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从小聪明过人,才思敏捷,11岁考上秀才,16岁中了举人,可谓少年得志。一次,他路过武昌,遂遵老师康有为之命去谒见湖广总  相似文献   

2.
蔡锷是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之一,护国讨袁运动主要发起者。他既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又是一位儒雅风流的文士,有关他少年时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一日,蔡锷到小镇去买笔墨纸张,店主很喜欢这个知书达礼且又活泼的小童生,便逗他说:小相公,看你像个知书识礼的书生,我出一联给你对,你若对上了,今天你买的东西我不收你钱。蔡锷听后,觉得很新鲜,便回答说:不妨试一  相似文献   

3.
稚童妙对     
明朝有个叫冯驯的知府。一天,他在家里请客,有个十岁的孩子也跟着父亲一起到知府家里做客。有人见了便说:"这小孩虽小,挺聪明的,特别会对对子。"这话被在场的一位客人听到了,他觉得不太可信,瞪着双眼望了那小孩好半天。突然,他眼珠一转,决定考考这个孩子。于是他指着冯知府说:"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说完,望着那小孩点了点头。原来这位客人出的是一则拆字上联,并示意小孩对下联。  相似文献   

4.
调皮妙对     
传说明朝时官拜文渊阁大学士的丘浚,小时候家道贫穷。有一次,在邻居家菜园边上玩耍,眼盯着菜园里饱满长熟的茄子,馋得直流口水,便想摘几个尝尝。可是,看菜园的老伯伯正在菜园里挥舞着锄头挖树根,他只得另想办法。聪明调皮的丘浚想了半天,便找来一根一头带钩的树  相似文献   

5.
妙对趣闻     
妙对,古人视作“文字游戏”,仅供消遣。不错,其总有休闲娱乐作用,然而也不仅如此,它还有锤炼语言、展现语言功底的价值。从欣赏角度看,许多妙对脍炙人口,深受人们喜爱。还有的出联堪称一绝,难以为对,被举为“绝对”;能够对上,足成“劲对”。  相似文献   

6.
郑成功妙对     
孙铭 《老友》2010,(5):53-53
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小酷爱读书,他的父亲郑芝龙却想让他习武。有一次,郑成功随父亲乘船扬帆游览,船内笛箫弹唱热闹非凡。郑成功却躲在一角落里看书。其父不悦,指着旁边一只摇橹的舢板,出一上联让他对: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     
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祖父梁延十分喜欢他。梁启超五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巧答妙对     
岳安芳 《老友》2008,(11):51-51
清代《康熙字典》编纂者张玉书,有一次与康熙对弈,康熙忽指一棋子说:"豆",张立即指着灯说:"油"。康熙说:"两碟豆",张对曰:"一瓯油"。康熙说:我是指花丛中"两蝶斗",张即曰:臣是指大海上"一鸥游"。康熙为张的机智折服,大笑。  相似文献   

9.
10.
祥虎 《山西老年》2011,(12):34-34
有一年,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一个有钱人家教孩子读书。东家很小气,每天只有萝卜一个菜,蒲松龄很不满意。  相似文献   

11.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与启蒙宣传家梁启超是肝胆相照的同乡忘年交,然而戊戌政变使两人交往一度中断,一放归故里,一流落海外。后来两人恢复了通讯联系,书信往来不断,这些书信是研究两人交往和各自生平的重要资料。其中于1982年公诸于世的《黄遵宪致梁启超书》,便集中披露了对梁启超宣传功业的推崇与文字魅力的倾倒。黄遵宪与梁启超的心心相映,可谓历代文人交往的典范。在黄遵宪百年忌辰(2005年)将届之际,回顾这一范例颇能给人启示。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关系密切,他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一,本爱国之心,提出“亦中亦西”的文化观,为东西文化问题的大讨论提供了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意见;其二,他是陈独秀、胡适、鲁迅、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启蒙导师,其政治思想成了新文化运动勃兴的精神催化剂;其三,他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组织共学社,编译新书,邀请外国名流来华讲学,又对中国的学术领域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从多方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学术的演进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对辨伪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1873-1929)知识广博,于学无所不窥,著述内容宏富,涉及哲学、政治学、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目录学、校仇学、辑佚学等诸多学科.他在辨伪学方面造诣颇深,研究成果也多.其专论辨伪学的著作有《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汉书艺文志请于路各书存俟真伪》等,兼论辨伪学的著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等.本文仅探讨他对辨伪学的贡献.一、关于伪书的危害性循书多有危害,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下称梁《年代》)说:伪书史料“年代错乱,思潮混杂,是非颠倒,在学术界遗害甚大.…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时刻关注韩国的政局和国情,发表了多篇关于韩国的文章。梁启超从近代韩国的"亡国"问题入手,批判韩皇、大院君,批判贵族、官吏,谴责日本对近代韩国的强权行为和亲日派的反民族行为,以及称赞爱国志士等。从中,可以看出,梁启超对近代韩国的认识以及他重视自强意识、民族自尊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教子     
我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我长得挺像老虎,头上有个“王”字,威风极了。我全身的毛洁白无瑕,像一朵白云似的。看上去很光滑,摸上去令人感到舒服,谁见了都会喜欢。我的眼睛又大又亮,像两颗晶莹的绿宝石,使我总是显得特别精神。我的爪子非常锋利,脚底下还有肉垫,走起路来静悄悄的,显得非常可爱。  相似文献   

16.
17.
当年在杭州任知府时,苏东坡与当地一位叫庞安的名医交谊深厚,常常在一起谈诗论对、切磋医道和养生之术。有一天,庞老中医去拜访苏东坡。他来到书房门前时,一眼看见房门上新挂了两只灯笼,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苏东坡正好迎出门来,他听  相似文献   

18.
佳联妙对多     
曾昭安 《社区》2014,(14):7-7
我国寺庙多悬楹联,而在寺庙楹联中,佛教楹联数量最多,但是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当是那种深含禅理、禅味、禅趣的楹联,它们或寓理于景,或说法于堂,或劝人以善。  相似文献   

19.
清代,北京有店铺叫“天然居”。乾隆皇帝一时兴起,题句一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相似文献   

20.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春,解缙进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明太祖朱元璋知道这位从江西来的矮个子进士不但文才超群,而且从小就会对对,不由得对他特别钟爱。因为朱元璋自己也爱好对对,于是经常宣他进宫,陪自己谈古说今,吟诗作对。老臣纪纲见皇上宠爱解缙,很不服气,总想找机会煞煞他的威风。纪纲是宫廷内锦衣卫的头头。锦衣卫是明代对皇帝直接负责的特务机关,专门搞盯梢、告密、拘捕等勾当。纪纲为人阴险、毒辣,朝中不少文武官员对他又恨又怕,可是,解缙却不买他的账。因此,纪纲一直想找机会侮辱解缙一番。有一天,解缙与纪纲恰好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