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升,字允升,别号枫林,生于1299年,卒于1370年,安徽休宁人,后徙居歙。历史上,朱升因向朱元璋献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而闻名于世。除此以外,人们对朱升不甚了了。其实,朱升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故《宋元学案》、《新安学系录》、《寄园寄所寄》等著作均将朱升作为新安理学要人载  相似文献   

2.
论朱升     
前几年,由于某种历史机缘,活跃在六百多年前——也就是元末农民战争历史舞台上的朱升,成了妇孺皆知的人物;他献给朱元璋的著名三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赋予新的涵意,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乐道并不等于研究;如果有谁问起朱升的其人其事,恐怕除了前引“三策”中的九个大字外,未必再知有其它。其实,朱升在历史上的贡献,又岂止向朱元璋提出“三策”!多年来,史学界几乎无人研究朱升。在各种涉及历史人物的年表、辞书中,有提到朱升,介绍他的主要活动,也仅仅是“三策”,连朱升的生、卒年,均付阙如。实际上,朱升生于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卒于明洪武三年(1370)冬十二月。在这里,我们拟钩沉史实,对朱升的评价提出一些看法,尚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3.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湖南韶山。随着他的百年忌日的到来,国内正在形成毛泽东研究的热潮。怎样评价这个历史人物,如何对待他的功过是非,这个由来已久的争论也在强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在准备纪念毛泽东,而海内外有些人士则认为,毛泽东不值得纪念,而应当加以批判。我观香港某刊,连续发表“批毛”文章,借用大陆提供的“材料”,说各界人士中认为毛泽东“过大于功”的已占多数,尤其是在知识分子中占了八成,说必须批判毛泽东,清算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体系,否定毛泽东思想,方能克服“左”的思想,使改革开放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伊妹儿”传递上来的信息,不仅快捷、便当。且并非都是柔和之声,其尖锐性,更以“露骨地说”、“讲白了”等直言畅抒。刺入肺腑。本刊以“展示新黄山。弘扬徽文化”为宗旨,今天却收到一封质疑徽文化的文章。编辑部几位同仁读后,认为有发表之必要,欢迎所有对徽文化关心的人都来参加讨论,辩一辩徽州文化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保守的,无论你站在什么样的平台上。也不论你从什么角度来议论,只要言之有理。本刊都会如获至宝,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徐勇 《河北学刊》2006,26(2):55-60
本文认为当下的农村研究虽然成为一门“显学”,但尚未获得深厚的学理支撑。重要原因是方法论的限度。当下农村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经验性研究,但也存在相当的局限:一是只见“社会”,不见“国家”;二是只见“树叶”,不见“树林”;三是只见“描述”,不见“解释”;四是只见“传统”,不见“走向”。为此需要超越经验,转换视角,特别是引入国家的视角。因为当下的农村社会已不是自然天成,离开了国家建构,就无法准确把握当下的农村,也无法作出学理性解释。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三立”情结,呈现出“立言”为“立功”服务的特点,直接影响到“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形成。毛泽东的“三立”情结对中国文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文艺的方针政策;二是自己的文艺作品和评论。“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的“三立”情结,则是形成这种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著名的地方显学文化之一。基于徽文化的旅游商品设计是以徽文化为思想基础与价值取向的设计活动,它是实现徽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举措。该设计活动在适用于一般旅游商品设计方式与方法的同时,还应遵循其自身的特质原则。  相似文献   

8.
元初的新安理学家以宗朱为特征。他们奉朱熹之说为圭臬,做了大量的理学义理普及与文献整理工作,陈栎、胡一桂、胡炳文是其中代表性人物。唯知株守朱学常常会产生流弊,使朱学流为训诂之学。以朱升、郑玉、赵为代表的新一代新安理学家开始寻求突破,从而使新安理学出现了“和会朱陆”的转向。朱升以“尊德性”统摄“道问学”,郑玉力倡朱陆之同,而赵则认为朱陆“早异晚同”。新一代新安理学家“和会朱陆”思想,其实就是想用陆氏“发明本心”的思路来纠正宗朱学者偏执于语言训诂的流弊。  相似文献   

9.
《实践论》、《矛盾论》是两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世之作。它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继承和发展,而且还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和科学总结。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培尔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因为,毛泽东哲学著作有三个特点:一是语言结构纯粹是中国古代哲学式的;二是中国在传统上无本体论,因而毛泽东哲学思想也不谈本体论问题;三是毛泽东哲学著作引用的材料多数是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化史上的,而少有马列原著的。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教授也指出:“毛泽东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中国古代文化”。当然,上述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但是,他们指出中国传统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来源之一,是有充分根据的,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毛泽东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我们今天立足国情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人对天竺茶楼黄总说,你这个茶楼题名天竺,除了给人以异国风情与徽文化美妙结合之外,“天竺”二字合起来是“笑”字。主人笑口常开。笑脸迎人,正应了中国生意人一句老话叫“和气生财”。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哲学的历史发展》(雍涛著)一书,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武汉大学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组织一批专家撰写、出版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之一。全书27.6万字,共8章。第1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第2章为“中国革命运动的兴起和毛泽东哲学的萌芽”;第3章为“中国革命特殊道路的探索和毛泽东哲学的形成”;第4章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毛泽东哲学的多方面展开”;第5章为“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与毛泽东哲学的进一步展开”;第6章为“从新  相似文献   

