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清代,闺阁作家大量出现,且作品广泛外流,打破了长久以来“内言不出”的戒律;加之特殊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觉醒的女性意识,使得她们的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风格都质变出新颖的创作特征,她们的笔触表现对国家命运的极大关注,抒发了家国之思和兴亡之感;作品风格也摒弃了以往单一的纤细哀婉,富有刚性气质的作品渐趋增多。  相似文献   

2.
莱辛在《汉堡剧评》的第二十二到三十二篇中论述到有关作家对剧目的虚构情节,他给我们的建议是作家既要懂得使他的虚构显得真实,又要使他们具有教育意义。同样的,我们要思考,面对现在历史剧翻拍而成的穿越剧,怎样才能既使新创作的虚构环节具有真实性,为观众所接受,又能达到莱辛所说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3.
屈原和柳宗元,从直观上看,是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两位作家进行冷静的理性分析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他们的社会遭遇还是人生理想都非常相近,尤其在创作心态方面更是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柳宗元创作"深得骚学"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模仿、语言上的袭用,其本质更是他对屈赋的精神特质的敏锐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王莎 《现代交际》2011,(1):58-58
杜拉斯一生致力于小说、剧本和戏剧的创作之中,她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她的创作持续了半个世纪,出版的作品集达15部,各种创作形式共73部作品。她以经久不衰的创作源泉浇灌着辛勤耕作的创作领域,但至今对她的作品却没有明确的分期。本文通过对杜拉斯创作主题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梳理出杜拉斯的创作分期。  相似文献   

5.
熊明 《现代妇女》2011,(4):25-28
本土视阈下的女性写作却越来越处于边缘化,以又凡为代表的本土女性作家在当前的文学形式下面临着诸多困境。从云南本土女性作家又凡着手,以她的女性主义写作作为切人点,诠释其女性写作姿态。进而探讨又凡在本土视阈下的创作处境,本土女性写作只有正确自我定位,在困境中寻求嬗变,方能求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海明威对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原则,其核心就是追求真实。他认为,真实的作品才具有可读性,真实的作品才能使读者有持续地阅读的兴趣。而作家正是要结合自已的体验,经过合理的虚构,向读者传达真实的情感,这样都能进行可持续地创作。  相似文献   

7.
曾瑞华 《老年人》2008,(7):26-26
今年是周立波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这位创作了《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等著名作品的湘籍作家,曾以小说中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风趣幽默的语言,深深感染了读者。我曾有幸到北京他的家中做客,亲耳聆听了他的创作一席谈,以及他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相似文献   

8.
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赖晨 《老年世界》2014,(12):22-24
人的性格是童年的回忆,童年是作家的“心灵故乡”和创作源泉。《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的童年是和外祖父母度过的,从出生一直到8岁之前,他一直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外祖父母、姨妈、表姑奶和姑奶对其一生影响极大,其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常有其影子。  相似文献   

10.
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着自身的传奇,对域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笔者通过道家思想对作家、创作过程、以及文学作品三方面的影响,从而来阐述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却发现人文精神正在失落。当作家们在创作动机上追求现实利益、在创作视角上转向私人空间、在创作手法上追求标新立异时,青年女作家黎阳却固守着传统作家的精神家园,关注现实人生,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  相似文献   

12.
李嘉祐是大历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有"中兴高流"之称,在大历诗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由于作家的创作心态与作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故本文试图对李嘉祐的创作心态进行探究,以期更好的把握其诗歌创作。文章结合李嘉祐诗歌作品的相关内容和李嘉祐的人生经历,从其人生态度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李嘉祐的创作心态主要呈现为:积极入世的济世心态、沉沦下僚的穷愁心态和自我调适的隐逸心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互联网传播下校园文学创作与传播的形态为切入点,就当前校园文学网络创作与传播的特征,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促进校园文学创作、参与热度的提升,推动校园文学社会影响力与创作水平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丽莹 《现代交际》2013,(10):75-76
动画前期创作对一部动画片的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前期创作就是从策划选题开始,进行认真严谨而又有趣的文学剧本创作;设计出符合剧本要求又让观众喜爱并且具有一定识别性的美术设定。在前期创作的指导下,动画片的中期制作和后期制作才能顺利地展开,才能在制作时一定情况下预期市场反映和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15.
刘丹 《现代妇女》2010,(9):67-73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一直在解放、挣扎和追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无论是“个性解放”还是“一个人的战争”,都使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全知叙述”的无力感。本文欲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在文本创作中出现的对于男性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困境的描写,挖掘出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寄托的“男性关怀”及其深刻原因,以期推动女性写作中两性描写的内涵由“对立”达到“和谐”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坛涌现出一批先锋作家,他们注重表现潜在于内心深处的自我,或描写存在的荒诞体验,或致力于批判社会文化。余华的作品彰显了先锋派创作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了现代主义思潮的特点。余华的创作以细腻精致见长,他的语言颠覆了日常话语秩序,他用别样、陌生、自足的话语体系,创造了一个怪诞而又奇异的文学世界。通过对残暴、血腥、死亡的描写,余华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非理性与非常态的生活景象。本文从"连续叙事与断续叙事相结合""主体叙事视角与民间叙事视角相结合""静观叙事态度与柔情叙事态度相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冀东民歌,深沉热烈、豪迈奔放,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原有冀东民歌的创作发展方向是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对冀东民歌的创作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多种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有了多种选择。冀东民歌的创作也要跟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勇敢尝试以原有的音乐风格作为基础并加上新的音乐元素,对冀东民歌的创作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才是今后冀东民歌的创作与发展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王肖菊 《职业时空》2012,(5):147-148
在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男权社会的宋朝,女人是没有自己的位置的,但李清照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创作心理,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敏锐的审美情感,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把切实的生命体验化为一种生命的审美,把古代女性文学创作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9.
王朔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也拥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本文从"我"这个叙述视角出发,展开论述,并且以作品《动物凶猛》为例,深入探究王朔作品中叙述技巧,揭示其耐人寻味的叙述艺术。  相似文献   

20.
李静 《现代交际》2011,(8):78-79
创作理念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观念的演进,以及人们对创作认识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不管是传统理念还是发展的理念,它本身没有好和坏、先进和落后的区分。但是怎样和观众更贴切、怎样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余地,以及怎么开阔创作的思野,诸如此类的问题毫无疑问地成为创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我国的电视纪录片随着时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创作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