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革命后期邓演达农民观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学术界就把邓演达视为激进的小资产阶级代表。事实上,邓演达在大革命后期就开始向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在思想上,他的农民观继承和发展了基本属于新民主主义范畴的孙中山晚年思想;在核心内容上,他反帝反封,拯救农民大众,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这和当时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一致;在行动上,在大革命关键时刻,他和共产党人一起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谈及我国的土地革命,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但是,早在大革命后期,即北伐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到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我党就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虽未能实现,而却对后来的  相似文献   

3.
<正>大革命时期,由于交通不便,湘西(限指今自治州范围)又非北伐军必经之地,农运的宣传较迟,加上长期在军阀袁祖铭、陈渠珍等统治下,湘西农民运动虽没有湘中各县那样大的规模,没有湘南那样活跃,但后期也在开始组织中,并有一定的发展.可是对这一段农民运动的历史过去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可以说是“失落深山人未知”的一片红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各级党组织对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才进一步引起了重视,大革命后期湘西农民运动的史料才被挖掘、清理出来,并得到了人民的新的评价.这里仅就大革命后期,湘西农民运动的情况作一个初步考察,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革命时期邓演达对农民问题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对中国农民问题在理论上有重要建树:较早论证了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将农民要求解放土地的呼声与国民革命的成败联系在一起,而给予充分肯定;热情赞扬农民推翻乡封建政权、建立自己革命武装的行动;认为对农民运动的态度,是真革命、假革命。不革命、反革命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这一切都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626年冬,从广东出师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在进展到长江流域后,冯玉祥所属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参加北伐战争,出兵甘、陕,并向河南进军,形成了南北大会师的新局势。但是,当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发展之际,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买办资产阶级加紧勾结,阴谋从内部来破坏中国革命。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举行了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实行血腥屠杀,接着广东反动派也按照蒋介石的密谋制造了反革命政变,东南各省陷入了白色恐怖。这时,武汉政府虽然还管辖着湘、鄂、赣三省,工农运动仍在继续发展着,但却处于反革命的包围之中。在南方,蒋介石以南京为中心,占有闽、浙全部及苏、皖的一部分,和川、粤军阀相呼应,从东、南、西三面包围武汉。在北方,张作霖  相似文献   

7.
唐代后期自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废除租庸调制实行两税法以后,农民对封建政府的赋役负担是减轻还是加重?所受剥削有哪些内容?对唐代后期阶级矛盾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由于本文不是全面考察两税制,因此对这个制度未作全面评价,仅仅指出两税制实行后所产生的弊端,未妥之处,请读者批评。  相似文献   

8.
试论唐代后期农民的赋役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后期自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废除租庸调制实行两税法以后,农民对封建政府的赋役负担是减轻还是加重?所受剥削有哪些内容?对唐代后期阶级矛盾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由于本文不是全面考察两税制,因此对这个制度未作全面评价,仅仅指出两税制实行后所产生的弊端,未妥之处,请读者批评。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农民问题,同如何看待无产阶级领导权和武装斗争问题一样,是我们党在大革命时期面临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和农民运动的高涨,也在不断地提高,并作出了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本文对此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虽然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阶段,但党内已有少数同志开始重视农民问题了,毛泽东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身体力行,进行了大量的农村革命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关于农民革命的理论,对指导中国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了解这一时期毛泽东与中国农民问题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题目作一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演达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警卫团长。国共合作后,历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党中央委员、农民部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等职。他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宋庆龄曾高度赞扬他艰苦卓绝、忠勇奋发的革命精神,说他是超群出众、得天独厚的革命家。他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行为认识较早,反蒋斗争十分坚决。1931年夏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不久被秘密杀害。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毛泽东与大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周忠瑜李大钊、毛泽东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又都是中国共产党中较早且又较深地重视、研究农民问题和领导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他们在大革命时期,特别是从1925年下半年起曾发表了不少当时在农民问题上具有最高认识水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关于邓中夏思想的研究,已成为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人们对邓中夏思想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文章仅仅是把邓中夏看作工人运动活动家,对于他在工运方面的理论贡献给予肯定,而对大革命时期邓中夏关于农民运动理论的重要探索,则缺少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大革命时期邓中夏关于农民运动的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些观点和论述无疑丰富了我们党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本文试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人。  相似文献   

14.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革命问题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革命对象、革命同盟、革命主力、农民土地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为什么“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就是土地问题”等进行了科学剖析,从而提出了独有的农民革命思想。农民革命思想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和革命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我党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开始执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后期向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转变。但由于党处于幼年时期,并犯了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使党向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转变遭到夭折。党在这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对我党土地政策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因此,有进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能否正确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制定出正确的政策,直接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对此,在大革命时期,中共的领导人、国民党左派领袖和共产国际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其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是毛泽东。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时期邓演达土地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演达是大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国民党左派代表。邓演达积极倡导农民运动,赞同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的政治主张,提出要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其土地思想得到了毛泽东等同志的赞同,对中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我党新民主义主义政权理论的成熟,它规定了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而早在大革命后期,党就开始了对这一理论的探索。1927年3月,党成功地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建立了上海市民政府,围绕这一政权的性质及其构成形式,党从理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情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阶级关系及其在革命中的态度、地位问题。从探讨内容和重心上考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同时留下了不少宝贵经验。考察党在此时期国情探讨的曲折历程,对当今我们认识中国国情问题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时期谭平山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及其影响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平山是大革命时期身任国共两党要职的关键人物。他参与了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指导方针的提出、讨论和实施。涉及他有关农民理论的构建及其农民运动的实践,应衡之于谭平山身历的当下时代语境,作出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评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