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带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持它的基本原理、立场、方法,舍此来谈“中国化”,就会产生“化”有余,而“马”不足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重要、更带根本性。只有实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国情化、时代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是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仇小敏 《兰州学刊》2010,(10):2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的新特征,与时俱进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好地发挥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解决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绝不停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界域的哲学厘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日常话语中界域不清,有必要从哲学层面来探究和厘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对这一过程的哲学概括。这一过程的成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它们既具有质和量的区别,又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历史性和当代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但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也受到中国传统一元价值观的影响与改造,对中国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价值观在影响、改造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所产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 ,还提出了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的问题 ,二者的综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内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化”来界定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性质。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辩证地统一起来 ,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发展多方面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姜宏波 《理论界》2006,2(12):24-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而“一个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相互衔接,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历史。”〔1〕两者内涵丰富,辩证统一,充满着翔实的哲学意蕴和不可分割的相互统一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解放思想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来加以理解,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过程,它丰富的理论成果都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新形势下的解放思想,必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必须以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科学发展观为旨归,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升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四大基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其哲学基础;事物普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的辩证法是其方法论基础;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必然结合是其逻辑基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现实奋斗的统一是其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催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促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由此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制定当代中国宗教政策的理论根据,是从事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宗教本质观、宗教价值观、宗教历史观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并阐明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论,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阶段,也是宗教学理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指导中国宗教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依据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美学的中国特色制约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维度.美学的中国特色可以概括为: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把文学艺术视为审美意识形态;它规范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形态,其主要表现是:一、以人为本的文学批评,以解放全人类和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己任;二、天人合一的文学批评,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对立统一的价值体系;三、和谐统一的文学批评,追求和而不同、多样统一、多元共存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态势.它外显为革命实践性、伦理意识形态性、整合和谐性的美学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坚持美学批评与史学批评相统一的原则,运用审美艺术标准与意识形态标准相结合的批评标准,操作中把审美艺术标准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种有机结合的形态,即思想形态、理论形态、应用形态.从形态学的视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必将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片新开地.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蕴含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又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只有按照“两化”的要求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运用和创新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佛教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共通性。二者本质上都牵涉到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扎根、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激荡、涵摄、交融,并在逐渐适应中国特殊实际的基础上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问题。因此,回顾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总结其中规律,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国传统文化能否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达成"视界融合"、外来文化成功实现中国化的条件和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也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有中国的特性,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要在新的高度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在当前和今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大力强化民族意识、世界意识和人类意识.  相似文献   

15.
16.
孙群  孙宇 《南方论刊》2012,(9):8-1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拓与顺利发展的过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深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可谓精髓,有助于加速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步伐,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臾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实践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中、在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佛教中国化的成功,在于它不仅结合中国的儒家伦理、实用心理和各地域文化特征,适应中国社会发展所导致的阶级阶层变动,而且还有所丰富和发展,受其启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自觉重视和解决好日常伦理建设、普重功利的现实及其超越和引导、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一”与“多”的关系以及新社会群体的需要和期待满足等问题。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较之于佛教中国化,在传入背景、思想地位、传播过程和学说性质等方面毕竟存在不同,因而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魂”,立足于现代社会实际,科学处理文化发展中的一系列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其民族本位的思维方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和把握时代特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历史主体意识,本着发展的、实事求是的、推陈出新的原则,在诸多方面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首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般性条件,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探明这一理论是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和理论自觉的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