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因此,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中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时期,怎样在数学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着手: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是要在英语教学这一特定的领域内,打造教师的教育素质和进行学生的素质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如何在时代赋予的要求中,获得修炼与提高,以英语教学为平台,培养有思想,能创造,高素质技能型的有为人才.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这是广大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感到十分困惑。本文就初中数学教育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一、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冯祖化 《决策探索》2008,(10):95-96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切"教"的手段,都应为初级中学学生的"学"服务.初级中学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角.初级中学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活化的重要标准.而活化数学课堂教学正是素质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但现存初中数学课堂不利于素质教育.目前,国内对初中数学课堂探讨较少,本文将初级中学学生数学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凌丽 《管理科学文摘》2010,(19):162-163
职业素质是后天学习实践培训得来的。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加大了职业素质培养的难度。笔者认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一是学校的教育培训,包括职业意识的培养;确立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并行的教学模式;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课任教师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日常点滴培养。二是需要社会的积极支持——职业实践。三是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自我修炼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等基础性学力,而且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得到良好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和进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中科院院士王梓坤先生指出:"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前苏联数学家辛钦曾经说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人正直与诚实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顽强与勇气."因此,我们学习数学不仅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各个领域中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应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人的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 :“数学的发展 ,关系到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数学的发展是一件国家大事。”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承担着向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知识的任务 ,而是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灵活变通的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过程。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培养未来人才的根本任务。如何进行数学活动课的指导呢 ?一、通过指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  相似文献   

8.
安全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是确保学校的基础,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需要,培养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不可回避的时代话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素质是高职院校理工科类及经贸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数学》教学对大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高等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接受美的熏陶的一种途径。因此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特点进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探索,重视实践教学,大胆改革,高职数学才能更好地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小学数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阶段给学生打好数学初步基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小学数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阶段给学生打好数学初步基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智力。”由此可见,教育能否培养出具体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关系着时代进步国运兴衰的大事。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结合个人在教学中做法,谈几点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今人类知识总量的突飞猛增,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来临,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操作实践能力,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对人素质培养的根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实施新课改,不仅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挑战,而且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左清云  胡玲 《科学咨询》2009,(10):21-21
数学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迪心灵、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特殊载体.苏霜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质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寿表达能力,加强语言的艺术修养.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语言素质呢?  相似文献   

16.
任丛均 《科学咨询》2009,(12):58-5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现代小学数学要走向生活,走向学生素质的发展,首先需要数学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为出发点。为此,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3)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课堂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使我感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小学教学适应学生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是顺利实现教与学相统一的必由之路,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那么,应该怎样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呢?1优化师生关系,焕发学习激情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  相似文献   

19.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及教学实例,提出若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徐朝友 《科学咨询》2003,(18):37-37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采用的是"组、复、新、巩、布"的结构方式.即组织教学、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识、新知识的教学、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和完成作业.这样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教学、学生学的过程,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过程,虽然照顾了全体学生,却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