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传统上,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的形象被定格为"勇敢"、"谦和"。对于"勇敢",学界对他为太平天国立下的赫赫战功多有记载。钟文典先生以"名不虚传的前军主将"为标题,在《太平天国人物》中大力赞扬萧朝贵对太平天国的军事贡献。①罗尔纲、饶任坤、邢凤麟、苏中立等先生为萧朝贵立传时也多关注他的军事活动。②对于"谦和",学界则形成了一种论调:假如萧朝贵不死,天京  相似文献   

2.
近年史学界有人提出肖朝贵是广西桂平县瑶族人,此说值得商榷.肖朝贵生身父亲(太平天国称为“肉父”)名蒋万兴,见载于太平天国后期的幼主诏旨。新发现的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天王诏旨》亦云: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顶天扶朝纲西王父蒋万兴。肖朝贵为何姓肖而不从其生父姓蒋?持肖朝贵是瑶族人之说者认为,桂平紫荆山区的瑶族人有一个风俗习惯:夫妻所生子女,有的从父姓,有的  相似文献   

3.
1852年(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太平天国镌刻了《颁行诏书》,汇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联名所发“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民人谕》檄文三篇。其中前一篇主要是鼓动清兵团勇、天地会员反正抗清的,后两篇力劝人们拜上帝、不拜邪神,同心协力,奋起“讨胡”、“诛妖”,推翻清朝统治。三篇檄文实际上是太平天国初期的政治宣言。 关于三篇檄文的最初颁发时间,目前史学界还未有定论,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笼统地说发布于“从广西向湖南的进军途  相似文献   

4.
正《萧朝贵研究》的作者刘晨,是一位青年历史学家。在太平天国历史研究整体萧条的年代,他不受流俗影响,坚持"太史"研究,这种学术精神,我是十分感动的。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狂飙与神话:萧朝贵研究》,是他的一部新著。在这部著作正式出版之前,他将书稿寄给我,嘱我写一篇序言。我愉快地接受了他的要求。读完稿本,我深深地感到作者用力甚勤,十分快慰。而且,在太平天国研究领域,这是一本很有新意的著作。新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重新确定萧朝贵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1840——1949)研究领域中,太平天国史研究一枝独秀,发展成“太学”。如何进一步深入地进行“太学”研究呢?我认为,除了挖掘新史料、寻找新的研究课题外,有必要对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拙文不揣浅陋,直陈己见,冀求教于“太学”前辈。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谈起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揭开了序幕。3月,洪秀全在广西武宣东乡称天王。12月,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建制,诏封杨秀清为东王,肖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冀王。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以两江总督衙门为天王府,改南京为天京,正  相似文献   

6.
清《揭阳县志》载 :“史定 ,秦时人 ,仕南越 ,为揭阳令。元鼎六年 ,汉兵下番禺 ,定决计属汉 ,武帝嘉之 ,封安道侯 ,邑六百户 ,子当时袭侯爵 ,子孙遂家于揭阳 ,祀名宦。”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第五十三》载 :“苍梧王赵光者 ,越王同姓 ,闻汉兵至 ,及越揭阳令定属汉。”从《揭阳县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 ,史定在元鼎六年 (公元前 1 1 1年 )以前 ,已经是揭阳县令了 ,但具体的时间不明 ;而据《史记》的记载 ,也能知道史定在“楼船将军杨仆进入南越地时 (元鼎六年即公元前 1 1 1年冬 )已是揭阳令”了。那么 ,史定到底何时任南越国的揭阳县令 ?…  相似文献   

7.
孙子里籍考     
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考据家孙星衍在《孙子兵法·序》中说:“吾家出乐安,真孙子之后。”孙星衍自称是孙子的后代,照孙星衍的说法,孙子故里在今山东省广饶县,因为孙星衍原籍乐安,就是现在的广饶。 对于孙子的里籍,民国七年(1918)修的《乐安县志·人物志》也说:“孙子,各书谓武,齐人,而田氏祖属,祖书以功赐姓,食采乐安。此地以乐安名而见于载籍之最古者,事尤前于汉之以乐安名国名郡,则元(应为金)之用以名今县(按:当时“乐安”县已改“广饶”县,但《县志》内容,下限仍在未改之前)所属或亦有因。推是,则武或邑人。”这里说:“武或邑人”,虽然比较谨慎,但在整个民国时期,对此问题,除“广饶说”之外,别无他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河南杜甫墓地,《旧唐书·杜甫传》记载说:“嗣业(杜甫的孙子)自末阳迁甫之柩归葬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元稹在给杜甫作的《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上有“嗣业启柩襄衬事于偃师,途次于荆,称余为老,辞不能绝”的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国史馆编修孙星衍和清初知名的考古学家武亿编纂的《偃师县志》也是这样记载的。  相似文献   

