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众多知识分子怀抱“职教救国”理想和信念,希望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拯救国家,振兴民族。这些职教知识分子虽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但是他们寄予“救国”厚望的职业教育在现实中还是遭受到了“学”“用”脱离、传统观念鄙薄职业教育、外来理论难以适应本国需要的境遇。  相似文献   

2.
面对"九·一八"事变所导致的空前严峻的国难.每个知识分子都作出了不同的救国选择,走出了不同的救国之路.文章以邹韬奋、胡适、翁文灏、梁漱溟的救国选择为代表来分析自由知识分子的救国之路.  相似文献   

3.
论留学生与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以他们的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留学生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留学生不仅在选习科目上侧重于自然科学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而且积极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1915年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17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旨在研究和推广职业教育的文化团体,它开辟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新领域,并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和教育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职教社历史,对我们探讨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有重大意义。职教社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教育团体,从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救国问题、革命与改良问题上探索和追求的足迹。  相似文献   

5.
文化立场观念的转变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多学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多学科参与并不像有的学者认为的是新兴学科在初创期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那样简单,主要是由于晚清以来知识分子文化立场观念的转变使民众被纳入到他们的学术视野中,而五四知识分子在对民间文化价值重估的基础上又承继并深化了晚清知识分子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和新民的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学术救国的思想,而这些又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及其本身的特点相契合,故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多学科参与。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前后,社会改造运动波诡云谲,知识分子被有所期待地推向社会的中心.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他们提出"文化"改良方案,然而焦灼的心态、士大夫的依附心理以及自我解构的启蒙悖论最终导致知识分子不得不放弃"文化"救国的美好愿望,短暂的文化联盟风流云散.  相似文献   

7.
在本世纪一、二十年代,面对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榨,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蹂躏,中国劳动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批爱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启示,喊出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口号。然而,在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下,人民的革命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知识分子“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梦想也都成了泡影。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50年代中期,在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依靠科学,发展教育。为此,党和国家适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之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当我们仔细考察,即可发现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那就是,当时那些叱咤风云、活跃于政治舞台和思想前沿的英雄,几乎全是知识分子。他们催动了两千年来停滞、僵化的社会,把鸦片战争以未饱受屈辱的中国历史变成蓬勃向上的、充满希望的历史。知识分子积极引进外国新文化,以文化、学术救国。他们在将传统文化改造、转化为现代文化的同时,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先进的爱国知识分子给中国社会带来无限生机。他们像灿烂的群星,照亮了中国的光明前景。在众多英雄中,有一位极为独特…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存在两千年之久的作为历史文化传统的臣民观念开始瓦解.在传统天下观念逐渐式微的同时,主权意识在近代知识分子们的思想中日渐明晰起采,并引发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产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知识分子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知识分子都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认为救国需要新国民,并对国民的"奴隶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新国民"应该具有权利、义务、独立、自由、尚武、公德、自治等特质,但当他们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时,又往往"变通"的提倡从日本学来的以国家为本位的国民思想,要求人们为了国家的权利、自由而限制甚至牺牲自己的权利、自由,徘徊于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之间,并最终滑向了后者.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风雨飘摇,危机迭起。救亡图存成了每个爱国者奋斗的共同目标,救国主义成了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英勇奋斗,设计了一个个救国救民的方案,摸索着一条条富国强民的道路。教育救国,就是这样一个曾为许多知识分子信仰并为之奋斗的救国方案,就是这样一条曾吸引许多知识分子探索的图存道路。它的主旨是通过发展教育来谋求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并认为这是最根本的、唯一有效的救国途径。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从立志教育救国到倡行自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的职业教育,他整整在这条道路上摸索、奋斗了几十年。他的道路,既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勇于探索、锲而不舍、不断前进的奋斗精神,又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爱国主义历程的时代特点。尽管黄炎培在这条道路上的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