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政治学学者董崇山撰写的《政体论》,无论在立论体系、学术观点和政治体制实践的探讨上,都颇有创见和新意。本书对于我国政治学理论研究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斯巴达政体类型在亚里士多德政体论中看似并不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无论是就亚里士多德试图与柏拉图方案对话也好,还是就他所关切的希腊现实世界也好,斯巴达的篇章在亚氏政体论著作《政治学》中的都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考察《政治学》中对斯巴达政制的论述,认为无论从贵族、共和抑或君主政体去辨析斯巴达政体的类型,都不能将斯巴达政体归置于优良类型,而窥其中缘由,在于亚氏政体类型学意在为实践中的政体提供一般政体理论,而非单纯证成“最佳政体”,这也是亚氏对政治实践科学的目的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3.
常士訚 《学术界》2012,(11):5-15,282
政体理论不仅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比较政治学关注的问题。在西方,政体理论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特有的逻辑,中国对政体问题的探讨产生于清朝末期,对其探讨也有百年历史,特别是自毛泽东同志对政体理论发表已70多年历史,并对此后的中国政体理论与建设构成了重要影响。在国家建设的今天,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就需要对指导这一制度建设的政体理论做一反思。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以人的行为和经验为基础,归属于实践哲学。这一学说认为,建立城邦(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生活幸福,追求至善;真正的幸福以德性为基础,德性是灵魂的善、内在的善,德性是现实活动,是思想(思辨)与行为(实践)的统一。城邦政体就是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归属,各类政体应以正义和平等为建政原则,未能兑现这一原则是政体发生变革的一般原因,而政治力量的均衡或不均衡是城邦政体发生变革的关键。最好的城邦政体应是中间阶层执政,它合乎中道和适度原则,即合乎德性生活原则;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审判机构是政体的三大要素,各有不同的职能;中等阶层执政和政体三要素的理论,其实质就是以中道为准则的权力制衡论。  相似文献   

5.
今年四月公布的《宪法修改草案》,对我国国体和政体作了明确、详尽的规定。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精神,正确汲取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了几年来国家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及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使我国国体更加符合阶级关系的现状,政体更加适应国体的性质,比《共同纲领》和前三部宪法都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体问题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政体一般决定于国体,政体的阶级实质由国体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性质决定.国体体现了一个历史阶段内相对稳定的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它的改变一般要通过革命或长期的经济政治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来实现,而政体则可以随着形势的变易或国家主要政治力量策略的变易而有一定的改变.因为政体是组织人民参政的重要制度,因而它也是一个国家民主水准的主要标志.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有关政体的理论及其实践作简明的介绍与分析,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有一个观察的基点.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中国政治学将以何种面貌迈进21世纪,在新世纪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政治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政治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文史哲》、《长白论丛》等多家刊物先后组织了专题讨论,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一、政治学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建国初期,政治学研究一度被取消,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恢复和重建,至今虽仅十几年的时间,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注意了现实政治问题的研究;二是开展了政治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孟德斯鸠、洛克的理论影响了美国国家政体的形成,那么我国封建国家政体的形成则是受法家理论指导的。如果说,西欧的封建专制主义是单层次的——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的统治,而我国则是双层次的——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和君王对于人臣的统治。前一个层次集大成的设计者是商鞅,后一个层次集大成的设计者是韩非。而《管子》则集齐、秦法家之大成,兼及儒道。之所以时代终于接受了法家理论所设计的专制主义,是由于长期兼并战争的需要。战争,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封建国家政体的形成、双层次专制主义的形成,而且决定了我国封建国家是全能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正>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是共和制。共和制政体的主要特征是实行选举制、限任制和分权制。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选举制在理论上就解决了;近年来,限任制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被逐渐认识到是正确的制度。我们党早在1980年就已经宣布废止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而实行限任制,或称为轮换制;分权和分权制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和制政体中还没有解决的最后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从理论上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的共和制政体,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保障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加速四化建设,都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锋 《东岳论丛》2011,32(4):54-60
在以往苏联与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中,《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被定性为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著作"。长期以来,由于上述"不成熟论"的影响,这两部著作及其人类解放理论的哲学价值被严重低估,其深刻内涵远未得到充分发掘和透彻研究。事实上,《问题》、《导言》不仅不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著作",而且是他一生中关于人类解放问题的基本著作、主要著作之一。它们是马克思本人探索人类解放问题的思想历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代表了他早期人类解放研究的最高成就,具有重大哲学价值和强烈的启发意义。本文依据马克思这两部著作的文本,对其人类解放理论的基本思想做了重新开掘和阐释,并对前苏联和我国学界中长期以来流行的所谓"《问题》、《导言》不成熟论"进行了质疑和驳斥。  相似文献   

