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今年是太平天国建都天京的一百四十周年。早在金田起义之初,洪秀全就提出了“小天堂”这一理想社会的目标。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他感到建立人间“小天堂”的诸条件已经具备,便颁布了他所设计的“小天堂”的蓝图——《天朝田亩制度》。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 ,它纵横十八省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然而从 185 3年定都天京到 186 4年天京陷落短短十一年就覆灭了。究其原因的确很多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腐败”。天王深居宫中 ,尽享荣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以天王为首的领袖们进取心减退 ,洪秀全从 185 3年进入天京到 186 4年在天京病逝 ,十一年中他僻处深宫 ,把精力集中于宗教神学的著述上 ,从未迈出京城一步 ,严重脱离了斗争实践。史书载 :洪秀全“深居天王府” ,“足不出户” ,“人罕识其面” ,只有一次坐 6 4人抬大轿出宫去看…  相似文献   

3.
李锦全 《学术研究》2000,7(6):14-18
《太平杂说》提出三点一、认为太平天国称号不能使用,应该正名。二、将外文标题都译成太平天国,这种称谓是错误的。三、遥想“天京”,认为太平军入南京,造成大屠杀的劫难。本文对这三点表示质疑,作出驳议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开国英雄冯云山(1822—1852年),1843年在广东花县家乡参加洪秀全首创的拜上帝教,次年跟随洪秀全“出游天下”,足迹遍及两广数十州县,宣传革命。1845年以后,他独自进入广西桂平县紫荆山,以巨大的革命毅力进行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开拓革命基业。1851年参加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转战千里,屡立奇功。1852年6月在广西全州北面蓑衣渡附近的水塘湾与清军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冯云山在立教创会、兴师建国、立法定制等方面都为太平天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紫荆创业,组织拜上帝会,则是他最主要的一个贡献。下面仅就冯云山与拜上帝会的一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否有过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之事,即所谓“逼封”,一百多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者一直在不断地探讨、争论,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1856年秋,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一件绝大的政治事故:天京事变。在这次变乱中,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杀害。杀的原因,有些人认为主要是杨秀清“逼封万岁”引起的。“逼封”这一举动表明杨秀清企图篡夺太平天国最高领导权,取洪秀全的天王地位而代之。洪秀全为保护自己而“密诏”当时督师江西的韦昌辉以“勤王”的名义回京杀  相似文献   

6.
一八五三年三月十九日,太平军胜利攻克了南京城。随即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建都天京,在太平天国史上,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如何正确评价建都天京的意义,史学界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建都天京是战略上的重大错误,有的则认为是正确的革命措施。究竟孰是孰非?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洪秀全在天京事变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在太平天国史的研 究中,论者大多认为洪秀全是天京事变的祸首,是自毁长城。基本立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与历代农民战争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它是在一个领导集团的集体领导之下发生的。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到冯云山在广西传教,逐步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包括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在内的领袖集团。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与这个领导集团息息相关。过去史学界只注重对太平天国农民领袖进行个案分析,这种分析虽必不可少但却难窥全豹。笔者试图将太平天国前期的领导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仪评述其内部关系。1.在定都天京之前,太平天国领袖之间逐步确立了一种以洪秀全为首的、带有朴…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的宗教是中国化的基督教,是西学东来、中西合璧的神学思想。太平天国以教兴国,又以教亡国;拜上帝会从革命的理论武器沦为坑人的精神鸦片;洪秀全晚期鼓吹宗教迷信,实践与理论严重背离,天京政权腐败蜕变最终覆灭……这种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奇观”为何解读?本文提出了一种平实而又独到的诠释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
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革命中仅次于洪秀全的第二号人物,受到太平天国军民的普遍爱戴与尊崇。在南京地区流传的一首民歌说:“洪、杨到,百姓笑,白发公公放鞭炮,三岁孩童扶马鞍,乡里大哥吹号角”。这种把“洪杨”并列的民歌,已收集了十五首之多。太平天国把丙辰七月二十七日东王杨秀清去世这一天,定为国家祭日——“东升节”,也说明太平天国君臣军民对他的深沉怀念。  相似文献   

