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四则     
据《苏联科学院院报(文学和语言类)》1989年第3期报道,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教育科学院院士、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罗季奥诺维奇·谢尔比纳于1989年1月24日逝世。B.P.谢尔比纳生于1908年6月24日1929年毕业于克拉斯诺达尔师范学院文学系,并以一个普通教师开始了自己的劳动生涯。1940年被接受为苏联作协成员。曾任《真理报》、《消息报》和《十月》、《新世界  相似文献   

2.
据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84年第2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化史”综合问题科学委员会、全苏书库、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和全苏图书爱好者协会中央理事会于1983年12月12—14日召开了纪念俄国启蒙者、印刷术鼻祖伊万·费多罗夫逝世四百周年的例行报告会。会议由科学委员会副主席B.A.卡尔普申致开幕词。在全体会议上听取的报告有:伟大的俄罗斯启蒙者伊万·  相似文献   

3.
简讯     
据苏联《亚非民族》杂志1985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于1985年初举行了第16届"中国国家与社会"科学讨论会,30多个科研所和高等院校等学术团体的代表出席了讨论会.讨论会共收到139篇论文摘要和简报.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中国部负责人勒·波·捷柳辛说,苏联学者在研究中国意识形态的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哲学科学》杂志1990年第5期报道,苏联哲学史家米哈依尔·特里福诺维奇·约夫丘克于1990年1月9日去世,终年82岁。约夫丘克是苏联著名的俄国哲学史专家,哲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高级研究员,曾是苏共中央社会科学学院院长。1908年11月19日出生在白俄罗斯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入党,  相似文献   

5.
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91年第2期报道,为纪念捷克作家、教育家、神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扬·阿莫斯·科缅斯基诞生400周年(1992年3月),苏联科学院将制定一套纪念活动计划,为此成立了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B.H.库德里亚夫采夫为首的组委会。  相似文献   

6.
据苏联《近代史与现代史》杂志1987年第1期报道,1986年10月8日至10日,由苏联科学院国际工人运动研究所在莫斯科组织召开了题为"工人阶级与当代"的国际学术会议.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国际工人运动研究所所长T.T.季莫费耶夫致开幕词.苏共中央书记А.Ф.多勃雷宁在大会上发了言.在全体大会上发言的还有美国共产党总书记盖斯·霍尔,新西兰工人党第一副主席S.马卡弗  相似文献   

7.
苏联《文学问题》1986年第6期报道,为了纪念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在巴黎召开50周年,前不久在柏林举行了"护卫文化,1935—1985"学术讨论会,会议由民主德国科学院文艺学研究所和文化联盟共同组织.文艺学研究所所长M.瑙曼和文化联盟副主席乌韦·贝格尔在致词中指出,为了探讨文化工作者的共同使命,于1935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作家  相似文献   

8.
伊·谢·屠格涅夫逝世一百年了,而专家们对伟大作家创作研究的兴趣仍与日俱增。现阶段苏联文学界在屠格涅夫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居首位的重要成果就是屠格涅夫作品和书信全集,这部有价值的全集是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负责组织编辑的,主编是.阿列克谢耶夫院士。为了编好这部巨著做了大量目录检索和系统分编工作,专门前往巴黎国家图书馆查对现存的屠格涅夫手稿和信件,整理出《贵族之家》、《父与子》、《烟》、  相似文献   

9.
据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84年第1期报道,苏联高教部、俄罗斯联邦高教部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机构于1983年5月在列宁格勒组织召开了题为“社会主义再生产集约化规律性”的全苏科学会议。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和各专业科研所、高等院校的学者以及各政府  相似文献   

10.
胡文彬同志的《列藏本石头记管窥》一书,最近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海内外对列藏本《石头记》研究的第一本学术专著。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清代钞本《石头记》(简称列藏本),是道光十二年(1832)由一个叫帕维尔·库连济夫的传教士带到俄国的,  相似文献   

