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牧的《杜秋娘涛》序中说:“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诗中写道: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蛾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后面自注说:“劝君莫惜金缕衣……李锜长唱此词。”也有人说,是李锜爱听杜秋娘替他唱这首词。就杜牧诗中的“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两句来看,应该是杜秋娘替李锜唱的。 李锜是一个骄奢淫佚的藩镇割据者,他的姬妄很多,杜秋娘不过是“千蛾眉”中的一个。杜秋娘端起杯子替李锜唱《金缕衣》,无非是替他助兴,劝他尽情淫乐而已。试看《金缕衣》全诗:  相似文献   

2.
整理秦良玉研究资料的时候,在重庆市文史中心查到清道光时《石硅直隶厅志》有瞿颉所写关于秦良玉的四首词“[金缕曲]于役石硅谒秦夫人庙四阕”。从秦良玉死后,文人题写秦良玉的诗、文为多,词和曲则很少见到,故觉得很珍贵,于是进行了抄录整理,并在《历代巴渝词曲选注》(新  相似文献   

3.
1 《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2辑载有徐仁甫《苏东坡“阳关三迭”说小议》一文,对苏说加以否定。鉴于“阳关三迭”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经常产生不同理解,所以,很有考辨一番的必要。现摘要转录徐文于下: 《东坡志林》云:“旧传阳关三迭,然今世歌者,每句再迭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迭,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迭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文勋长  相似文献   

4.
金缕衣     
【注释】①《金缕衣》:原系乐府近代曲辞,即隋唐间的杂曲,以其生于隋唐间,故谓之近代曲。②杜秋娘:关于本诗的作者,有人认为是李琦,有人认为不可考,有人认为是杜秋娘。《唐诗三百首》的编者从后者。③金缕衣:应理解为用金线纺织的衣服。④堪:可,能。直须:应当。  相似文献   

5.
唐声诗《金缕衣》,宋人或称《金缕》、《金缕曲》、《金缕歌》。两宋时广为传唱于酒宴,尤其是寿辰绮筵,成为一支“生朝曲”。词调《金缕曲》借《贺新郎》曲调“翻唱”,亦多做寿词。宋人描绘《金缕衣》的歌唱声情为“缓”、“缓缓”、“细”、“细细”、“低”、“清”、“清声宛转”等,轻细柔美。歌者一律为妙龄女子,词人多用“莺唱”、“莺舌”、“燕语”比拟,伴奏乐器多用箫管细乐、红牙拍板。宋人歌咏,不出感春、惜时之主题。明人“盖以辞隐谏”之说,实为臆测。当代学者或据以“发覆”,将“金缕衣”释为帝王的金缕玉衣,与皇位相联系,以为李觊觎帝位,杜秋作歌劝止,实乃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听弹古渌水》一诗中写道:“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阴下,竞日有馀清。”说的是听了《渌水》这一乐曲,使得他心平气和,整天都沉浸在好心情之中。白居易在另一首《听幽兰》的诗中写道:“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可见《幽兰》这一乐曲使他身心安静,精神愉快。在另外一首《五弦弹》中诗人还写道:“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铁声杀,冰声寒。声声入耳肤血惨,寒气中人肌骨酸。曲终声尽欲半日,四…  相似文献   

7.
浣溪沙     
一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欢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摇柳正多才。凤楼人待锦书来。这是一首送别的词作。词的上片写离情。其意为:二月时节,春花盛放,催促梅花快快离去。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要别我而去,去你那桃源仙境似的家乡。在你归去的路上,当是碧桃夹路、花枝灿烂了。让我们唱支谓城曲,饮杯离别酒吧。“厌”:讨厌,有催促之意。“仙源”: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比喻被送者的家乡。“碧桃”:为重瓣桃花。“渭城丝雨劝离杯”,语出唐王维诗:“谓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本八三年秋季教材,新增选了三首唐人的送别诗。一首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见初中语文二册),另二首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见初中语文四册),是三首不同风格和情调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作者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补秘书郎。后中博学宏词科,为汜水尉、江  相似文献   

9.
《阳关图》是北宋画家李公麟依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孕育而出的诗意图。此图失传的事实,似乎成了研究其与诗歌文本之间语图关系的藩篱,万幸的是,阳关成图以后,引来了无数诗家的题咏。这些题跋之作,尤以北宋张舜民的诗为最,饱含《阳关图》遗绪,在语-图互仿的理论平台上,可助还原图像概貌。此时《阳关图》与王维送别诗之间的语图关系,已然转变成一种特殊的隐性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晏殊诗选注     
白塔诗①白塔青松古道栖,塔高松矮不能齐。时人莫讶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①《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宋诗文》载:“公年五岁,题所居道傍白塔。”这是晏珠孩提时代写的一首言志诗,也是目前发现的晏珠最早的一首佚诗。不见录于《全宋诗·晏珠卷》。青松诗①矮矮青松倚曲栏,标姿无奈雪霜寒。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擎天仰面难。①《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宋诗文》载:“韩把七岁,因家中负税被逮,见县公因命吟松,即应声云。”这是晏殊孩提时代写的又一首言志诗,也是一首佚诗,《全宋诗·晏殊卷》末录。忆越州①湖山杏渺不可状,登览幽求无所…  相似文献   

