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地区的村级债务主要由设施建设费、税费垫缴费、干部的报酬、无效投资、不合理支出、贷借款利息等其他合理与不合理的负担所构成。贷借与欠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化解与根治贫困地区村级债务的指导思想,是加大政府投入,解决政策和体制问题,加强政治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力度,完善立法减轻农民负担。化解工作要坚持谁举债、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采用清欠、挤水、降息、筹款、变现五种方式,配套以健全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以及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佳木斯市东风区X村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其债务和债权产生的原因,提出化解对策,并重点就村级债权的形成与清收及着眼于防止新生债务的乡村治理机制两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清收政策不明、部分债权法律界限不准、缺乏约束机制是村级债权难以清收的根本原因;集体经济职能弱化与丧失、"一事一议"实施难、税费改革后未及时建立新的投入代偿机制是村级债务产生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债务化解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债务沉重,源于有法不依、投入不足、政府诱发、评估迫使等.性质是政府办学借债.应通过依法投入、政府补欠、分类全担、分类分担、专项拨款、短贷改长贷、提高生均拨款、土地置换、债券资本市场、香港模式等方式化解.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债务化解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校债务沉重,源于有法不依、投入不足、政府诱发、评估迫使等,性质是政府办学借债,应通过依法投入、政府补欠、分类全担、分类分担、专项拨款、短贷改长贷、提高生均拔款、土地置换、债券资本市场、香港模式等方式化解。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中国缓解地方政府融资约束金融创新的产物,它为中国走出金融危机困境,GDP实现快速增长、消化经济过剩,改善民生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自身的缺陷及当前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平台资金运营管理混乱,加大了其债务风险。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组建、平台融资渠道及资金使用等运营状况入手,指出小财政与大城建矛盾、地方政府超负荷融资与超负荷提供信用担保、信息的不对称、偿债责任主体不明确、资金运用收益考虑匮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加大等等因素造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积累,提出了需要以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的贷款,强化项目管理,对低收益和无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资产证券化的投融资平台等化解平台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朱雨菲 《南方论刊》2013,(12):35-36,39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事权和财权的不对等造成了乡镇政府运行困难。乡镇政府被迫举债,债务风险、危机等一系列问题随之浮出水面。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政府自身趋利性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体制问题下不可避免的。2011年中央开始逐年清查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由此看出政府对于乡镇债务问题高度重视。本文基于对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考,分析了乡镇债务问题的现状,找出了原因并且提出相应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作为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旗县之一,自1994年以来,旗委、旗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每年专项拔出近10万元,委托旗党校举办嘎查村干部大专专修班,并与北京、呼和浩特市高等院校联合办学,聘请教师讲课,大专专修班学制一年,全封闭脱产学习四个月,其它时间自学,重点学习农牧业实用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截止1998年底,已举办的5期9个  相似文献   

8.
债务危机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和亟需解决的难题,高校急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与高校投融资体制不适应、高校法人主体与债务责任缺失、高校建设政绩评价体系与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缺陷并存的矛盾是导致高校负债的主要根源.解决高校债务危机的关键在于:转变办学理念,完善高校科学发展规划;明确责任主体,优化财政对高校债务的偿还扶持制度,拓宽高校收入渠道,增强高校自主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沉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逐步暴露,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成为困扰新时期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的一大突出问题。大量的信贷资金沉淀,不能得到有效的运转,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和安全性,因此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化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简论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的成因及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的形成 ,有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 ,如国有企业结构不合理 ;多数企业管理落后 ,经营粗放 ;体制改革滞后 ;一些政策和措施不够合理等。解决国有企业不良债务过重问题 ,必须 :①明确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和责任 ,建立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机制 ;②突出抓好债转股工作 ;③积极探索解决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的办法和途径 ;④建立避免新增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与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形成主要由政策性因素和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性因素两方面引起.经营性因素有三种原因一是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银行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筛选;二是奖惩的不对称;三是银行在政策性贷款过程中,把资金挪用到风险较高的项目上.政策性原因有三种一是融资和资金供给方式的变化;二是体制性亏损;三是产权主休的同质性.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建立经济档案;规范信用行为;用"债转股"进行盘活存量资产,不良资产问题是能够化解的.  相似文献   

12.
化解新疆乡村两级债务的路径选择: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中央和省级新增财力用于解决最为紧迫的债务;分而治之,突出重点,确定债务化解的重点和顺序;从现阶段新疆实际出发,提出消减、清偿债务的目标模武;转变政绩考核制度,加强财务监督;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实行"省直管县",减少政府层级.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通过融资平台进行大量融资,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从债务管理监督、平台经营与内部控制和债务风险防范等多个维度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引致的债务风险控制提出了建议,并探索新的投融资方式PPP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河北省几乎所有的县、乡或村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债务压力。本报告从河北省县、乡政府债务现状、债务的形成机制、重建县、乡财政,提高执政能力三个方面提出理论解释和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河北省几乎所有的县、乡或村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债务压力.本报告从河北省县、乡政府债务现状、债务的形成机制、重建县、乡财政,提高执政能力三个方面提出理论解释和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的影响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经济面临许多困难 ,如村级资金缺口较大、村级债务负担较重、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大大减少 ,兴办企业和公益事业形成村级负担 ,垫交税费造成新的债务。为解决这些问题 ,应大力发展村级经济 ,妥善解决村级债务问题 ,注意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认真解决两税即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垫交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与此同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困境。这些困境成为当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政策调整优化的主要切入点与突破口。强化村级组织引擎功能、创新村民投入议事机制、凸显公共财政激励联动优势、构造多元化投入体系,应成为新形势下化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困境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目标设计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界定、量化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从而适度控制和有效化解地方长期累积存压的巨额债务负担,是中国政府、学术界乃至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以线性指标体系量化地方政府债务难以解决指标设置、基础数据、主导警源、风险测度等问题,应转化研究范式,通过对债务传导模式、层级架构、量化思路的理论阐释,从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视角重新解读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及潜在威胁,进而设计出化解债务的渐进性战略目标及配套制度安排.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战略目标设计沿循调节总量→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动态演进路径,而制度安排是实现化解目标的外部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隐性养老金债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养老金债务(IPD)是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IPD来源于两个规定受益的养老金计划:现收现付制(PAYG)的社会统筹帐户和基金制(FUND)的个人帐户。受诸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IPD规模达到5.5~9万亿;同时由于IPD属于政府、企业及个人的共同责任,故解决中国IDP问题是一项牵扯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可采取削减规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产债务互换、开征专项税、发行特种债券、建立储备基金、调整人口结构等多种经济和社会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化解乡村债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免征农业税后,各乡镇筹措资金的途径越来越少,而乡镇债务纠纷却越来越多.这一问题已严重干扰了农村基层政府工作秩序,且影响了农村干群关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确面对这些问题,探求科学化解乡村债务的路子,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