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对粤西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瓶颈分析及破解策略研究,通过实地走访湛江多个高校,对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限制因素探因究策。根据调查数据,创业实践瓶颈覆盖至创业定位困境、初创团队失效、缺乏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不到位、创业硬件供需不均等多个方面,据此在政府、高校和创业团队三个层面提出全面化的关键性对策,给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带来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行为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欠发达地区,政府越位错位虚位、大包大揽、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管理方式落后、制定政策与决策主观随意,主要依靠行政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依然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欠发达地区的政府行为如果不进行调适,不仅可能影响经济的发展,使本身欠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得更加落后,而且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还有可能引起某些国际纠纷,为此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路径依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侠 《学术界》2004,(1):89-104
市场化改革十年来,我国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如此,"九五"期间,中部地区内部各省间的差距也在拉大.本文从中部地区经济市场化的基础出发,着重考察了经济落后省份的地方政府在已有基础上形成的路径依赖,这种依赖又是如何在经济的乘数作用下不断累积,造成地区经济的进一步落后,以及反"路径依赖",经济欠发达地区应有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政府的准确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区域(城市)的创新绩效,以政府为主导的"南京模式"展现了地方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定位,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城市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其他城市创新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从创新系统的角度定位地方政府的职能,并以"南京模式"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8个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城市间的比较分析,为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已经进行到市县乡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本文通过对高州市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从政府职能、机构设置、人员分流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地方政府改革中的问题 ,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政务微博的开设,政府行为和活动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政务微博将政府和公职人员的后台行为前台化,是研究政务微博应用与政府形象塑造的一个大背景.政府形象塑造既包括常态下的沟通与传播管理,也包括危机应对能力.做好日常微博的维护运行,在危机时刻巧妙应对,是政府形象塑造必须完成的两个课题.政务微博这种新的沟通媒介的出现本身就是对政治传播环境的重大变革,也为政府形象塑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关注县级政府财政状况和变化趋势,对于考察地方财政运行状况、解决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县级财政管理体制变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并将其置于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财政关系的背景中,提出了促进县级财政良性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府上网是政府对信息技术浪潮顺应的结果 ,为政府获取特定支持提供了便利 ,给政府形象重塑带来重要机遇。政府的廉正形象、民主形象、服务形象、经济形象和容纳形象 ,是各国运用政府上网的契机重塑形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但地方政府因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和社会产出最大化的双重目标,而产生计划与市场、区域间合作与竞争、可持续发展与短期收益等政府行为上的一些悖论。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有限理性、激励约束机制、囚徒困境等方面来分析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行为悖论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重塑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煜  吴芷静 《理论界》2013,(2):19-21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制度背景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的特殊性。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政府既是区域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区域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地方政府的这种特殊身份,决定了其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中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准确定位,清晰界定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职能,并对完善政府职能提出对策建议,以确保区域创新系统的良性运转,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地方政府行政职能的调适应从制度创新职能,宏观规划、协调和调控职能,信息服务和保障功能,政府的替代职能等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地方间关联度和依赖性不断增强。加强府际合作已成为地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多维视角对府际合作之必要性进行了理论检视,全面阐述了在当前府际协作面临诸多困境的背景下,应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地方政府间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13.
尹刚 《理论界》2009,(2):63-64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对经济的适当干预是必要的.本文从政府管理制度化角度来探讨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有效性问题.并以"义乌模式"为例,通过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市场之间良性互动的模式,汇集了繁荣经济的强大合力."义乌模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做法、理念和举措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其他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绩效显得尤为重要。根据TOE理论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三大条件出发,选取了五个条件变量,并选取我国20个地级市作为案例样本,采用fs/QCA方法,对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关注型”“技术组织型”和“条件平衡型”等三种高水平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绩效的驱动条件组态不同,并且不同条件存在潜在的替代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构建地方TOE政府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过热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地方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实现者,地方政府既要发展地方经济,又要承担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为当地提供公共服务等多重任务.但事实上,地方政府常为谋取自身私利而背离地方公共利益,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过热.在财政分权的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宏观调控需要从制度上创新,应该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金融深化程度的差异是我国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来分析我国地区金融深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由于外部约束与目标函数的差异使得地方政府在金融资源的控制方式、程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分税制的实施,使面临财政困境的欠发达地区政府加大了对金融部门的干预,从而制约了产业结构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论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聚稳 《理论界》2009,(9):68-69
本文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出发,概括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并从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完善分税制改革以使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分类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3):211-218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有了显著改进,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政府的美誉度和支持度不佳。当今政府屡陷负面形象的重要症结,在于政治传播三要素在有机互动过程中发生断裂、失真,导致政府信息传播陷入舆情怪圈,进而使得政府信息传播丧失其应有的公共价值。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政府形象传播,应该在具有先进理念的前提下,优化政府行为,积极树立自媒体时代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东西部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能力及其可持续性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能力以及创新可持续性的概念为基础的对东西部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能力及其可持续性的实证比较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创新制度化的能力并不显著强于西部,各地区的制度化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稳定特征及稳定趋势;各地所进行的创新更多的是问题导向型或探索型创新,西部地区则是一种跟进式创新,东西部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中等偏弱;在创新内容上,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可能关注公共服务方面的创新,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将更多地从"私域"内的竞争转向公共领域内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型"政府的前提下,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分析皇权统治中,中央政府通过激励机制使多任务代理下的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指令行事,使其从"社会合意"型政府向"中央合意型"政府转变,成为中央保证江山长治久安、谋求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工具。并分析了在皇权统治下,地方公共品供给不足、乱收费等现象产生的内生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