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原元 《兰州学刊》2008,(6):116-120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国研究,受麦卡锡主义的影响趋于沉寂,但儒家思想研究非常活跃。儒家思想研究之所以活跃,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社会政治环境、儒家思想是有待研究的学术领域、冀儒家思想理解共产主义中国。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研究具有鲜明特色,即注意借鉴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外在研究理路”。20世纪50年代的儒家思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对儒家思想的错误认识、加深了对儒家经世传统思想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理解传统中国提供了有价值的洞见。当然,此时期的儒家思想研究亦存在局限,即“外在研究理路”这种方法,未能有效解决人的“历史性”与“超越性”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2.
经济周期、政治周期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碧波 《学术研究》2007,(10):77-81
经济周期、政治周期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左右和影响,从而相应地出现周期性的"波动"。由于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并不同步,由经济周期引发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周期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被由政治周期引发的"周期性波动"所冲击,从而导致两种周期所引发的"波动"相互影响。但是,只要两种周期产生的"驱动力"不相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就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科学的知识图景发生了变化.它的标志是行为主义革命高潮渐渐消退,而理性选择理论和新制度主义兴起.这三派理论主张构成了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理论的主流.行为主义并没有因革命高潮过去而从政治科学界消失,相反它成为当代政治科学进行专业训练的一个基本方法.从经济学理论中派生出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力图构建出一套新的解释政治现象的分析模型和框架.新制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发展非常迅速,是当前西方政治科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化与20世纪30年代作家的文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30年代政治文化氛围和特殊的文学语境的制约下 ,诸多作家主观上的政治意识的加强或为数不少的作家们为环境所迫而导致的对“政治”问题的关注 ,形成了 3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系列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最为明显地体现在作家创作动机、创作目的上历史使命感的加强。这带来了 30年代作家文学选择的一系列新的特点。与 2 0年代相比 ,文学创作题材的转换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文学趋向 ,这体现了 30年代作家在文学题材选择上的政治价值取向。而作家们对题材进行处理的独特角度和独特方式更标示出了作家们的政治眼光。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美国研究有了长足发展.无论是学科规模、学科体系,还是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显著改进和提高.然而,综合其他学者的反思和回顾以及作者自己对过去几年文献的总结,作者发现中国的美国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作者认为,中国的美国研究要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国际学术接轨,就必须立刻重视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两大要素,即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随后作者以美国政治研究为例,讨论了如何把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的美国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批判行为主义和选择性吸收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上,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重申制度在政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以理性人假设为起点,融合了政治学中的制度理论和经济学中的行为理论,以行动者为中心考察制度与行为的互动关系。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假定行动者的理性动机外生于制度环境,坚持功能主义的视角,这也导致其相关分析陷入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派的生成与发展需要学理辩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中国学派被介绍、争论和运用得还远远不够。过去20多年,中国出现了一些反映自身特点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学派之一,其研究与发展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从2009年的《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到2012年的《关系与过程》,再到2018年《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英文版的问世,其理论体系已日臻成熟,这是中国学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由于关系理论运用的是理性主义的科学立论方式,又有"关系性"的关系思维概念,因此,可以说关系理论既是美国范式的产物,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学派,同时又是中国学派之一,是一个交互格义的杂交理论。然而,其理论的终极关怀、关系理性概念、关系治理逻辑、无主体过程和不确定性解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疑惑。该理论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研究启示——文化融合研究路径,这一视角为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开启了一扇未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之门,并将形成一个新的理论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的主要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中,女权主义组织对女权运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女权运动的影响与成就大部分是女权主义组织的活动带来的。