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宋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期间的乐府制度、音乐理论、民间音乐等与词乐密切相关的诸因素的源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从研究的角度理清唐宋词与音乐演进发展的脉络,说明音乐对词的特性及词体演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星汉 《殷都学刊》2003,(3):95-99
在两宋词史上 ,辛弃疾继苏轼之后 ,“以文为词” ,进一步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 ,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其词主要是供人阅读 ,而不求演唱。本文从稼轩词的用韵和平仄两方面来看辛词对格律的突破 ,分析其得失 ,以见词体发展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词史的角度论证了词的音乐属性。词的起源与音乐有着难以分离的紧密关系,历代词人评家赋予词以众多的“芳名”、别号,莫不与音乐相关。中国诗乐结合的传统,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词的产生是中国诗乐结合进入第三个阶段的产物。诗乐结合的第三阶段是燕乐。唐代是燕乐的繁盛期,燕乐形成的同时也在孕育着词这一新的诗体形式。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辞”,中间又跨越了相当长的历史时空。字句齐整的五、七言诗入乐,难以与流行的乐曲在节奏与旋律上配合得完美无间。乐曲愈发展,诗乐之间的矛盾便愈加突出。曲辞从五、七言之齐言走向杂言势在必行。长短句歌词的出现是必然的。正是音乐,新兴的燕乐催化了词这一诗体形式的诞生,而词这种长短句歌词最好地反映千变万化的音乐旋律节奏  相似文献   

4.
词是音乐文学的代表样式,音乐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唐代是道教的全盛期,产生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受到道教音乐的浸润,其直接表现就是道教音乐对于花间词的音乐体式和风格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转化成词牌,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曲调范式;在“以诗从乐”的时代,道教音乐清新、飘逸、婉媚的审美风格直接影响了花间词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5.
赵丽 《北方论丛》2008,(4):22-24
词是音乐文学的代表样式,音乐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唐代是道教的全盛期,产生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受到道教音乐的浸润,其直接表现就是道教音乐对于花间词的音乐体式和风格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转化成词牌,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曲调范式;在"以诗从乐"的时代,道教音乐清新、飘逸、婉媚的审美风格直接影响了花间词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6.
词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周学明同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刘熙载指出的“词,声学也”(《艺概·词曲江》),很恰当地说明了这种关系。词和音乐的关系,不能仅仅把词看作一种“乐田”,是能够歌唱的。古代的诗歌,有的也是能够被之管弦、咏之歌喉的,如《诗经》、乐府等...  相似文献   

7.
关于词体的特征和词的起源问题,词学界存在一种很有影响的看法,即只从词体的音乐性出发,以是否配合燕乐作为辨别词体的标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它无法给人以明确的界定,故给人带来更多更深的困惑。实际上,词的谱式定型(乐谱的定型、与乐谱相应的歌辞的格律谱式的定型)对词体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考察词体的本质特征,探讨词体的起源,应从音乐和歌辞两个方面着眼,不应只看它的音乐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词学研究中,词起源于民间说一直是主流的观点,但这一观点需要反思和检讨。从词的界定来说,词体的发生,就音乐原因来看是盛唐之后经过法曲变革主要源于六朝清乐的新曲子;就其文学建构因素来看,则是通过糅合乐府诗的杂言以成长短句、借鉴熔铸近体诗律而定型化的。考察魏晋六朝以来的本土清乐发展历程和近体诗的形成历程,这一点是可以明确的。而魏晋以至盛唐之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以宫廷贵族为文化中心而存在的。在盛唐开天时期的玄宗宫廷中,音乐制度发生了重要的转型,即由传统的大曲歌舞演出到清雅的小型乐队轻音乐演出的转型、由隋代初唐盛行的喧闹胡乐到以清乐吴声法曲的转型、由传统的以乐舞为主要音乐表现到以声乐为主要音乐表现的转型。音乐消费创造了对歌词的需要,所以这一时期以七言绝句为代表的声诗大量涌现,曲词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李白的宫廷应制词创造便成为百代词曲之祖。词既不是起源于民间也不是燕乐的产物,词起源的民间论和燕乐说存在诸多矛盾,词产生于盛唐宫廷文化当中,是宫廷音乐消费对歌诗需要的产物。词的产生和形成,就发生时间来说,是盛唐的天宝初年;就发生的地点来说,是盛唐宫廷而非民间。回顾百年来曲词发生史的研究,对民间、平民之类概念的推崇...  相似文献   

