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红楼梦》十二──十六团里重在写贾瑞、秦可卿、秦钟三人死的现象及其奇特的审美效果,提出几点疑问,归结为一点,即设置这样三个人物用意何在?文章认为:用意一,为使贾府纳入小说环境而役,表现贾府的鼎盛、社会地位、贾府门风等,用意二,为刻画王熙民的性格、表现宝玉而巧设,贾瑞、秦可卿重在刻画王熙凤,秦钟重在表现宝玉。  相似文献   

2.
三由叙述到描写的叙事转型,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看,同时也是由重在叙事内容的直接表达到重在叙事结构意味的间接表现的演化过程,即叙事所指向叙事能指的回溯。虽然任何叙事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叙事结构,但某些叙事结构显然比另一些叙事结构更有能指意味。与叙事方式的转型基本一致,我们把复杂的叙事结构演变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或者说三种类型:以口语的说一听为交流方式而形成的重在所指意义的直线性叙事结构;以语体型书面写作的写一读为交流依据的具有修辞性质的曲线式叙事结构;以书符化文字型的写一看为交流基础的重在能指意昧的扩…  相似文献   

3.
试论回鹘文献语言和突厥碑铭文献语言的差异郑婕回鹘文献语言和突厥碑铭文献语言是一脉相承的。突厥碑铭文献语言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突厥书面语言,也是回鹘人使用最早的书面文学语言。回鹘文献语言则是回鹘人继突厥碑铭文献语言之后使用的书面文学语言。回鹘文献语言对突...  相似文献   

4.
王维与李商隐都是文学史上的关键人物,都以诗歌著名,而他们包括碑铭文在内的骈文,同样超群拔萃。总体上说,二家碑铭各具面貌,王维臻于雅而商隐偏于华,是唐代碑铭文的两种范式。然二家也有相近之处,即入世儒宦之碑铭雅韵古朴,出世僧道之碑铭华辞流荡。  相似文献   

5.
在写记人的文章时.同学们总是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来。一写弟弟、妹妹,就是“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红红的脸蛋像苹果”;若写是农民的父亲.就有“长着一双厚厚老茧的手”;而妈妈则“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这些不仅笼统浮泛、言不尽意.使人物失去了光彩照人的形象,而且读者读来也是眉头一皱、甩手喟叹。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的与众不同呢?单从正面刻画的角度来说,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敦煌碑铭赞辑释》补校曾良蔡俊摘要《敦煌碑铭赞辑释》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前人释本虽详尽,然原本卷帙浩繁,校勘向亦有所不逮。本文参照《敦煌宝藏》诸书,对《敦煌碑铭赞辑释》略作补正,增补者凡60余处,以供敦煌学研究者参考。关键词敦煌碑铭赞辑补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7.
《论语》一则新探李全祥《论语·学而篇》第八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对孔子这则语录,古今注疏家有不同的注释。杨柏峻先生在其《论语译注》的译文中解释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  相似文献   

8.
以前,同学们都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写作文,今天给你一次自由选择的权利,想一想,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把它写下来。选什么内容去写,可根据同学们自己的意愿而定。写人记事要做到:选材真实有趣,叙述具体有条理,中心要明确;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记叙,恰当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想象作文,选材、立意要充分体现创新意识,但切忌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要以实实在在的事物为基础,以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想象、创新。但这次作文要求中仍有“不自由”的成分,是对所写内容的约束和限制,目的是使所写的文章更规范、完美。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行文时不宜忽视。  相似文献   

9.
闲话讣告     
人老了,对墙上新贴出来的黄纸黑字特别敏感。明知是一纸通报噩耗的讣告,也无论对死者认识与否,都爱近而读之。别人是否如此,不敢妄下结论,反正我是这样。读多了,便发现那些讣告内容千人一面,套话、空话连篇,机关单位的讣告尤甚。比如,无论领导到过病房与否,总爱写“该同志住院期间,单位领导曾多次亲临看望”;不问死于何时何地何种原因,都要写个“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逝世”;无视死者身份,不论贡献大小,一律写上“该同志的逝世是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写生平,首先想到的是职务与官位;写工作,离不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写为人,惯写“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0.
赵婕 《社区》2010,(2):9-9
一个阅读的姿势,让我能够像读书一样去读人,并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相携同归的人。而我自己,也只是愿意成为一本沉默的书,文字写满在我身上,有心的人,就在我面前驻足片刻,甚至一生一世;无缘的人,我们就两不相干。  相似文献   

