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运用符号学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汉字的生成、特质和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旨在说明中西文字之不同实质上就是意指方式之不同;汉字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文化的固有组成部分,汉字不宜走拼音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当前企业界一个比较热门和时髦的词汇,以标榜企业的管理素养和文化品质.学界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但是很少有人从符号学的角度.认真分析企业文化究竟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文章以符号学为理论工具,系统阐释了企业文化功能符号与符号功能的区别.并对企业文化符号的意义功能和现实功能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3.
文化研究理论的媒介文化分析,将研究重心放在大众媒介的文本生产和文本传播活动中,通过媒介符号的意义生产和受众符号的意义消费,揭示媒介文化的意识形态符号化过程。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媒介文化理论对大众媒介文化意义的阐释,围绕媒介文本符号的意义活动展开,对媒介文化的符号分析,侧重揭示媒介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赋予和意义植入。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媒介文化的解读,则揭示媒介文化传播与真实世界的建构关系,强调大众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文化建构,依循的不是现实价值逻辑,而是符号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交际是人们运用符号传情达意,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行为协调过程.意义的获得是交际最主要的目的,人们通过符号形体来获取符号对象的有关信息.体语符号在传榆信息和跨文化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从符号学的角度阐述体态语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对比和分析体态语的文化差异,探索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主客位视野中的冼夫人文化及其符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远玲 《学术研究》2005,(8):120-123
冼夫人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文化现象。我们运用人类学主客位互换的方法,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对冼夫人及冼夫人文化的看法:官方侧重于赞颂冼夫人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强调冼夫人文化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而民众大多把她作为英雄人物来敬仰,当作神灵来信仰,希望从中获得心灵的抚慰、群体的凝聚力。冼夫人文化是一个“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融合的典型,它的深层意蕴在于冼夫人是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体验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图像符号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符码,不同于传统的语言符号。对图像符号的解读就是对图像意义的追寻。在图像的迹象性、类比性和象征性的意义解读方面,其象征性最为复杂。图像的象征性是由一些具有社会文化性代码并对我们的解读起支配性作用的参数搭建而成的,因此,解读图像的方法会有很多种。图像传播意义的解读从某种角度来讲,其实就是对图像符号的一次社会性拆解。  相似文献   

7.
消费及消费品均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体系和象征体系,因此消费社会学将消费看作是一种文化。消费文化的出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变迁的多重视角进行历史省察。工业革命的到来,福特主义以及后福特主义的出现,不断为消费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鲍德里亚、伊舍伍德、萨赫利斯、道格拉斯、布尔迪厄等学者也用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着人们对于消费文化的认知。而消费文化自身的范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符号价值走向了物的社会意义。西方消费文化理论,对于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构有着诸多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副语言符号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声音的使用,包括音高、语速、节奏、音量、音调及其他声音。副语言符号在交际中不仅具有表达感情色彩、反映社会地位、反映个性等功能,在不同的文化中还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重要出土材料。通过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系统整理,可知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的背景。中华民族的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字形成的标志、文字发展的趋向、中西初文的对比三方面论述了古汉字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的优劣问题,摒弃了传统的汉字落后论观点,并从文化蕴藉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文化的映射,汉字与文化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本文从汉字与文化的关系入手,简要分析了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对汉字文化习得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断代测查要整理和描写不同历史层面汉字的构形系统,理清汉字个体字符历史演变。本文以春秋金文为例,探讨汉字断代测查的各个方面及其对汉字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蕊  叶彬彬 《学术探索》2012,(4):171-173
通过介绍"语文分进"模式下实验班的汉字教学经验,探索适合非汉字圈学习者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不但尝试设定符合非汉字圈学习者汉字习得规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能力的目标,并且采用合理组织教学汉字、隐性处理汉字理性知识、不脱离语境学习汉字和认写分流的汉字教学策略,在提高汉字能力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证明了语文分进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四个阶段说、假借的转声托事与转注、汉字发展的三个阶段说、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说四个方面评述肖甫春的《汉字学论稿》,认为该书以转声托事为津粱,成功地解决了转注问题,把造字法与汉字历史发展统一在一起,得出对汉字性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汉字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5.
汉字形体完全凝固不变并不符合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汉字3000余年发展史来看.形体的规范、整理一直都在进行,基本上没有间断。但汉字形体的整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且必须在确保汉字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在社会可接受限度之内进行,这同样也是汉字发展史提供的经验。汉字“整容”必须合乎以下要求:特别必要,容易接受(最小时间、精力、资源成本),严控数量。每次整理可在严格论证基础上选择具有相关性的一组进行。  相似文献   

16.
“六书”造字规律实为传统理论思维模式滥觞和原型 :在传统美学中 ,“美”的造字及会意思维 ,本身便包含着以味为美的原始审美观基本特征 ,并沿此合乎逻辑地发展出以和为美的思想 ;“美与善同意”乃造字上同源、思维方式同构之故 ;“诗言志”按形声思维理解 ,不过是“诗”的误读或讹传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得益于形象思维 ;“道”及“意境说”则主要依据会意思维  相似文献   

17.
对汉字历史和现状的分析表明,汉字作为一种表意象形的图形文字,与拼音文字有着本质的不同,具有拼音文字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并不难学。特别是汉字结构快速识字法的发明问世,宣告了一场汉字快速识字革命的到来。建立在少儿识字认知规律、字形结构规律、部首(偏旁)重复出现规律基础上的这一识字法,是一种极其科学的汉字识字法,为汉字走向世界、成为未来世界大同文字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国民共同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内化精神规范,为现代中华民族建设和谐的共有精神家园,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基本保障,为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展示国家"软实力",为当今多极世界确立和谐理念的"中国价值观",推进中国及世界的和谐建设与和平发展,从精神上引领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王立军 《殷都学刊》2002,(2):107-109
汉字文化学是以汉字为研究对象的 ,而且是以汉字形体结构作为根本依据的 ,所以它应该属于汉字学的一个分支。汉字学与语言学既不是同一的学科 ,彼此也没有从属关系 ,因而汉字文化学与语言文化学也不应该有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吴丽君 《河北学刊》2006,26(3):226-228
汉字的基本单位——单字记录汉语的方式主要有据义构形的意符表词方式、依声托事的借音符表词方式、音义兼顾的意音符表词方式。这三种表词方式经过历时积淀和层累共存,形成了汉字记录汉语方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背后展示了先民追求充分有效记录汉语的艰难求索过程,也蕴藏着先民难以割舍的以形表意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