11.
据苏联《近代史与现代史》双月刊1986年第3期报道,苏联和阿根廷学者联合举办了第3次学术讨论会,研究拉丁美洲问题.历次讨论会都是由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维克托里奥·柯都维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1次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在莫斯科举行,讨论了阿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84年第1期报道,“当代美国中国学”学术理论讨论会于1983年12月在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举行。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B. A.克里夫佐夫致开幕词。И. H.科尔库诺夫做了题为《美国中国学家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经济问题(七十——八十  相似文献   

13.
据苏联《文学问题》杂志1985年第7期报道,去年10月苏联和罗马尼亚两国学者在莫斯科举行了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欧洲社会主义各国(1945—1980)文学的发展”为题的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根据苏联科学院斯拉夫学和巴尔干学研究所同罗马尼亚科学院G.克林内斯库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研究所协作课题《文学和艺术对社会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贡献》而召开的。上一次讨论会是1979年在罗马巴亚举行的,议题是“在欧洲社会主义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分期问题”。苏联科学院院士、斯拉夫学和巴尔干学  相似文献   

14.
米·瓦·涅奇金娜和安·潘克拉托娃院士,是苏联两位最著名的女历史学家.自从潘克拉托娃于1957年逝世之后,涅奇金娜便成为当今苏联史学界里的唯一的女院士;二十余年来,她一直是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史学史学术委员会主席.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涅奇金娜就在苏联史学界崭露头角.她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已整整六十年,著述甚丰,是  相似文献   

15.
《苏联科学院院报(文学和语言类)》1988年第3期上撰文庆贺苏联东方语言学专家瓦季姆·米哈伊洛维奇·松采夫60岁诞辰。松采夫现任苏联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松采夫研究的范围很广: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东方语言学(主要是汉语、越南语、东南亚和中亚语)、孤立语的语言理论和语言连词类型学。他发表的论著达200多种,其中有的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较高评价。主要著作有:《现代汉语概论》(1957)、《论语言中的语言》(1963)、《类比是类型学的研究方法》(1965)、《孤立语的类型属性》(1970)、《语言学中的抽象法和抽象本质的问题》(1972)、《亚非语言》(1979)等。松采夫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他是苏联列宁奖和国家奖委员会语文学分会主席、全苏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真理报》1983年3月3—4日报道,198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联科学院全体年会。会议主席团由苏共中央书记M.齐米亚宁、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马尔丘克和苏联科学院领导人组成。苏联科学院院长A.亚历山德罗夫院士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据苏联《近现代史》杂志1983年第1期报道,1982年6月17日国立萨拉托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大学召开了专门委员会会议,由乌克兰科学院外国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所研究员H·弗罗尔金进行通史专业历史学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其论文题目为《本世纪二十至七十年代中期移居法国的  相似文献   

18.
茹科夫其人     
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历史学家全国委员会主席叶甫格尼·米哈依洛维奇·茹科夫,是当今苏修历史学界的头面人物.不久前,在他过七十岁生日的时候,苏联科学院院士?德鲁日宁、?雷巴科夫和通讯院士?科瓦利契柯等人,联名发表祝贺的文章,把他捧为"世界历史方面的、历史科学方法学上的、东方学  相似文献   

19.
据《苏联科学院院报(文学和语言类)》1988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于1988年3月24日召开了纪念伟大作家高尔基(1868-1936)诞辰120周年学术会议。研究所所长库兹涅佐夫通讯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高尔基建议创建的、后来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所决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纪  相似文献   

20.
对于塞·列·齐赫文斯基此人,我们似乎面熟。他曾多次来华,同H.费德林一样,是苏联的所谓“中国通”,被人们称为“著名的”汉学家、国际关系史专家。齐赫文斯基在当今苏联外交界和学术界是一个噹噹响的人物。1975年,他被擢升为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副主任。同时,他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