11.
《君主论》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重新发现了世界,也重新发现了人,并带来了政治学的复兴。从马基雅维利开始,政治学研究开始恢复古希腊政治学的理性思考,进入了以人的经验为指导的新时期。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开创了通过历史和现实中的政治经验来研究政治本质的方法,并第一次将权力、国家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概念,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乃至后世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节仁 《东岳论丛》2006,27(1):207
任何有价值的理论著作,都是对时代问题的严肃的科学回答。栾贻信、袁俊平二位同志的新著《社会发展精神特性论》(以下简称《特性论》),就是这样一部紧扣时代脉搏,紧随时代发展趋势提出并回答时代问题的、严肃的科学理论著作。首先,《特性论》响应时代呼唤,专门研究了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公民的通常含义是参与政治和被统治的人。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公民,但在最优良的政体中,公民指的是为了依照德性的生活,有能力并愿意进行统治和被人统治的人。"[1]这其实表明了公民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公民的德性与政治国家相关。公民应该是政治国家的参与者与拥护者,公民的责任就是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所以"超越个人利益、抛开家务事、  相似文献   

14.
在确立现代国家的宪制原则时,国体论重视国家的阶级属性,强调国家由谁执政的决定作用.政体论无视国家的阶级属性,重视国家对所有国民、公民的权利保护,因此更看重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后者伸张的各种政体理论支持种种宪政民主的治国方略,而国体论是不是完全可以排遣政体论的这类主张,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实际上,国体论主张的阶级专政,由于确立了人民民主的前置准则,它也无法完全脱离开宪法需要、宪制规则和宪政秩序.只要一个政治体寻求政治稳定和统治有效,它就必须凸显一种兜底的宪政秩序.否则,它就会丧失国家权力的掌控权,陷入无法自我维持的政治动荡.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创作活动的审美阐释——杜书瀛创作美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杜书瀛先生,自1981年以来先后出版了《论艺术的特性》、《论艺术典型》、《李渔的戏曲美学》、《创作美学纲要》、《文学原理—创作论》五部专著,这是作者在文艺美学探索上不断开拓并获得丰硕成果的重要时期。虽然就每部著作看,作者所提出的问题、所解决的具体任务及择取的研究角度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所有这些著作中,却明显表现出某种一致的轨迹,显示出某种共同趋向,即作者始终不渝地把探究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根本规律作为自己理论耕耘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民本”和“官本”: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说,中国古代没有政治学,此话诚然不错。我们的祖先没有谁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曾写出一部专门的《政治学》著作。不过,翻开《尚书》《国语》《左传》《论语》《孟子》《史记》等中国古代典籍,却到处可以发现对于政治学信念和原则的阐述。在这些阐述中,可以明显看到“民本”与“官本”两条线索,梳理这些线索,分析它们与近代政治观念的异同,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国情,探讨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建设,乃是十分必要的。 (一) 国家主权问题,是现代政治学的首要内容。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谁是国家的主人或所有者?这个在本世纪初以来被…  相似文献   

17.
吴翰 《学术研究》2006,(7):23-28
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中,政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哲学上偏好折衷的他,把共和政体看成理想政体,但同时他又指出政体中理想的、最优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进入中世纪以后,西方政治思想家对人类理性与政治制度演进之间关系的争论不断,有的强调理性设计的关键性作用,有的赋予历史、传统以超越每一代人的理性的力量(如伯克)。19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密尔,对思想史出现的两种比较极端的政治哲学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和调和,使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所表现的相信理性而又尊重传统的政治智慧得以重现。20世纪60年代以进化论理性主义反驳建构论唯理主义的哈耶克,其理论观点的继承性也许值得研究者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目前,对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存在明显的分歧意见,关键在于缺少一个判断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共同的、科学的标准。下面谨就此再谈些管窥之见,希望能有助于问题的深入探讨。一、政体、国体和土地政策,是判断太平天国政权性质最本质的标准关于判断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我在《三论》中曾经提出如下三条标准:(一),太平天国的政体,即政权构成的形式,基本上是沿袭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模式;(二),太平天国的国体,即地  相似文献   

19.
“合法性”( legitimacy)是政治学有关国家理论及民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考察政府合法性理论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洛克《政府论两篇》的对比分析,来展现两种不同的政府合法性理论,以期达到对政府合法性理论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司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由于司法在不同国家宪政体制下的含义是有所差异的,因而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规律的基本内涵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一特殊国情下,司法规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