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其支出水平,推动经济的发展与复苏。文章首先建立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关系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我国的相关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不仅有直接的拉动作用,而且还会通过消费、投资的促进作用间接地拉动经济增长,同时还对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2.
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相关文献实证结果不一。文章在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下,重新探讨了这一层支出-增长关系,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政府公共投资,又是对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我们的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表现在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是0.0831,对应的投资乘数是6.04。政府在充分挖掘政府卫生支出的人力资本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从而促进经进增长方面还大有可为之处。  相似文献   

3.
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映梅  田静 《统计教育》2005,(11):40-43
本文利用1978年-2003年统计数据从消费或支出角度对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并验证了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较强的正向作用;从生产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出的效率与规模——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1978~2004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政府财政支出的数据,对中国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利用Barro定律及Karras实证方法估计中国政府的政府支出的生产效率及最优规模。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了真实GDP、实际政府支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政府财政支出是具有生产性的且政府最优规模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8.2%(±3%);中国经济增长是政府规模增长的Granger原因,实证结论支持了瓦格纳定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Gibbs抽样条件下,利用我国1952-2006年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瓦格纳法则在中国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具体考察了中国政府公共支出规模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滑变参数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政府公共支出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定,两者在数量上的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其参数在具体形态上呈平滑变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测算了2000-2015年期间高等教育对江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将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实证检验高等教育对江西经济长、短期增长效应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江西省高等教育资源流失现象严重,高等教育对江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仅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更不稳定.研究发现:发展高等教育对江西经济发展的长期增长效应尚不明显,但它通过拉动消费、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而促进江西经济的短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卫生总费用增长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函数出发,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一个卫生总费用增长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中国1978~2003年数据进行实证。结论为:经济增长是中国卫生总费用增长的最主要因素,1996年以来政府公共预算卫生费用支出的减少也对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医生诱导需求对卫生总费用增长的影响不大;人口老龄化还没有对医疗费用增长产生显著影响。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支出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工具之一,支出效率反映了支出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基于中国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公共支出、支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不确定,但支出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并起到公共支出产出效应的门槛作用;东部城市、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支出效率分别大于0.60、0.68时,公共支出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的模型,测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三次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传统工业和三大产业有着良好的拉动作用,但对整个经济结构的影响力度还显不足,总体贡献率还较低.江苏省今后仍应重视与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和产业分布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江苏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我国2009年200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基于分城乡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及其引致的投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我国政府以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农村居民。据此,文章提出要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构建"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协同机制,分类推进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地方财政支出对推动城市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2003—2013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对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二者关系的影响,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行为对城市规模及城市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城市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使得城市过度集聚,短期内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却不利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潘敏  张依茹 《统计研究》2012,29(4):51-57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和有效配置。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94年1季度至2010年3季度我国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机制是时变的,并且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效应的区制转换与不同财政政策下的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当财政支出中社会性支出的增速高于经济性支出的增速时,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而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紧缩性或稳健性财政政策时期。反之则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
在连续时间模型基础上考虑将经济建设类支出、社会性支出以及一般性支出嵌入到内生增长模型中,研究政府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为了验证理论结果在实际经济中的适应性,利用中国2001—2013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考察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经验研究发现:经济建设类支出、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一般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同时,在此基础上引进财政分权变量,研究政府公共支出通过分权通道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结果发现透过分权通道,社会性支出的作用被增强,而经济建设类支出和一般性支出的作用被削弱。  相似文献   

14.
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支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经典的中位选民需求函数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地方财政支出决定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的地方财政支出效应是多维和复杂的,经济开放引起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外商投资扩大使地方支农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贸易开放使地方文化和公检法司支出增加,支持了经济开放的补偿假说;同时,投资开放引起行政管理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减少,贸易开放度的提升促进了地方财政基础设施、科教等支出的增加,并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又支持效率假说。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扭曲的矫正和强化效应并存,我国应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积极创造使经济开放的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5.
何强  董志勇 《统计研究》2015,32(1):59-67
本文主要探讨中央转移支付如何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进而影响民生福祉。通过构建一种基于幸福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并使用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长期存在增量预算特征;2007-2013年期间社会保障支出领域存在显著的粘蝇纸效应;地方财政对基本建设支出在1997-2006年期间存在显著的攀比之风,社会消费惯性则对2007年之后的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正向激励;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机制受空间因素影响较大,且在1997-2006年期间部分财政支出类型受非本省域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反而更强,但在2007年之后所有类型的财政支出普遍受到本省域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财政赤字可持续性检验往往采用线性协整技术来验证跨期预算约束是否成立,但这一检验方法是基于财政政策效应是线性效应理论之上的。在现实中,财政政策既具有凯恩斯效应也具有非凯恩斯效应,财政政策效应是非线性的,财政收支的调整过程也是非线性非对称的。用传统的线性协整技术难以描述财政赤字可持续性过程,本文分析探讨一种用于揭示非平稳时间序列非线性调整过程的模型——两机制门限协整模型,深入研究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统计量,并通过自助法(bootstrap)模拟计算其检验统计量临界值及P值。最后利用该模型,揭示了我国财政收支调整是非线性调整过程,并证实了我国财政赤字具有可持续性,但财政赤字规模不应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9-2013年全国30省际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深化下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初期,地方政府因获得更多的资源支配权,其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出来,并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但随着财政分权进一步深化,其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逐渐减弱,而对地方财税增加的推进作用依然存在,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由此产生扭曲,稳定并提高地方财税增速成为其首要目标。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考核制度,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对于稳定地方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模型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启良  刘晓红  程敏 《统计研究》2010,27(12):51-56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最突出一个社会问题。最近5年来,我国政府在“三农”方面推出的扶持政策如此之多,政策的力度如此之大,为何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依然如故?本课题在回顾关于收入分配有关理论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建立统计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工业化、城市化、投资、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等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数量关系,解释这些因素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支出水平对地区收入差距作用的统计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双华 《统计研究》2011,28(2):39-44
 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是影响地区间经济差距和社会福利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资源地区间配置不均等问题越发凸显,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持续扩大,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能力差距在扩大。本文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对我国不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统计评价,并以此提出了财政对策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