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象是国内外同行、政府、社会各界对一所高校的总体评价,它反映了高校的知名度和辐射影响力.民族地区高校要从理念、定位、制度与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形象塑造与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2.
如何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如何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向世人展现中国形象,是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国家级别的统筹协调机构来进行国家形象的统筹规划和管理,需要对国家形象核心要素和差异化特色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国家形象的精确定位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国家形象应主要围绕国家形象标识、国情综合形象、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城市形象、历史形象、文化形象和国民素质等核心要素进行多维塑造。同时,通过新媒体传播、广告传播、事件营销、口碑营销、公共外交、公共关系等主要策略来进行立体传播。  相似文献   

3.
让世界了解中国,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多种途径。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通过文化传播方式得以实现。但中国目前的文化传播仍处于“文化逆差”状态,如何加快对外文化交流,有效传播中国的声音和形象成为当务之急。需要构建文化传播的完整战略体系,注重互动交流;整合文化资源,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新貌;积极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将一个发展、开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全新中国展示给世界。  相似文献   

4.
指出沈阳沈北新区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应提炼自身的品牌形象,采取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科学确定品牌传播的方向;应创意短小精悍的广告语,利用组合式传播媒介,吸引公众眼球.通过公众注意力在中国版图上的重新分配,给沈阳沈北新区带来巨大的势能.  相似文献   

5.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关于中国的审美想象与建构,它是作家在不同时空对国家民族的一种个性化的形象认知。在20世纪文学发展史上,由于受西方强势文化的裹挟和影响,中国形象的本土观照主要表现为自我异质化与自我幻象化。而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形象不仅存在自我传播的泛政治化问题,而且还存在他者传播的结构失衡性问题。为了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地重塑中国形象,当下尤其有必要处理好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仿造性与原创性这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试论当代中国外交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交形象 ,是指在一定时期之内 ,一个主权国家中央政府的外交活动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基本评价。塑造一国外交形象 ,既指其创新 ,又指其重建。当前 ,塑造中国外交形象 ,尚且在观念、手段、策略等方面多有不足。要塑造良好的中国外交形象 ,既要重视受众内外有别 ,外外有别 ,主次有别 ,更要着重树立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维护和平、务实负责等方面的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责任伦理是科技时代的伦理,它是一种远距离的、整体性的伦理,它强调行为者应当积极对自身的行为承担责任,理性而审慎地行动。现代企业是科技时代的团体性的责任主体,它是具有独特的行为能力、享有决策的意志自由、对自己的行为有认知能力且对行为后果负责的集体性的行为主体。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的责任伦理,它具有未来导向性、连续性与整体性,企业社会责任强调企业道义责任的担当。  相似文献   

8.
“社会责任理论”作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逐渐代替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可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媒体出现了严重的失实报道,为争夺所谓的收视率、点击率而夸大事实报道,导致媒体伦理失范。尤其是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存在失态报道谣言信息“满天飞”、新闻标题瞬间“两重天”、媒体道德缺失促使大众冷漠等道德缺失现象。为重构媒体伦理,强化媒体形象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传递真实并且符合媒体伦理的信息;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加强媒体自律;完善新闻立法等。  相似文献   

9.
当代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指向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生产伦理上追求生态伦理和生产效益的一致性,实现环保责任与质量责任的统一;在交换伦理上,追求货真价实与诚信履约的一致性,实现诚信经营与企业逐利的统一;在分配伦理上追求公正公平与提高效率的一致性,实现增进社会利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统一;在消费伦理上追求满足顾客需求与引导绿色消费的一致性,实现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增进企业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工程技术与伦理具有内在的关联,工程技术蕴含、渗透着伦理因素,离不开道德干预和伦理指导。工程伦理学关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技术伦理问题始终是工程伦理学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其核心范畴。同时,技术伦理范畴本身意味着人,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要对自己的技术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因而责任伦理是技术伦理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国家形象的战略地位空前提高,而我国却面临着国家形象与自身实力严重不相符的困境。马莱茨克模式系统总结并科学分析了传播活动中四个基本要素所受到的诸多影响,给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所涉路径选择主要有:明确编码目标,准确定位国家形象;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编码理念;突破旧有格局,实现编码主体及媒介多元化;调整编码讯息,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巧用他者传播,提高编码技巧;跟进译码反馈,完善形象危机预警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形象塑造是党的建设至关重要的课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六对关系”的探讨,即应然形象与实然形象、内在构成与价值功能、形象塑造与形象传播、整体形象与局部形象、历史形象与现实形象、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其铺展了党的形象研究的基本面,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基础理论研究不足、材料运用固化、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需从厚实理论基础、强化历史梳理、明晰理论定位、开阔研究视域等方面继续深化,为党的形象塑造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齐长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日渐受到重视,然而齐长城山东文化脊梁的形象却始终未能真正建立起来,以致围绕齐长城开展的旅游开发也陷入窘境。通过梳理齐长城文化遗产资源,发现齐长城文学遗产塑造了齐长城既明晰又多元的形象,即固若金汤的军事防御设施、苍凉悲壮的古战场、秀美淳朴的旅游地、神秘的探索秘境。在文学遗产视角下,可采取继续加大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传播力度,在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的基础上适当将齐长城的定义予以外延,加大齐长城文学遗产的出版传播和趣味传播,着力固化有关文学遗产并具象化等措施,以文学遗产助推齐长城的形象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不仅要有雄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更要求其能把这种实力充分展示出来。在地区形象的构建过程中,传媒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传播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平台,展示安徽良好形象.扩大安徽影响力。这里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充分分析了安徽形象的网络传播现状,并结合网络媒体自身所特有的传播规律,提出塑造“美好安徽”网络形象的对策建议,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崛起的关键阶段。要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崛起的“光荣孤立”,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必须塑造、传播、提升国家形象。国家媒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者和主要传播者,此次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媒体在汶川地震的灾难报道中,传播并塑造了一个快速高效、领导有力、以民为本、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并积极“引导”国外传媒正面塑造中国形象,承担起了一个大国国家媒体应有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用形象学理论,就"图书馆形象"的定义、特征、表现形式、塑造等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以期能对提升图书馆形象,维系图书馆与读者的良好互动关系以及充分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如果将国家形象视作一种品牌,那么国家品牌塑造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中国在与世界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面对诸多问题及挑战,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旅游开发中,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与塑造至关重要.从娄底旅游的地理文脉、受众基础及旅游形象现状分析入手,对娄底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和设计,定位包括作为国内旅游城市的定位、作为省内旅游城市的定位、作为本市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三个方面,设计包括人-地感知形象设计、人-人感知形象设计两个方面.而娄底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包括形象广告策略、公共关系策略、网络媒介策略、旅游节事活动策略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环境形象塑造是中国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关因素及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其形象塑造,运用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讨论环境形象塑造的传播过程和相关策略,通过政策法治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增强他律和自律,使人们能够具有法治意识,同时理性和科学地对待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且积极地塑造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