11.
吴藻是清代与徐灿、顾春比肩而三的著名女词人,其词风格多样,其杰出的才华得到时人赞赏。《金缕曲.闷欲呼天说》一词以卓然高异的历史视角,从一己之悲苦转而审视社会全体成员,得出“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的悲剧结论,表现了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的女性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生存困境所带来的悲愤抑郁之情。  相似文献   

12.
关于董小宛的结局,或认为,她跟冒襄生活了九年之后,于顺治八年病逝于如皋;或认为,顺治二年,她随冒襄全家避难于浙江盐官,在战乱中为洪承畴部所获,献给了顺治帝。前者以冒襄《影梅庵忆语》为依据;后者以吴梅村《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并引》组诗第八首“江城细雨碧桃村,寒食东风杜宇魂。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为依据。我有不同看法。如皋县城内水绘园是冒辟疆和董小宛共同生活了九年的地方,迄今留有冒辟疆八十一岁时手书的一首七绝:“冰丝新扬藕罗裳,一曲开筵一举觞。曾唱阳关洒离泪,苏州寂寞当还乡。”在冒辟疆晚年写的这首诗,应该是对董小宛身世的总结。从诗意  相似文献   

13.
与谢野晶子的长诗《君莫死》长久以来被当作“反战诗”受到世人关注。但从与谢野晶子的战争观、“诗歌之道”“尊皇之道”以及政治立场分析,她的《君莫死》只是一首真情流露的“心声”诗作,甚至算不上厌战诗。对与谢野晶子的这首诗,应该放到她的整个创作当中加以判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
“说唱词话”和《金瓶梅词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话”是元明说唱文学重要形式之一。1967年上海嘉定县宣姓墓出土了一批明代成化年间竹纸刻印的书籍,内除一本南戏《白兔记》外,其余都是“说唱词话”,共十六种。近年来有人据此推断《金瓶梅词话》的成书问题,造成了混乱。曾有人提出,词话之“词”,“可有三种解释:一词调之词;二偈赞之词;三骈丽之词。”更有人认为,词话就是“有词有话,即有说有唱。词泛指诗、词、曲等韵文而言”。实  相似文献   

15.
[隔浦莲近拍](飞花如趁燕子)作年初拟陆游词作中有两首[隔浦莲近拍],其中一首道:飞花如趁燕子,直度帘栊里。帐掩香云暖,金笼鹦鹉惊起。凝恨慵梳洗。妆台畔,蘸粉纤纤指,宝钗坠。才醒又困,恹恹中酒滋味。墙头柳暗,过尽一年春事。罨画高楼怕独倚,千里孤舟,何处烟水。此词疑作于淳熙元年(1174)春蜀州通判任上。作如此推定,着眼点在“罨画高楼”上。《剑南诗稿》卷三《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诗日:“襞笺报与诸公道,罨画亭边第一诗。”罨画亭在蜀州。《嘉庆四川通志》卷四九《舆地志·古迹二》载:“崇庆州:罨画池,在州治判官廨…  相似文献   

16.
秋瑾诗词中有写给吴季芝的诗三题、词一阕,这就是《清明怀友》、《季芝姊以诗相慰次韵答之》二章、《寄季芝》三章和《金缕曲·送季芝女兄赴粤》诸作。吴季芝,是秋瑾少女时代(泛指婚前)的女友,并非后来与秋瑾结盟的女书法家吴芝瑛。近读研究秋瑾的论著,多把吴季芝误为吴芝瑛,我以为这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7.
在唐、宋、金、元、明时期,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几个由单音自动词带“地”字构成的复音词,如“坐地”“立地”“住地”“卧地”等。这些词,在诗、词、曲、变文、小说、话本里,都可以见到。试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1、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元稹《李娃行》) 2、小窗坐地,侧听檐声。(辛弃疾《行香子》词) 3、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变文《舜子变》)  相似文献   

18.
《生查子·元夕》词的作者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查子·元夕》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一首回忆去年元宵之夜,与情人约会的词。写得一往情深,婉曲绵长。前后对比,明白如话。颇有民歌风味。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一说欧阳修,一说朱淑真,一说秦少游,也有说李清照的。就解放后所出版的著述看来,仍存二说:定为欧阳修作的有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胡云翼的《宋词选》,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李庆甲校勘《词综》云:“此词系欧阳修作,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卷一。” 定为朱淑真作的有夏承焘盛静霞的《唐宋词选》,胡云翼的《唐宋词一百首》。黄公渚的《欧阳修词选译》,未录此词,或是不够选入标准;或是采取慎重态度;或是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9.
王维“安禅制毒龙”考辨兼其佛教诗的实践性[日]内田诚一刘维治译(一)引言王维《过香积寺》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石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此诗被《唐诗选》、《三体诗》、《唐诗三百首》等所收载,历来被称...  相似文献   

20.
许浑,字用晦,是晚唐著名诗人,有《丁卯集》传世。许浑创作涉及题材甚广,其中送别诗颇为引入注意。一是作品数量多。在许浑530多首涛中,送别诗计89首,约占17%之多,在晚唐诗人中较为可观。二是精心之作多。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许浑送别诗总的来看确有“感动激发人意”的艺术效果,这是他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理解许浑送别诗的创作及其特色,有必要先对唐代送别诗创作繁兴的背景加以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