11.
这次作文不出题目,也不提内容范围,请你自由表达。你可以写感受最深的人或事;可以写自己最想诉说的心里话;也可以把近来写得比较好的日记、读书笔记整理修改成一篇文章。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注意不写错别字。写完以后读一读,认真地改一改。  相似文献   

12.
原来浙教版的教材,习作编排的序列性很强,三年级侧重写物,四年级侧重写事,五年级侧重写人,一般在五年级才开始安排写人文章的训练。而人教版教材的习作编写打破了这一框架,光是三年级上册的8次写作训练,就涵盖了人、事、景、活动、童话等多项练习。其中第二组课文编排主题是“名人故事”,讲的是列宁、高尔基、李四光等这些中外伟大人物小时候的故事。文章表达特点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运用人物的语言与行动来反映人物品质。在语文园地中的习作就安排了写人物的题材,写一写自己所熟悉人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3.
文史不分家,也有区别:从本质上看,文学是人学,是挖掘人的灵魂和塑造人的形象的;而史学是事学,是记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从表现形式上看,文学重在美,史学贵在真,两者共同追求的都是善;从功能上看,文学对人的影响是铸造灵魂,融化在血液中,而史学则是以史为鉴,落实在行动上。我在写历史小说的过程当中,当然就得看一些古典历史小说方面的评论。感觉一是某些文章雷同,新意少,有"软剽窃"之嫌;二是不看原著,"炒章句",某些文章简直就是拼盘。这是我从史学角度来看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古代史研究中也屡见不鲜。皆急功近利,学风浮躁所至。  相似文献   

14.
近代古代文学研究对碑铭文体的关注一直很缺乏,所以此文将对历代有关碑铭文体的论说进行梳理,以界定"碑铭"文体的范畴,进而为"碑铭"文体正名;回顾了碑铭文历代的实际创作情况,借用明代文体学家徐师曾将碑铭的实际创作分为正体、变体、变而不失其正体以及别体的理论,解说碑铭文创作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在指导学生立意的时候.总是要求学生写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提醒他们.要少写甚至不写假、丑、恶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一听到作文或叹息或摇头.他们深感无话可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  相似文献   

16.
萨特人学的“非理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研究萨特文学的目的出发,主要探讨了萨特人学的非理性问题。1.指出西方人学非理性在文学中的两大类表现。2.萨特人学的非理性,不在于揭示“潜意识”,而重在反对“唯理论”;3.在分析了传统理性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之后,认为萨特的“非理性”不等于“绝对的反理性”;4.“抗争性”是萨特非理性人学中的主要因素,他要求人们面对被奴役的处境,勇敢做出“不”的行为选择;5.“新理性”是萨特人学的隐形追求,从传统理性→非理性→新理性,应是一个唯物辩证法的三段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元稹为人正直而清高;元稹主张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刺美见事”,反映现实问题,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产生过较大影响;元稹的华山诗写得风华流丽,动中见静,忙中有闲,从容不迫,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谁都想把文章写得新颖一些,如何才能“孤峰突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要想文章出新,关键不在写什么,而在怎么写。我们知道自居易的《琵琶行》的情节中琵琶艺人是怀抱琵琶拨弦弹奏的,可是在今天的《丝路花雨》舞剧中的英娘,却以其反弹琵琶的舞姿在万千观众间爆了彩。试想一下:一般艺人都是正弹琵琶的,所以一旦反其道而为之,就会顿然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陆游爱国诗章的雷同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游爱国诗章的雷同现象王立群陆游爱国诗章的雷问现象相当严重,但此点尚未为学人注意。原因之一,是古之又人,多喜其风云月露之作而不重其爱国诗章;原因之二,是近代中国的特殊环境使人们对其爱国诗章的社会功利价值给予导乎寻常的认可而无暇顾及其雷同现象。陆游爱国...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三四年级的学生乐于书面表达,重在增强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而五六年级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重在学生能写真人真事,表达真实的感情。课改几年来,我都朝这个方向去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