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任何民族的审美心理都要经历由幼稚到成熟、由朴野到文明、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机制的自组织能力需要通过外界刺激物(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直接间接的作用才能顺利地实现。这种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的矛盾运动是心理活动的生命之源,各种静止的、内省的或单因论的观点都无法正确解释审美心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作为内因或根据,心理机制的内驱力和自调功能对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与一般心理活动相比,民族审美心理又具备系统效应的二重性:既有审美功能,又有民族功能。二者互相激发,相辅相成。不论审美功能还是民族功能,它们又都受到民族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人们已经越来越体会到,学校教育决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人们还意识到,在学校环境中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往往最终会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人际关系就是这样的因素之一。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制约着人们活动的效果。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校人际关系状况会对学校教育目标产生直接的影响;不仅如此,它还为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徐俊  朱竞羽 《社会科学家》2006,(Z1):236-237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外因,即社会环境、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内因,即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本文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以取得 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 的因素很多,如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同辈群体、工作 单位等,毫无疑问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起着最初的, 也是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由家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一、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血缘为纽带同灶共生的社 会生活组织,是儿童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儿童接触的 第一个社会环境。儿童期受到的教育,对人们一生将产 生深刻的影响,而这个时期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因 此,家庭担负着主要的社会化责任。 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 然而又不同于学校那样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计划, 也不是系统的传授某一门课程,它同其他社会化因素 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简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徐青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由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  相似文献   

6.
心理教育,是八十年代在我国涌现出来的新事物.它作为一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工作,正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世间一切事物,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而人的素质质量,则是决定人在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人的高质量素质,乃是推动和驾驭社会进步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7.
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它会影响到人一生的成长.农村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有近2000万儿童却得不到来自家中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教育,这部分儿童被称之为"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缺失将是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生成长中的最大障碍.对此问题我们必须作出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在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构成学生个体品行的三个重要方面。在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同时起着主导作用。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德智体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家庭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变迁中的影响不可低估。父母的道德品质和对事业追求的榜样作  相似文献   

9.
深入探索和分析现代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既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教育的理性认识水平的提高,也有益于在现代教育中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研究制定我国的教育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 一般系统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现代教育也是一个系统。现代教育作为人类一种自觉的培训活动,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系统。从广义上说,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的结构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从狭义上说,是专指学校教育,这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青少年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它的结构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从内涵上说,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结构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德育是向人们,特别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一种教育。智育是培养、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的智力的一种教育。体育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卫生措施,锻炼人们的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一种培训活动。美育是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人,由人去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不同国家和民族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进行着日趋激烈的全方位的竞争,而这些竞争的关键则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随着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社会产业已经或正在实现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历史性转变,社会经济增长对科技进步与劳动者素质的依赖性日益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教育状况,已成为衡量其综合国力及进一步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和空前的机遇,为了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急剧变革的需要,为了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不断有新的突破,我国教育应当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素质和开拓精神的人才,为此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诸多层面进行深入改革,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由学科教育到综合教育、由学历教育到终身教育的根本转变。 一、素质的内在基础与核心——思维的心理结构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使教育的主要作用不仅在于实现选拔功能,而尤其是在于普遍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对素质教育的含义,人们尚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人的素质形于外而发于中,它体现在外部的一言一行,而其内在基础则是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随着人类有意义的文化事件的创造而出现的,它不是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人类道德的获得是通过后天的道德社会化而来的,是一个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也常由于各种复杂的外在因素而导致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出现道德冷漠和不道德的社会行为,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信任感、正义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使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面临巨大风险,必须引起全社会人的关注。本文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对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的成因进行梳理,进而探求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生产中,物质资料生产的各种因素依它们在其所组成的结构体系中的地位而发挥不同的作用。总的说来,可分为以下四类:即主导性因素,实体性因素,组合性因素和辅助性因素。所谓主导性因素,是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因素,它是指作为生产主体的劳动者。劳动者对生产活动的主导作用首先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支配地位及劳动者劳动中的主动性,这种主导作用使社会生产活动居于人的支配之下,成为人类实现自己目的和要求的凭借。因而,从  相似文献   

13.
范阳东 《理论界》2013,(11):153-157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与内容,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动力.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由外部压力机制和内部动力机制构成.在企业社会责任由被动向主动实施转换的过程中,外部压力因素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减弱,内部动力因素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加强,而内外驱动机制间相互影响与协同决定了该过程动态演变的速度.但企业始终是主体,内部动力才是有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永恒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场深刻而伟大的变革。实现这一变革,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理应先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而现存的学校教育在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对教育的社会本质历史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教育的社会职能认识的巨大飞跃和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这一重要理论,对于我们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教育的含义及其提出这一理论的背景.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施以影响的活动.学校教育是对人教育的中心;家庭教育是对人教育的基本、重要方面;社会教育贯串于人的始终,它伴随人的一生.只有三者合为一体,相互协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白士萍 《理论界》2004,(4):195-195
社会心理作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意识反映形式,在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交织作用过程中,对社会发展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社会心理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在无形当中,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在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着、认可着,就像一把“双刃剑”,积极的社会心理可以化作向上的力量,而消极的社会心理也可能成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因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等,使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着重大的调整,这就必然引起社会心理的相应变化,既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方面,也有消极、畸形的不健康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思潮的起源、作用及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它不仅由一定理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而且还交织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潜意识是其深层社会心理基础,它不仅为社会思潮的产生提供主要的感性思想材料,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社会思潮的社会性、叛逆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社会思潮一经形成,就在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社会思潮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潜意识涌动、凝聚和分化的过程。笔者认为,联系社会潜意识考察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儿童少年教育是一项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它有赖于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也有赖于整个民族素质的逐步提高和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笔者认为,儿童少年的成长也主要靠其自身的努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应忽视,它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对儿童少年的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就社会环境对儿童少年成长的影响,作一些粗浅的剖析,以期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课题.其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已超越学校教育而居首位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包括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大学教师行为和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学校教育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弄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机制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一个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中 ,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那么 ,2 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毫无疑问 ,我们需要的是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创造力是指个体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可能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及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成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全新的心理形式的发展 ,以非理性因素重于理性因素为其最主要的特征。这些非理性因素主要包括直觉、想象、灵感、创造幻想、形象思维、形象记忆以及创造过程的目标迷恋和强烈情感等。而所有这些都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审美教育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