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中心理障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对学生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的调节方法进行分类研究,针对其心理障碍找出原因,探讨各时期心理训练措施及调节方法,使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能有一种最理想的心理境界投入比赛,从而取得最佳比赛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分析出发,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在体育运动竞赛过程中所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原因。提出了正确调节紧张和焦虑心理状态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对提高竞赛水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生运动员权利法案》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学生运动员制定的法案,对大学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法案的颁布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在NCAA的 管理下,美国学生运动员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利缺失很难通过司法途径获得救助。《法案》的颁行全面保护了学生运动员的基本权利,改变了加州学生运动员通过 法律途径追索教育、医疗费用难的局面,为大学体育运动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也面临着个别条款有待明晰化、学生运动员权利的实现过于依赖学校决定、法案有效期过短 而造成权利不确定等问题。给我国的启示:应通过立法强化对学生运动员权利的保障,全面保护学生运动员的基本权利,重视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权,突出保障伤病学生运动员 财政援助权及医疗权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60名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调查,分析在特殊竞赛形式下,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变化的原因以及引起不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性别差异、文化程度、运动水平、训练年限对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必然会产生各种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也一定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状态。为适应现代运动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掌握心理训练的机制当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可使运动员在竞赛中能自我控制、调节心理活动的强度、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活动的能量,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其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旨在完善我国竞赛、训练体制 ,培养有科学文化知识、有较高体育运动水平的高校自己的运动员。但目前有相当多的高校为了追求眼前利益 ,不顾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初衷 ,采用其它手段 ,用虚假的成绩来获得短期效应 ,从而忽视了对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改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要发展 ,必须充分利用高校自己的优势 ,加大生源基地的投入 ,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才检测体系 ,进一步完善对运动员及教练员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心理训练是艺术体操教学和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艺术体操比赛中,心理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结合心理训练对艺术体操教学和训练的作用,分析了艺术体操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对提高学生和运动员竞赛水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训练是艺术体操教学和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艺术体操比赛中,心理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结合心理训练对艺术体操教学和训练的作用,分析了艺术体操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对提高学生和运动员竞赛水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竞技体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现代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有助于对运动员的选拔和培训,可推动体育生物科学的发展,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但是,采用人类基因图谱进行运动员的选拔培养会给体育运动带来何种影响?运用基因治疗运动员,利用纳米药物调节某些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是否会违反体育运动的公平竞争原则或损害运动员的健康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体育心理学的原理,结合教学训练的实践,阐述了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和主要表现,对赛前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健美操运动员赛前的一般生理和心理规律,提出了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手段以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较易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心理训练在乒乓球比赛中的作用和方法的探讨,为增进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水平,提高比赛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篮球比赛中,双方的对抗与竞争不仅仅体现在技战术方面,还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调控水平.在技战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制胜因素.在分析篮球运动员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运动员在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调控问题,旨在为培养心理素质更稳定的篮球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个别民营企业家轻生的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带来的竞争和压力,对自我价值孜孜不倦的追求与他们独特的个性特征,以及情感的缺失、身心疾病等。因此,对个别民营企业家进行轻生防范和心理调节尤为重要。民营企业家要从社会层面、家庭层面、个人层面进行心理调节。同时,社会、家庭和各界人士应关注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更有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社会的激烈竞争 ,给大学生带来种种心理压力 ,使大学生感到困惑和迷惘。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及时解除其心理困惑 ,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现代竞技比赛除对技术、战术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外 ,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 ,当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 ,心理素质将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协同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区别性原则、塑造和维护相结合的原则等.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有设置幼儿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优化幼儿园环境等.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方法有心理指导法、心灵陶冶法、心理激励法、反"马太效应"法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跆着拳道运动员临场比赛心理失态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心理失态的表现形式,指明了心理失态的原因,提出了调节心理失态的方法。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罚球对于现代篮球竞赛的胜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罚球时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影响罚球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焦虑紧张情绪的控制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产生不适宜的兴奋,并针对罚球出现的主要心里问题提出罚球心理训练的方法主要有:模拟训练法、意念训练法、注意力训练法、自信心训练法和呼吸调整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采访等方法,对参加湖南省2003年大学生排球比赛的运动员进行调查,关于在排球比赛中心理因素对发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研究表明运动员的发球水平和个性心理因素是影响比赛发球的决定性心理因素,其次,各种客观条件的刺激也会对发球有所影响。两者之间是反比例的关系。提高运动员比赛发球水平的途径主要有:提高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水平;增强灵活冷静的应变能力;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蒙古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参与各种竞争,形成了共同心理特征,也呈现出自身特有的心理问题。本文以农村牧区蒙古族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化解途径为研究对象,探析其心理特征及问题,进而探索化解农村牧区蒙古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