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俄罗斯远东开发与华人华侨(1860—1941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远东地区华人华侨社会的形成过程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发展状况。研究经济开发时期俄罗斯远东中国移民的历史,对于研究两国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研究中俄两国在该地区的历史交往问题,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建立远东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营造国际化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其移民政策的变迁经历了"开放-收紧-松动"的历史过程,并在近年出现了再次收紧的趋势.移民政策的变迁背后的动因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政治逻辑,符合利益则允许进入,不符合利益则拒之门外,这一逻辑贯穿移民政策变迁的始终,并将影响未来美国的移民政策.移民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并不仅是移民问题本身,而涉及到...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迅速减少,来自中国的移民大量涌入。据有关人士分析:10 年后,远东地区的中国人数量可能超过一千万人。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迅速减少,来自中国的移民大量涌入。据有关人士分析:10 年后,远东地区的中国人数量可能超过一千万人。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移民问题不仅在俄罗斯出现,而且在独联体其他国家也都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现代民族主义的抬头是俄罗斯移民形成的主要原因。独联体国家间相互的移民数量庞大,仅次于华侨数。尽管如此,现在以俄罗斯为中心的独联体国家的执政者们在政策上并不关心俄罗斯移民问题,而只热衷于强化自身及自身所属国家的影响力。随着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同时形成,社会统合成为核心问题,解决移民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5.
自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国家由于国内民族矛盾、经济问题、俄罗斯移民政策等一系列因素,长期向俄罗斯输送劳工和移民.到俄罗斯就业、定居成为中亚人致富的选择.俄罗斯方面为解决国内人口短缺问题也积极制定政策,吸纳中亚各国移民,尤其欢迎俄罗斯族人回到故国.出国打工和移民一方面增加了中亚国家的外汇收入,一方面也给人员输出国和输入国双方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使中亚和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内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以及中国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阐述了东北亚区域人力资源合作的优势及其意义,剖析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东北亚人力资源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1991年苏联大厦轰然坍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在各个方面留下了一堆堆废墟,也一度让中国的俄罗斯文学史工作者陷入集体"失语"与尴尬之中.对于国內的俄罗斯文学史工作者来说,当下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清理这些"历史废墟",这是我们告别"失语"、走出尴尬的起点.在清理"历史废墟"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不可回避:一是怎样科学评价别车杜的理论和批评在俄罗斯文学史中的影响;二是怎样在欧洲文学背景上重新认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俄罗斯文学的崛起和辉煌,证实了马克思关于文化文学的发展"不一定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的有关论断.然而,具体说来,却又有其內在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回归俄罗斯文学自身,并将俄罗斯文学与欧洲文学、俄罗斯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等重要问题,纳入研究的视野.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走进俄罗斯文学,撰写出接近俄罗斯文学"真相"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俄罗斯文学史来.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俄罗斯联邦的人口与移民问题非常突出,主要原因是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已成为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俄罗斯改革时期远东联邦区人口发展状况和区域人口再生产的趋势,分析了远东联邦区移民产生的原因、移民方向及其影响.提出了解决俄远东联邦区人口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向俄罗斯的移民已成为一个日渐增强的大众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自最初之始就带有特别的政治色彩与情感色彩。透过有关“中国人在俄罗斯出现”的种种说法和议论,反映出了各种尖锐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从1914年至1945年间,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向中国东北疯狂推行移民侵略政策,不仅给中国人民,同时也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罪恶之昭彰,已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然而,日本国内少数右翼分子和反动学者,仍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上,以维护所谓的"国家主义"和"民族尊严"为名,不断掀起"重新认识历史"的反动思潮,公然篡改罪恶的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鸣冤叫屈.大肆渲染日本移民对中国东北的"开发"、"建设"做出了许多贡献",为移民侵略歌功颂德.歪曲历史,混淆是非,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  相似文献   

11.
成立于60年代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是俄罗斯最权威的中国问题研究单位之一,是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智囊机构.这里的研究热点和范围,代表了俄罗斯对华研究主流和方向.了解俄罗斯研究中国的情况和前沿信息,就一定要对远东所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简论1918-1922年日本与苏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8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东部是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夺取远东霸权的继续。苏俄通过成 立“远东共和国”迂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取得一定胜利。历史与现实说明对日本 军国主义势力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3.
1917-1923年这一时期是苏维埃俄国由立国未稳到日趋巩固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时期.由于苏俄远东政策服从服务于苏俄的欧洲政策,所以随着苏俄国内情况和外部形势的变化,苏俄远东政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很大的摇摆性和暂时性.它体现了"推进世界革命与维护俄国利益"这个困扰着苏俄外交政策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关于后危机时代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远东地区成为俄罗斯唯一一个实现经济增长的联邦区,该地区自身的经济特点成为其避免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因素。在俄罗斯经济逐渐摆脱危机进入后危机发展时代的情况下,地区长期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创新经济成为后危机时代远东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的共同实施,为中俄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与挑战,这不仅带来两国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且也提升了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为阻止日本吞并辽东半岛,联合法德两国出面干涉。日本知难而退,放弃辽东半岛。这一事件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的斗争趋于激烈,同时也给远东国际关系带来了深刻变化,日俄争夺东北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是远东国际关系松动的开始.战前,英国在华有极大势力,面对俄国在东亚的激烈争夺,选择日本为防俄体系的伙伴,以调停为名频示好感,取消一些对日不平等条款,并对其越轨行为视而不见;日本则在日英条约中出让主权,示好英国.战争过程中,英国借口中立为日英不法行为进行辩护.战后,英国为防日本成为远东新对手,对三国干涉还辽采取默许态度,迫使日本屈服.该战间接地使英国实现了利用新盟友打击老对手的外交目的,但付出了退出东亚的代价;而日本则利用大国矛盾,竭力壮大自身,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远东英国殖民时代结束,日本成为东亚主角.  相似文献   

18.
放眼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即将到来的现实机遇,梅德韦杰夫总统首次明确提出俄罗斯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其主旨就是要经过长期努力,使俄罗斯在全新的现代化的基础上成为世界强国;而在俄罗斯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上,需要充实和深化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求到21世纪中期共同达到理想境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0年9月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时表示愿意"并肩携手,开拓进取,努力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为此,大力加强两国的务实合作,尤其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的跨国战略对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进入 2 0世纪后 ,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 ,美国垄断资本集团决意要打开中国东北市场 ,诺克斯计划的制订就是美国对华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一次重要实践。但日俄凭借强大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阻挠美国垄断资本家在中国东北投资 ,导致该计划以失败而告终。本文通过对诺克斯计划失败原因的分析和对美国远东战略的考察 ,揭示了 2 0世纪初美国在东北与日俄之间矛盾关系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