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的这个著名论断十分精辟地说明了神话是原始先民们借助想象来完成的。我们若从时空角度出发对原始神话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原始神话中荒诞的时空观念则正是以想象为基础的。其中,对自然时空的超越并由此在神话中表现出的超时空现象是原始神话时空观的重要特点和突出表现。由于超越了时空,所以在神话中同时也完成了对自然实体的超越,使自然实体在神话中具有了超自然的属性。本文将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原始神话时空观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原始神话是世界各民族初民时期都曾产生过的特殊文化现象,是人类最早的精神财富。本文通过对原始神话的产生、中国原始神话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的对比及对中国原始神话的特色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原始神话的五大文化价值,从而彰显了中国原始神话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满族著名故事家马亚川整理的百余则女真原始神话真实地反映了满族先人女真人的原始信仰、古老婚俗和民族心理,揭示了古老文化的蕴意,对探索和研究女真原始神话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萨满神和九天女 口头的神话是活的神话,它传承于原始初民之间,体现了他们的原始思维和原始心理特征。在女真原始神话中,出现最多的神话形象是萨满神和九天女。 萨满神是位女神,具有非凡的神力。当妖怪把一个年轻人  相似文献   

4.
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史,一部人类认识自身的历史.原始人创造的原始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揭开人类认识自身之谜的始端和契机.而在原始文化,巫术、图腾、艺术、神话等诸现象中,唯独神话无论就内容还是就形式都最为复杂,它不仅与人类以后的文化及发展有着最为密切的渊源关系,而且对人的反映也最为集中和突出.特别是在文字还没有进入人类文化圈之前,原始人是依靠神话这种工具和手段,记叙和表现着自己和自己的历史.本文试通过探析原始神话现象,揭示其所表现的人的哲学,以期能从另外一个新视角,对原始文化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各地许多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女娲是创世女神,在祭坛上一直高居始祖母之位,享受世代子孙的供奉。女娲崇拜的原始与生殖崇拜、祖先崇拜有密切关系。在生殖崇拜观念影响下,先民把许多女阴象形物赋以神性且加以崇拜。女娲身上被赋予的生殖观念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萌芽。在神话中,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其始祖神的地位在神话时代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神话作为人类生活的原初基础观念和范式,与原始宗教以及信仰关系密切。神话以其丰富的含义表达着原始宗教甚至文明社会早期民族、国家宗教晦涩难懂的宗教义理。把握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需要反诉诸于神话。中国的儒道思想传统以及希腊和印度的思想文化精神之特点都是神话与原始宗教密切关系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7.
神话宗教原始宗教──一种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视高福进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每向前走一步,总要回头看一步。要想真正了解现在认识自我并指导未来,那么就必须研究历史及其文化,而且要从古代历史开始。原始宗教与文化便是一个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宗教的价值与魁力在...  相似文献   

8.
太阳神是神话体系里话神中的重要种批,正如太阳崇拜是原始信仰中一个重要内容一样.不过,在对“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这一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们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严格讲是两码事,前者是一种信仰形式,后者是一种传说。前者可归入原始宗教及其自然崇拜之中,而后者则更多地与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然而二者却有实实在在的联系:太阳崇拜的唯一对象是日神,太阳神作为这一信仰的主神甚至唯一神,它在整个原始信仰历程中十分显著;太阳神在原始信仰里的烟烟光辉,尤显出原始文化的生动和丰富来。一、伟大的日神─…  相似文献   

9.
创世神话──原始初民的宇宙观──柯尔克孜族创世神话探析张彦平(回族)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宇宙观,也都有与之相伴生的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是所有神话中最普遍的主题,它具有原始初民解释宇宙天体形成、万物产生及演变的特点。柯尔克孜族创世神话蕴藏量非常丰...  相似文献   