9.
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 ,虽然与音乐关系密切 ,并与乐府诗一样可称为音乐文学 ,但其与乐府诗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平仄声律 ,是词体最本质的形式特征和艺术表象。它的存在 ,决定了词既不起源于民间 ,又不起源于六朝文人乐府 ,而只能起源于对平仄声律运用自如的中唐诗客。现存《全唐诗》中的全部“初盛唐词” ,均为乐歌与声诗 ,而不能称之为“词”。形成于大历时期的“湖州词派” ,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词学流派 ,对促进中晚唐以及五代文人词的兴盛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戴伟华 《学术研究》2023,(2):143-151
正如《渔歌》在张志和等与日人唱和中互补完成格式规定,《忆江南》格式也是在白居易与刘禹锡唱和题名互证中完成。《忆江南》“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将文字词与音乐曲调作区别,关联“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之句乃“每首五句”之句,说明刘禹锡和白居易词已有文字规定格式,而“曲拍”只是指《忆江南》曲调,类似后世之词谱,无音乐功能,“曲拍为句”的实际意义指依词式填词,而非依曲调填词。刘禹锡所和白居易“春词”《忆江南》当为二首,而“山寺月中寻桂子”是“秋词”内容,不在和诗范围之内,刘诗没有遗逸。《忆江南》调名异题,说明初词依调填词方式与音乐的关联,后变为依词填词与音乐分离的词体创作状态;而调名随内容而易名,反映了词由调名与内容一致向内容与调名分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晓骊 《学术研究》2002,(2):111-114
今天的研究者对词体性的认识,一般都以宋代文人词为文本基础,但文人词并不能代表宋词的全部。当文人词日益脱离音乐成为诗歌的别体时,宋代民间词却一直沿着音乐文学的道路发展,并在城市市民文化的孕育下遵循着市民阶层自己的文化要求和市民文艺的发展规律演变着,由此,宋代民间词的发展便具有了曲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在文化体征上,宋代民间词具有市民文艺特征;在表演形式上,具有表演化和伎艺化倾向;在文体形式上则具有句法自由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唐宋词”是唐宋时“曲子”这一音乐艺术形式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以文案形式流传至今的“唐宋词”,是当时词曲一体的曲牌体声乐作品中的歌词。唐五代时,文人往往称“词”为“曲子词”,或简称为“曲子”。至宋代,词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曲子词”有了不同的称谓,如“诗余”“长短句”“乐府”“乐章”“琴趣”“笛谱”等,有的干脆将其简称为“词”。这些称谓,有的是词人对“曲子词”来源、性质的一种认识,有的则为词人的一时之兴。但是,曲子词是一种声乐艺术,其词体由音乐所规范,在唐宋是无疑的。所以,若从明确性质的角度出发,用“曲子词…  相似文献   

13.
姜夔是南宋词坛一大名家,他在《白石道人歌曲》中留下的17首带谱曲子词,是现存两万多首《全宋词》中仅有的带谱歌词。这些带谱歌词展现了曲子词完整的本真面目,揭示了其词曲媲美的组合方式、音乐文学的功能互补及弱化缺失原因,从而为探究词体由音乐文学向纯文学转变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文学样式中,词尤专于言情。词始于唐,是当时兴盛的燕乐所孕育的结果,到宋代,词得到进一步发展。它会乐歌唱,有别于我国“诗三百”以来的“声依永,律和声”、先调后调的诗统,而以依曲制词、传声填词,因调作词为其创作程序。因此,比起诗来,词与音乐有着更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即禀承了音乐艺术形式独有的细腻、深长、隽永的表情特质。音乐是听觉艺术,可以通过音色、力度、节奏、旋律、调式、织体、曲式,以及声音的延伸来进行极为宽泛、抽象的情感表达活动,而词作为一种以语言体式为中心的文学样式,又是如何有效地…  相似文献   

15.
历来的李词评论者,谈到李词的艺术性,总要谈到其晚期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确能从很高程度上,在多方面反映出李词的艺术造诣。然而,人们往往爱从语言艺术的其他角度对它大做文章,很少从声、韵、调诸方面来捕捉它的音乐因素。这里,仍以这首词作为主要的一例,谈谈李清照词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6.
元曲从音乐文学系统的历史发展而言虽是宋词的后继,但由于传播性质的改变,元曲并不是宋词历史的简单模拟和重复,而是具备了不可替代的独特性.音乐系统的改变、作者群体的身份的改变,以及接受者审美习惯的改变,导致了词与曲不同艺术风貌的形成和基本美学风尚的奠定.考察词和曲的起源及流变可以看出,任何一种音乐文学起源时的传播性质往往会对其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词传播的女性化特征决定了词在以后不管如何雅化和诗化,并且最终成为主要由男性文人群体控制的案头文学,词以婉约为正体的基本观念始终没有移易.曲传播之初的"北人"风尚亦决定了曲的主流始终以豪放阳刚为正体,即使后来出现了"清丽"一派,也未能改变其崇尚豪放脱略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17.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其<词论>中旗帜鲜明地倡导词.别是一家"之说,从此,这种文体学上的辨析与争论一直没有停过,谢桃坊先生的<词学辨>一书围绕着"宋词无流派"、"词为艳科"、"词是音乐文学"等核心命题重构词"别是一家"之说,是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继续探求的学术努力.  相似文献   

18.
从广义说来,凡文学艺术诸如诗歌、绘画、戏剧、音乐等等,都应该是“无达信”的。“无达估”,实际涉及文艺之所以为文艺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皆然;西方不是有~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吗?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一种,它是最纯粹的抒情诗。从某种角度讲,词与抒情诗的原理是一致的。“词无达信”虽与“诗元达访”两者同一原理;但是,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毕竟有别于一般诗歌,具有自己特点。最早明确提出词有别于诗的是李清照。她在《词论》一文中以音乐性和文学性两方面着眼,提出“词别是一家”这一著名论断。能以简洁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论歌妓在词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歌妓在词体形成中的作用李剑亮词作为一种由诗发展而来的音乐文学,其艺术属性,很自然地带有诗体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古今治词者,常常将词与诗进行比较,从它们的异同中来认识词体的特征。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即是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来阐述词体的特征的。其日:词之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北方地区音乐的起源应当上溯至新石器时期."埙"、"骨笛"、"胡茄"所奏之音乐是北方草原先民们生活的写照与艺术创造."匈奴歌"等歌曲是曲、词结合的古老音乐艺术.北魏及其以前古代北方民族的音乐艺术,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北方民族的音乐艺术提供了许多值得参考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