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弊端凸显,这不仅与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不相适宜,而且制约了公积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总结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变迁历程,分析了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中暴露的突出问题,论证了建立国家政策性住宅银行的可行性,在结合当前社会住房保障融资困难的现状与借鉴国外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组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为国家政策性住宅银行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住房制度正面临重大改革,各商业银行相继开办了住房贷款业务,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也开始由一般耐用消费品向住房方面转移.住房商品化进程的加快,对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必然增加.本文主要分析了住宅金融的涵义及我国住房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住房金融市场的若干建议,认为当前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成立专门的住房金融机构;(二)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三)加快中介机构的发展;(四)加强政府对住房金融的支持力度;(五)加强有关住房金融法律、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国外老年人住房发展的特征,介绍了国外老年人住宅在政策的引导下从居住、护理等角度进行设计,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的经验,重点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国家老年住宅在政策变化、住宅特征与老年人居住模式、护理需求等方面的结合,以及保障性住房的适老性导向等对上海的启示。根据上海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及住房规划特征,从政策引导、保障房建设和旧住房改造的适老性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对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依然存在着几百万住房困难户和众多急需改善住宅条件的居民,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住宅金融业务,使居民能够拥有自己的住房,成为我国房地产金融业的一项主要课题。住房抵押贷款是房地产金融中的一种重要工具,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这种方式使城镇居民在收入水平未达到足以支付购房款时便拥有了自己的住宅,实现社会住宅的自有化。  相似文献   

5.
发展住房金融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法规 ,才能保障住房金融对住房开发、流通和消费的支持。本文从房改金融、商业性住房金融两方面探讨配套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了部分国家和地区住宅金融配套法规 ,提出借鉴成功经验完善我国住房金融配套法规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住房制度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住房商品化、住房的租售比、住宅金融、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等。深入研究邓小平住房制度改革思想,对进一步深化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以从整体上认识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政府积极采取发展和完善住房政策、对国家住宅进行修改等措施 ,其在发展房地产市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 ,对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平衡发展以及加拿大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拿大住宅抵押金融发展模式及其成功经验为中国住宅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符启林  杨蕾 《南方论刊》2009,(10):49-53
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权属于基本人权,为全体公民提供住房保障是现代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虽然经历近60年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政策不连贯、立法层次低、缺乏配套措施等问题,需要对我国住房保障法律制度进行重新梳理。本文针对中国住房保障制度构建中的缺陷,提出加快住房保障立法、住房保障政策法律化和协调各项住房保障具体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共住宅金融最终目标是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因此公共住宅金融只能以劳动力价值而不是住宅商品价值为经济基础。城市地租不属于劳动力价值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应该进入公共住宅供给成本。公共住宅供给成本只包括建筑成本、土地投资和农业地租。从历史上看,城市地租是否进入以及多大程度上进入公共住宅供给成本,取决于不同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城市地租进入公共住宅供给成本,既增加了消费者财务负担,又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严重时还会诱发公共住宅金融危机。中国生产力水平低,财政负担重,应避免城市地租侵蚀公共住宅金融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英文 《理论界》2009,(1):191-192
20世纪以来理论界对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社会福利思想从最初的是国家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慈善济贫,发展为福利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应得的基本权利.中国当下的住宅问题也要结合福利思想,使每个人真正实现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1.
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贵秀 《兰州学刊》2008,(5):117-123,15
十七大报告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具体到住宅领域,实行住房保障制度,使人民“住有所居”是十七大明确提出的目标,也是给付行政的一项主要内容。我国现有的住房保障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分析原因,从制度架构上提出完善建议是行政法学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住房具有公共产品和民生商品的双重属性,攸关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住宅确保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基于住房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民主法治的当代,黑龙江省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深入推行国家保障性住房制度,确保公民住房权,规范黑龙江省保障性住房健康良性发展,维护房地产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和和谐社会进程。为此,黑龙江省有必要出台《黑龙江省住宅条例》、《黑龙江省城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和各类保障性住房配套法规,专门立法以彰显住房保障权,从立法高度为黑龙江省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理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包括住房抵押贷款产生过程的一级市场及其证券化的二级市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发展迅速,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正在试点中。美国次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和金融发展也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在个人信用制度和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方面都不及美国,如果出现房价下跌等问题而导致抵押的房产无法正常变现,无论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还是被证券化的相关产品,都会直接导致金融机构产生风险。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戒,加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防范,繁荣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并发扬二级市场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冯辉 《社会科学》2013,(5):93-100
在公私融合与金融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应当以商业性金融规则促进保障房融资创新并以法制建设推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从而构建专业、高效且安全的政策性住宅金融体制。美国政策性住宅金融发展的得失展现了灵活且富有针对性的法制建设、完整且富有层次性的市场结构、专业且富有效率的产品体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警示了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我国目前的保障房融资结构存在诸多缺陷,应当以构建完备的政策性住宅金融体制为目标,加快建设并推出合理、可行的市场结构与产品体系,重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同步推进保障房融资的创新及风险控制,并切实完善相应的住宅金融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住房商品化、住房问题与中国土地财政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商品化的前提是消费者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购买商品化住宅.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薪阶层的支付能力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劳动力价值局限于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的价值,不完全包含商品化住宅的绝对地租份额,因此住房商品化不足以解决一般工薪阶层的居住问题.土地财政是中国住房商品化的主要动力.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依赖于中国土地财政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荔 《理论界》2001,(2):14-15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 ,但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它是金融发展的创新、调整和深化 ,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调整。研究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全球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不断提高金融发展的正效应 ,增强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渗透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抵消其负效应。金融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金融发展进行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调整 ,是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制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变革的过程。这种结构性调整要比金融发展初期的“量的”扩张要困难些 ,也复杂些。这是因为 ,只…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具有的优点使其必将成为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新经济时代和加入WTO之后的中国 ,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分析了新经济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和国外金融创新的现状与趋势 ,针对中国银行业目前金融创新的不足 ,从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的角度提出了金融创新的发展策略和构想 ,主要包括 :逐步混业经营、完善治理结构、加快业务创新、发挥政策性银行在金融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和加强金融监管 ,以发挥金融创新对新经济的推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现代金融技术的发展使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形成了很长的交易链条和复杂的交易关系.美国金融法律对住房抵押贷款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客规制皆存在严重问题.在这样的法制条件下,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是必然的结果.在住房信贷领域,只有对每个子市场的金融交易关系和金融管理关系施行严密的主体、客体和内容规制,才能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发展普惠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课题。依托普惠金融发展指标,构建综合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指数(IFI),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十分迅速,但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呈东、中、西部梯度递减的格局;普惠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但作用效果存在地区差异;此外,普惠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于金融深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