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未必是“剩余”,“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未必就“转移”的结论,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问题已为人们尤其是党政领导所普遍关注。广西农村劳动力从八十年代初期农业内部的转移,到九十年代涌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浪高于一浪的“民工潮”,都无不说明研究和解决劳动力的剩余与转移问题已迫在眉睫。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广西,经济正处于起飞时期,研究和探寻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问题,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特点、作用和问题,作一些分析,并探寻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传统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的举措造成农村必需劳动力的缺失以及农业生产者素质的弱化,片面推行“非农化”、“去土地化”的劳动力转移政策会加重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对农村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侵蚀和破坏,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以往“离土离乡”以及“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而需要转变研究视角,寻找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的创新思路即立地转移。  相似文献   

4.
浅析凉山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州有较多的剩余农村劳动力,近年来已有20万人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劳动收入,但是这部分劳动力占全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例还较少,并存在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技能水平低,竞争力低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本文结合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调查,论述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政府的服务、管理、引导的职能等措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风险,从而鼓励和推动凉山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山东省农村女性劳动力不断转移到非农产业,其转移总量与速度呈加速增长趋势。转移农村女性劳动力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农村女性也在城市化进程中得以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比较各种衡量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评估标准的优缺点,根据经济学中行业利润趋于平均化的原理,推导出了一个衡量农村潜在劳动力剩余规模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的计算公式对中国农村潜在的劳动力剩余规模进行了估算.同时分析了影响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的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问题的理念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已有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研究因未有效区分转移意愿与能力的差异而致实证分析存在样本选择偏误。本研究从转移意愿和能力两个维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深入甄别的同时,运用实地调研数据定量研究农村已婚女性就业转移意愿与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有效转移""潜在转移"和"隐蔽转移"的农村已婚女性就业转移意愿与能力的重要因素;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农村已婚女性的工作预期而致其就业难度增加进而降低了其就业转移意愿。职业培训对农村已婚女性实现"有效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外出务工总人数对农村已婚女性就业转移具有显著的家庭"跟随"效应。村庄特征和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村已婚女性"有效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剖析与出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之首先列举了我国农村利条劳动力的类型.主要有(1)结构型剩余。(2)积累型剩余。(3)效率型剩余。接着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结合中国现实状况、作者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较理想的模式即全方位模式,即乡镇消化,第三产业转移,国内移民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尤为突出的背景下,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问题极具复杂性和特殊性。重点从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这两方面,对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最初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查,之后更多的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展开研究。并且,近几年来逐步拓展到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行为、职业选择、收入水平、迁移与回流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但以下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失地妇女的非农就业问题;二是户籍制度改革下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向城市迁移的影响;三是农村外出务工妇女迁移和回流选择行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已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本文概括分析了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并结合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特点,探寻适合湖南省自己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口多、劳动生产产的提高、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比较效益低、城乡分隔政策等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原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则在于转移所可能带来的利益、城市用工制度的改革、农民观念的更新、农民对城市文明的向往等方面。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实现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选择.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当前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3.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劳力出现剩余的原因,一是耕地减少,二是传统的城乡二元制度,三是第三产业滞后,四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为此,要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同时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使农业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合考虑劳动力转移强度和劳动力转移结构,针对开县38个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非农就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农民受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增加呈正向效应,而转移距离和职业劳动技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苏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探索和验证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可雇佣性的结构,并比较了不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可雇佣性和就业质量上的差异,建立了就业质量对可雇佣性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主要包括岗位能力、社会能力、态度动机和知识技能四个因子;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经历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要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培训经历者在知识技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学历者在知识技能上要显著高于初中及小学学历者,在态度动机上却显著低于初中和小学学历者;岗位能力及知识技能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正处于平稳发展时期,具有转移规模大、地域广等特点,但劳动力剩余多、思想素质技能低、收入低等阻碍了这一过程的顺利、有效进行。克服这些障碍性因素,需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农村基础义务教育,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目标能否实现的大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不但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当前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稳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从分析"民工荒"现象入手,简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规律,对现阶段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一些思考,为实践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操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经济学家经常挂在嘴边就是,第一是用工荒。为什么会产生用工荒?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我们已经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转变到劳动力有限、剩余的状况。我们知道,每年我们吸收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多少?每年吸收1000万人左右。5000万的剩余也就是8年到10年也就基本转移完毕,没有剩余劳动力了,这时候我们就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劳动力存量调整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科教兴村"计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通过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归纳概括出其主要的动因,并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引导其有序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回顾20多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历程,制约其顺畅转移和合理流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现行的一些管理制度.本文从我国现行的户口管理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制约进行分析,阐述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