9.
先说萧绎的绘画作品,《南史·梁元帝纪》称:“帝工书善画,自图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人称三绝。”萧绎自己也说:“臣簿领余暇,窃爱丹青。云台之像,终为仿佛,宣室之图,更难议拟。”(《谢上画蒙敕褒赏启》)关于萧绎的书法作品,除《南史》提到的宣尼像赞外,还有《上东宫古迹启》和《金楼子·聚书》篇所载他于东林寺智表法师处写得的“二五”法书,但俱已失传,现在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具体材料可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宋之问生平事迹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对近体诗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诗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两《唐书》虽然有传,但记载甚简,且有乖误。今就宋之问的生平及有关问题进行稽考,对这位诗人的研究不无小补。一关于宋之问的籍贯。《旧唐书》卷一九○《宋之问传》云:“宋之问,虢州弘农人。”《新唐书》卷二○二《宋之问传》云:“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人。”由于两《唐书》对宋之问的籍贯记载迥异,后来的有关著作,或取一说,或两说并存,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故有考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1.
黄石西塞山,古今记载曾发生过多次战斗。但其中有误记的,现择其要者排列如次: 1、《广舆记》:“山在武昌府大冶县,孙策去黄祖于此。”(《唐诗三百首》注引) 2、《读史方舆纪要》:“县东北九十里,连武昌县界。孙策击黄祖、刘毅攻桓元,皆破之于此山之右。” 3、同治《大冶县志》:“吴楚旧境也。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桓元、唐曹王皋复淮西皆寨于此。” 4、1960年打印本《大冶县志》:“旧志称西塞山为吴楚旧坟(‘坟’为‘境’字之误),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桓元、唐曹王皋复淮西都曾驻兵于这里。” 5、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之《中国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在“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下云:“古代孙策、周瑜、刘裕等均结寨于此。”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鹊楼》诗所题之鹳鹊楼,在山西蒲州(现在永济县旧蒲州镇)。按县志:这座鹳鹊楼系“周宇文护造”。据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记载:“河中鹳鹊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河中”即河中府,唐代曾改蒲州为河中府。《大清一统志》中说:“山西蒲州府:鹳雀楼在府城西南城上”。又引旧志: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起义记》原名《洪秀全之异梦及广西乱事之始原》,是记载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著作。简又文先生曾指出:“历来欧美人士之研究太平天国者,咸以此书为最真确可靠之史料。尝考吾国官书或私人著作关于洪秀全身世及太平军初期历史之种种记载,其详实可据,无能出其右者。”这本书是瑞典籍传教士韩山文所著,韩山文的主要根据则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之所传述。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洪仁玕为了躲避清朝  相似文献   

14.
邪,从邑,牙声,本地名专用字。《说文·邑部》:“邪,琅邪郡也。”谓琅邪郡之字如此作。汉碑琅邪字或加玉旁,此蒙上琅字从玉而衍,山东省东部胶南县南境有琅邪山,今人书正作琊字。又有从耳作耶者,由音、形近是故也。在古代文献中,邪主要用为袤正字(又用为语助,本文不论)。邪、衺皆从牙得声,故可通用。《说文·衣部》:  相似文献   

15.
一、组织结构首先,先秦农村公社的组织构成是大小不一的。《谷梁传》庄公九年:“十室之邑,可以逃难,百室之邑,可以隐死。”《论语·公冶长》载有“千室之邑”。邑,就是农村公社。十室、百室、千室,是举其成数而说的,具体考察还不止于此。《孟子·滕文公》:八家共井。一井八家就是一个最小的农村公社。《周礼·小司徒》:“九夫  相似文献   

16.
“太平玉玺”真假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福铭同志所作《关于东王杨秀清称“万岁”和“逼封万岁”真相问题考》(《江苏师院学报》1980年第四期),指出“太平玉玺”非太平天国的真玺。但文中所持四点论据,值得商榷。本文拟根据庄文所列的四个方面,试作分析:一、据文献记载,太平天国是有玉玺的。《李秀成自述》谈到:“天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又《幼天王自述》说:“登  相似文献   

17.
罗尔纲同志,研究太平天国史,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几十年如一日,他对太平天国史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功绩之巨,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与罗尔纲同志同时以研究太平天国史而斐声海内外的,有萧一山、郭廷以、简又文等。他们在搜集和排比史料等方面,各自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萧一山从海外辑录太平天国文献,郭廷以综合中英文资料编《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简又文撰《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和《太平天国全史》,这些都在太平天国史学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比起他们来,罗尔纲同志的遭遇特别幸  相似文献   

18.
试说洪宣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大堆虚构的洪宣娇故事太平天国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在洪秀全提出的同拜上帝,共食天禄,男子皆兄弟,女子皆姊妹的主张感召下,成千上万的劳动妇女,与男子一道,献身革命的行列,为它增添了反封建的色彩。谈太平天国历史,许多人总会联想到女兵女将,想到所谓“女兵首领”洪宣娇。百余年来,关于洪宣娇的故事,真可说是连篇累牍,脍炙人口,但众说纷纭,褒贬都有。谈籍贯,有人说她是广东花县的,也有人说她是广西桂平的。  相似文献   

19.
江西临川,素有“才子之乡”之称。自宋以来,贤哲辈出,人才如林,成为群星灿烂,人杰地灵的地方。藩经厅在《重修临川文庙记》中记载:“临川为江右、声名文物之帮,历观载集,贤哲后先辉映,尤著者为八王六曾五晏并生,有宋一代累累如联珠然,至今艳称人口,即以国朝论三李外儒林文苑,偻指难名,他邑罕及也。”历史推移到现代,临川人仍然不逊色于他们的先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有五位主编,其中有两位——游国恩,萧  相似文献   

20.
由山东社科院、山东师大和龙口市政府发起召开的徐福籍贯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十日至十二日在龙口市东莱宾馆举行。来自天津、江苏、辽宁及山东的有关专家学者共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十余篇。与会代表本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秦代方士徐福籍贯与东渡日本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一)关于徐福籍贯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江苏赣榆说;二为山东黄县(今龙口市)说,与会代表一致指出,司马迁《史记》记载徐福为齐人。《汉书·地理志》东莱郡下有徐乡县,清代王先谦《补注》引元人于钦《齐乘》:“盖以徐福求仙为名。”徐乡县为西汉设置,齐国之士乡秦时为徐乡,屑齐郡黄县。徐乡就是徐福的家乡。今龙口市乡城镇东村古城遗址,即为汉代徐乡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