12.
徽州素有“东南邹鲁”之美称,流派纷呈、各领风骚的徽文化灿烂夺目。徽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刻书、徽派建筑、徽派雕刻、新安医学、徽剧、徽茶、徽漆等代表了各自领域的精粹;朱熹、戴震、程大位、朱升、王茂荫、陶行知、胡适等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名字成为徽州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充满特色的徽州村落文化、水口文化、宗族文化、契约文化、徽州方言、徽州棚民等文化形象既具有典型性,又有着悠长的历史意味和文化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13.
每当人们提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自然想到“七·七”芦沟桥事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在目前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书籍或论著中,都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来分析,可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不是从“七·七”事变开始的,而是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是其实现占领中国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关键性的一步。 日本自明治维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向了向邻国扩张的道路,在明治政权确立之初的《五条誓文》中就有“大振皇国之基础”,“开拓万里波涛,布国成于四方”。制定了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先占领台湾、朝鲜半岛,之后占领中国东北,再占领中国本部,进而称霸全世界。根据这一方针,1894年和1905年先后发动了甲午、日俄两次战争。通过这两次战争,日本侵占了台湾、澎湖,并把南满和东蒙从俄国人手  相似文献   

14.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特征,也是毛泽东的独特风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相结合”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民主革命道路,消灭了“三大敌人”,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仍是在“相结合”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合作化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中国式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继续在“相结合”的过程中,艰苦地探索在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他为寻求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回顾毛泽东这一艰苦探索的历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历史为镜鉴,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不无裨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上海社联邀请本市部份中青年学者举行“毛泽东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认为,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也是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开拓者,与会者从文化的多维性,来探讨影响毛泽东一生的文化底蕴,认为毛泽东从幼年开始,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的规范性文化的教育和非规范性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又获得了刚刚兴起的近代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及欧风美雨的浸润和启迪:1.毛泽东自幼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报国思想和民本观贯穿于他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的众多著述中,“人民”“百姓”“大众”大抵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对这一“毛泽东现象”的研究,一般习惯把它解释为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这一解释是正确的,但它忽视了产生这种现象更为深刻的原因。其实,周恩来在1949年就曾说过:“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系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①斯诺早在30年代也有相同的见解。他认为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从而使他“成为一个非…  相似文献   

17.
杨雪芳 《学术探索》2013,(5):134-137
“大生产”和“组织起来”是毛泽东领导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两件大事。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毛泽东号召边区军民通过“自己动手”,达到“丰衣足食”,亲自领导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虽然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但在当时仍然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也被毛泽东称之为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新心学”是指近代以来的众多中国思想家和学者把中华传统心学与近代西学“交融互释”而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和流派。以此为视野研读《毛泽东早期文稿》就会发现,自幼熟读“圣人之学”的青年毛泽东,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借助于自己所掌握的西学知识,力图把中华传统心学里的基本理念进行科学化、逻辑化、原理化的转换,并以此升华自己救国救民的英雄情结、塑造自己内圣外王的圣贤人格。这些内容完全可以称之为“毛泽东早年的‘新心学’观”。本文从“本心”论、“心力”论、“功夫”论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梳理和论证。毛泽东早年的“新心学”观,不仅是他后来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桥梁,也成为他创立毛泽东思想过程中最重要的理论资源之一。所以,要构建学术形态的共产党人心学,必须首先在毛泽东早年的“新心学”观里找到理论和方法的启迪,在马克思主义原典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传统心学相结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徽州社会科学》2008,(9):58-58
歙县提出“一城九品四区”思路策应“文化产业精品工程”“一城”:整合徽文化各种资源,形成以徽州古城为中心,辐射到相关特色乡镇的文化旅游板块。“九品”:围绕“一城”,塑造九大系列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古城风貌文化,整治中和街、打箍井街、瓮城段等古城重点历史文化遗产,修复紫阳书院,恢复古太平桥风貌,凸显古城特色;徽州府衙文化,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热”的文化冷思何中生近几年在中国社会出现的“毛泽东热”,是一种颇引人注目也很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冷静地思考。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毛泽东作为一位深刻影响并改变了现代中国历史命运、历史走向和历史进程的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