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1950-1952年,华东新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华东新区土改与北方老区土改相比显示出政策水平相对高一些的特点。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华东局所采取的土改方针及处理地主阶级和与土地有关的工商业者的土地财产、保存富农经济、划分阶级成分、土改干部必须遵循的纪律、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是华东新区土改得以顺利推进和胜利结束的中心环节。当时,饶漱石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新区土改是在他的领导下进行的。饶漱石在制定华东新区土改的方针政策措施和领导华东新区土改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饶漱石后来在“高饶反党联盟”事件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中共中央对饶漱石所犯错误的处理是正确的,但饶漱石在领导华东新区土改中的贡献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2.
本期本专栏的三篇论文均是围绕土改运动而展开。提到中共土改,必联想到激烈的阶级斗争手段。然而在抗战结束不久,中共中央曾一度尝试根据孙中山的照价收买办法实行和平土改,即由政府发行公债征购地主土地,然后再卖予贫苦农民。只是不到一年就放弃了这种尝试,而改行直接剥夺地富  相似文献   

3.
新土改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进行的,包括土地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土地流转是应对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撂荒、粗放经营,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解决的是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的利益分配及土地产出率等问题,征地制度改革是应对国家与失地农民之间的矛盾,解决的是他们之间利益平衡问题,两者都不涉及土地的“私有化”。但是,当前有些学者还未明确新土改的原因和目的,就急于开出“私有化”的“处方”。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忽视了历史因素在土改现实中的作用。当前土改应在历史与现实框架内进行,若忽视历史性,可能会将土改引入“私有化”的险境;若无视现实性,就会否定土改的必要性。因此,要从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逻辑出发,把握好当前土改的前提和限制条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4.
我这是第三次赞土改了。我第一次赞土改是1952年。那时,我赞的是土改让千千万万的农民从封建地主的手中夺回土地,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就颁布了《土地改革条例》,在全国  相似文献   

5.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决策权模式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收购是一个公司获得另一公司的控制权而使之成为自己附属的法律行为,面对公司的收购,目标公司采用反收购措施时,究竟是由董事会决定还是由股东决定,目前有英国和美国两大决策模式,我国应该在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还要保护公司的利益,采取由董事会行使提议权和股东大会行使决议权的双层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与台湾土地改革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5 0年代初 ,国共两党几乎同时在大陆和台湾进行了土地改革。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大陆与台湾的土改有很大差异。我党主要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 ,采取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发展了生产力 ,使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为进一步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国民党进行土地改革的初衷主要是为在台湾站稳脚跟 ,解决生存危机 ,其土改兼顾了地主和农民的利益 ,具有阶级调和改良主义性质 ,国民党当局成为土改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7.
老区土改中为何发生乱打乱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改革进入复查阶段后,一些地方乃将土改工作重点由用清算方式将地主土地转入到农民手中,演变为追挖地主藏匿的浮财,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乱打乱杀现象.群众运动本身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加之片面强调走“贫雇农路线”,对于群众运动发生的偏差采取尾巴主义的态度,并且“缺乏严禁乱打乱杀的政策思想”,是老区土改中一度出现乱打乱杀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土改中的小说与小说中的土改——六十年文学话土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年的当代文学史几乎没有产生过土改题材的杰作,原因固然在于紧接着土改的合作化运动使渲染农民获得土地的欢乐已不合时宜,加之土改题材本身的难度,对于土改中的中农政策、暴力土改、基层干部不纯以及贫雇农路线等问题,作家们不可能背离党的文件精神以文艺形式来还原这一切,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作家在土改题材上遇到了如何描写暴力的美学问题.对土改暴力认真、深刻的反省始于"文革"以后的文学创作.虽不再有所谓土改题材,但对暴力的文学追究,必然绕不过土改的问题."文革"后出现的土改书写,文学与历史的意义已经截然分开.历史学者推断土改运动的是非功过,而文学创作则直逼人性,这就是艺术真实比历史真实更加长久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苏南地区公地数量多,性质复杂,包括有宗族的土地、宗教团体的土地、学田和公益机构的土地,这些公地多用于救济和公益事业。如何处理公地问题,是苏南土改的重要内容。地区党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公地政策,分两步处理公地,初始分配出现过一些问题,后经过纠正得以顺利完成。这一过程体现了地区领导对公地政策执行的慎重性和为苏南土改顺利进行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叶青  赵航 《百姓生活》2008,(1):23-24
由父母与子女共同出资建造的房屋,土地使用证上登记的权利人是父亲,父亲去世后,土地使用证权利人变更到母亲名下。母亲生前曾立下遗嘱,自己百年后房屋由儿子继承。母亲过世后,这房子究竟是遗产还是共有财产?子女为此争论不休,直至诉诸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