅有包括美观、功能以及生态主义等在内的形而下的设计思想,同时也有关注终极意义和终极关怀的形而上的设计思想。在园林设计中引入终极意义和终极关怀思想不仅是园林伦理价值的提升,同时也是实现终极意义上设计师自身与观赏者他人共同幸福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不必穷尽记记忆搜索,只需将历史之钟回拨几个年头,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今天习以为常的事情,若是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一定是闻所未闻,甚至会以为天方夜谭。那时的你我,谁能说得清啥叫乘轻轨、啥叫全球通、啥辰光才有黄金周?在喜迎党的十六大的日子里,我们回眸九十年代以来影响着 相似文献
14.
近期,央视到祖国各地采访基层老百姓,问一个很突兀的问题是:"你幸福吗?"北京人理想中的"幸福"到底是什么?网上很多人道出了心里话,按顺序说应该是这样的:海边有幢别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沐浴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不用担心PM2.5;吃着特供食品,不用担心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子女都送出国读书;有钱看病……看来,"我在海边有套房",已经成了许多北京人的一大追求。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中国照相馆、"红都"、"四联"、"美味斋"、"普兰德"……几十年来,这些老字号已成为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它们并非京城土生土长的,而是半世纪前响应"繁荣首都服务行业"的号召,从上海迁徙而来。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