一般认为以下妇女组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权运动中产生了相对重要的作用,全国妇女组织、妇女争取平等行动联盟、妇女解放运动、妇女健康运动等组织。他们集会、发行书籍,表明自己的主张;组织妇女活动,显示女权组织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重视理论构建和理论检验是当今美国国内的美国政治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其中,理论构建包括经验性理论构建和演绎性理论构建。经验性理论的构建过程是从已有的数据或现象出发,推导出一个理论假设,然后通过再收集更多的数据来验证该理论假设。与经验性理论相反,演绎性理论则是通过一系列假设和前提推导出理论,然后收集数据来验证理论。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的成果散见于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教材和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或外交战略思想、毛泽东外交思想、中国外交、毛泽东政治学说等专题性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著述中,至今还没有从国际政治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公开选拔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它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行推广于90年代,发展成熟于近十年。二十多年来,公开选拔制度始终引领着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日益彰显出制度创新的生机与活力,被公认为是干部人事制度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改革。毋庸讳言,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晓晶 《东岳论丛》2001,22(4):132-134
20世纪 90年代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而女性文学研究的繁荣则是随之而来的一种学术景象。 90年代我国女性文学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探寻我国女性文学源头 ,梳理我国女性文学传统 ;确立女性写作空间 ,拓展女性文学研究领域 ;突出女性小说研究 ,关注其他各文体女性文学研究 ;立足大陆女性文学研究 ,兼顾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政治周期循环是指现任的执政者利用执政的资源,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自己党派或候选人的得票率。关于政治周期循环研究,形成了机会和党派性两种不同研究进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呈现了繁荣的研究景象。这些研究不仅可以扩展中国政治研究的相关内容,而且对制度研究的方法论提升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政治科学被称为是一门“断裂的学科”(a fractured discipline)。各派学者常常立足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展开激烈的争论。制度和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不同学派相互攻讦的一个焦点问题。虽然表述不同,但他们争论的实质或焦点就在于:到底是政治制度决定政治文化,还是政治文化决定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李丽 《殷都学刊》2006,(1):73-76
20世纪40年代的权威小说理论在战争的特殊背景下,表现出了非传统意义上的“典型化”特征。这一具有“两极对立性”理论特征的小说要求,不仅在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作出了规定,在选材构思、结构布局、情节模式及艺术倾向上也对小说进行严格的控制。此时期非权威的小说理论在对前述“典型化”理论的极端性、对立性进行纠偏的同时,其理论自身也与前者形成了“极端的对峙”。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一百多年来美国社会学研究及主要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这些研究及理论的发展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兴起,结构功能理论的盛衰,社会互动理论的发展,冲突理论的变化,以及世界体系理论的出现。分析了美国妇女及少数民族社会学者在数量上的增加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将如何影响美国社会学研究的方向。文章最后讨论了未来社会学及社会研究在美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是张岩等人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后来许多学者加入研究队伍,纵观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不难发现,体育经济学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对体育经济学研究进行反思与探讨,有助于推进我国的体育产业理论研究和应用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国老舍研究的现状出发 ,分 8个方面对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老舍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和总结 ,并对下个世纪的中国老舍研究有所展望  相似文献   

19.
美国政治文化中的清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教是美国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美国的政治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主义、美国例外论、自由主义、平等、法治。而清教的"人性恶""、契约思想""、因信称义""、上帝选民"等主要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政治文化。这对于我们理解美国政治体系、国内政治以及外交政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拉丁美洲研究萌芽于19世纪末,从一开始便以依附的姿态与政治纠缠在一起。1940年代后半期,在国家安全体制的催生下,"地区研究"迅速崛起。然而,由于华盛顿深信"后院"安全无虞,此时的拉美研究遭受前所未有的冷遇。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古巴革命的胜利及拉美局势的动荡不安给拉美研究带来了大量资助,由联邦政府、私人基金会和学者构成的拉美研究网络得以加固,拉美研究对政治的依赖达至顶点。随后,联邦政府与学界暗中勾结的丑闻、反政府运动的出现以及全球问题的凸显改变了拉美研究的形态,强调独立研究和批评美国拉美政策者甚众,但冷战时期美国的拉美研究始终未能实现与政治的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