10.
原始意识形态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 ,具有形象性、神秘性、幼稚性的基本特征。原始宗教和原始神话有着深刻联系 ,而它们在发生原因、形象构成、对待命运的态度、反映人的本质力量和发挥社会作用诸方面又有着根本的区别。神话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完美性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给后世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原始文化与哲学——一种发生学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诞生于原始文化。原始文化发展的“动力学”基础是人类性崇拜与性禁忌形成的张力。从图腾崇拜到巫术、到神话,原始文化渐趋成熟;神话与巫术的结合塑造了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原始文化的缩影。原始文化的发展既是一个“发散”的过程,表现为科学、宗教、艺术的确立,又是一个“收敛”的过程,表现为承担文化整合功能的哲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系统,是原始人对世界本原、人与自然关系、自身作用的认识、思考,是后代科学、哲学、美学的源头。它的哲学观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探讨原始哲学有助于研究神话的性质、特征,也有助于研究哲学史、美学史、文化史、文艺学史。  相似文献   

13.
事实证明原始宗教在艺术起源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表现在:原始宗教观念是神话、图腾艺术等赖以产生的认识论基础和世界观根源;原始宗教的思维方式孕育并最终分化出艺术思维方式;原始宗教的礼仪活动为原始艺术的生成提供了审美形式。鉴于宗教与艺术关系密切,应该建立跨学科的宗教艺术学。  相似文献   

14.
原始主义是一种以崇尚原始文明、批判现代文明为特征的文学创作倾向.麦尔维尔作品中的原始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神话模式的回归,对非主流文化的迷恋和狂欢化色彩.麦尔维尔原始主义创作的主要意图并非返归原始生活,而是借用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和原始文化反观陷入困境和危机的现代文明,为现代人的各种文明危机提供出路.  相似文献   

15.
非洲古老的原始图腾和神话仪式为非裔美国女作家莫里森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她巧妙地使用非洲的民谣、神话和音乐等文化仪式,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来呈现多彩的黑人文化,消解黑人民族的"缺席"和"失语",疗救黑人的精神创伤,激活长期患有"集体无意识"的黑人民族的集体记忆.莫里森以原始图腾和神话仪式的文本策略和叙事策略来表达那些"言说不出的东西",重新审视和阐释黑人文化的民族特性,建构独立的民族属性和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的文化史起源于神话,而认识史则源于原始信仰,当然这些神话与信仰有时交织在一起。自然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就是人类最初思维与认识的体现。“自然力被人格化了,最初的神便产生了”~①,太阳神便是原始宗教与神话中一位显赫的神祗。太阳崇拜及神话风行于古代世界大多数民族中,即便在今天仍可从许多民族中寻找到它的影子。宗教学巨擘麦克斯·缪勒把太阳神话视为一切神话之源,而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则认为它遍存于各民族和地区之中。迄今为止还不曾见对该神话信仰作过世界范围内的探源性系统文论,为此,我们在…  相似文献   

17.
帕米尔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我国塔吉克族便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东部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塔吉克族及其先民信仰过多种宗教,塔吉克人的宗教信仰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宗教信仰阶段、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仰阶段、佛教信仰阶段和伊斯兰教伊斯玛义派信仰阶段。有关塔吉克人的多神崇拜情况虽无文字资料可查,但从流传在塔吉克民间的神话传说和一些民俗事象来看,塔吉克先民确曾膜拜自然现象和自然力,如太阳神话、月亮神话、山神话、水神话、风神话、雪神话、花神话等即可作证。从古代塔吉克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臆想解释…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三路向: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问题的研究,有“神话”说、“图腾”说与“巫术”说三大人类学研究路向。由于原始巫术是中国原古文化的主导文化形态,因此运用文化人类学关于巫学的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美学之文化根性与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是一条最为可行而有效的学术之途。  相似文献   

19.
神话与原始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神话是艺术的土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神话是艺术的前提。是艺术的武库,是艺术的土壤。“它不是对自然,对社会的随便的一种不自觉地艺术加工,而是人们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存在着大量的原始物占,这些物占的很大部分被收入号称保存神话最丰富的《山海经》中.《山海经》中的神话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研究的兴趣,并取得很多研究成果,而原始物占却始终没有受到重视而被束之高阁.这可能与这样一种认识有关:物占纯属迷信,没有文化价值可言.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诚然,原始物占也有迷信成份,但是,作为原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后代的一般物占以及卜筮、星占等具有重要的区别,而富于社会历史内容和文化精神.那么,原始物占有什么历史文化特征,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