11.
洪秀全的失误及洪氏集团的腐败与太平天国的败亡张思恩陕西教育学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史学界多有探讨,本文拟就洪秀全的失误及洪氏集团的腐败与太平天国败亡的关系,再作一些研究。在争权夺利的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密诏韦昌辉杀死东王杨秀清,给天国事业造成难...  相似文献   

12.
建天京于金陵,是太平天国的一件大事,也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对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今就有关问题,试陈管见。 建都地点的酝酿与选定 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就以“扫除妖孽,廓清华夏”(《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为己任,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二十一日(1851年3月23日),在广西武宣县东乡,洪秀全  相似文献   

13.
所谓洪杨矛盾,就是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的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出现洪杨矛盾,这是不足为怪的。但是,钻入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北王韦昌辉,利用了这一矛盾,于一八五六年九月,在天京发动了一场反革命暴乱,杀害了东王杨秀清,屠杀了天京城内的太平天国的优秀将士达两万多人,给太平天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这样,就使得“洪杨矛盾”这一  相似文献   

14.
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思想家。他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震撼中外,给殖民主义和封建专制制度以沉重的打击,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因而赢得了人们的赞扬和肯定。但是,洪秀全的革命思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当时革命形势的推动下,经过一个长期、曲折的艰苦探索的过程,从沉溺到觉醒,逐步由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变成农民革命领袖的。长期以来,洪秀全被蒙上一层“神化”的面纱,似乎他天生就是一个革命  相似文献   

15.
五月二十六日,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召开洪秀全早期思想评价问题讨论会。一、金田起义前洪秀全是否已形成了革命思想有些同志认为,洪秀全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不革命到革命的质变。在金田起义前,他虽写了“三原”,但主要是讲道德修养,远非革命思想的形成。由于在广西传教与当地团练发生矛盾冲突,被迫进行反抗,到金田起义前夕,才逐步走向革命。  相似文献   

16.
枕边惊听雁南征,起视风帆两岸明。 未挈琵琶挥别调,聊将诗句壮行旌。 意深春草波生色,地隔关山雁有情。 把袖挥舟尔莫顾,英雄从此任纵横。 这是1858年秋,洪仁玕离别香港前往天京时写的一首诗。诗中充满了日夜响往太平天国的革命激情,表达了他将为这英雄事业纵横驰骋的宏图大志!1859年4月22日他历尽艰险到达了天京,天王洪秀全见到这位“识贯中西”、间关千里而来的国士,真是喜出望外,当即封为“干天福”,5月8日“加封干天义,兼九门主将衔”,11日改封“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  相似文献   

17.
论冯云山     
<正>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杰出的组织家和实践家冯云山(1815—1852),广东花县禾落地村人。从小读书,屡试不第,是地主阶级的下层知识分子。1843年他在紫荆山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形式组织群众,揭开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序幕,成为拜上帝会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实际创建者和奠基人。《李秀成自述》说“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这当是历史事实。但在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中,由于洪秀全的教主地位和杨秀清的雄才大略,对冯云山的评价就往往有受制于洪、杨之感。有人用“屈居”、“让步”来解释冯杨关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年历史,但它的壮举却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本文试就太平天国前期和晚期法制思想的发展变化,粗作比较分析,并以此探讨法制建设对太平天国事业兴衰的影响。一、法制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朦胧的法制意识太平天国前期和晚期法制思想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田起义前后到1853年建都天京。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和冯云山为了发展和巩固拜上帝会,把“摩西十诫”的内容,稍加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颁刻了《天朝田亩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制度》的性质如何看?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有的同志认为:“它是一种宗教性文献”,“不是太平天国的政策纲领”(赵德馨《重议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江汉论坛》1981年第1期。下引此文不另作注)。有的则说:《制度》“颁行于定都天京,革命进入高潮之后,不是用来破,而是用来立”,“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是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最发达的地区,这种先进的经济因素与平均主义的矛盾更大,它更加容不得平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后期中央宫廷贵族与地方军事贵族的政治分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明前 《江淮论坛》2005,(2):105-112
天京中央宫廷贵族与地方军事贵族的分野是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中央宫廷贵族是天王洪秀全深为倚恃的文官集团。地方军事贵族的权威与实力来源于地盘和军队。中小地方军事贵族的形成,是天京洪氏朝臣与李氏兄弟斗争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