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指示的由来、含义及分类谈起,考察人称指示语的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如人称置换、反先用等,进而探讨了人称指示语的幽默性特征,最后结合网络篇章对人称指示语的灵活用法做出了尝试性分析,是对指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2.
孙立华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
事物指示语的研究在汉语中基本还是空白。从汉语言和汉文化的事实出发,对事物指示语的定义、存在、判定、分类、指示功能和句法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的分析,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乐传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114-115
指示语是联系语言结构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的纽带,对指示语的正确理解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此将从顺应论的角度对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进行讨论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体现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动态顺应,而心理方面的顺应则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高洁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但特定语境下模糊限制语的理解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语用阐释.本研究主要以法庭回答语境下的模糊限制语为分析对象,基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框架,探析法庭回答中模糊限制语的作用与理解.笔者认为,模糊限制语促进听话人通过新信息加强现存的语境假设、新信息与现存的语境假设相互矛盾及新信息与现存的语境假设结合产生语境含意等三种方式取得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关联-顺应视角下的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敏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5):98-100,105
从不同角度对委婉语进行的探讨和分析一直方兴未艾。基于关联理论和顺应论之上的关联一顺应模式从特定的角度将关联理论中的明示一推理过程和顺应论中的语言选择顺应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交际过程中的委婉语。根据此模式,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过程是依据交际语境,寻求最佳关联,顺应关联假设,从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的过程。该模式有效地剖析了交际中选择和理解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同时也充分凸显出动态语境对交际双方选择和理解委婉语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仲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15-117
语用标记语进入语境是成为语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一个动态的心理构建过程,以帮助受话人在理解话语的过程中寻求最佳关联,顺利实现交际。语用标记语是话语明示和会话含义的标记符,具有概念性和程序性的制约功能,有助于语篇连贯和组织,从而实现改善人际关系与交际策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晓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66-67,70
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类中心主义”或“自我中心主义”。言语行为中讲话者总是处于中心地位,一切时空关系、交际参加者的相互关系以及语言外各种事物现象的相互关系,均以讲话者为中心参照。指示语所体现的正是以讲话人为中心的那些最基本的语境因素,指示语提供的信息来自言语环境。没有特定的语境,没有语境信息,话语的指示信息就无从表达,甸子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林馥嫌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138-140
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框架,以"Iron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这篇课文为实例分析阐释语篇教学模式导入的必要性和课文结构分析的可行性,以及如何通过句子语境、篇章语境、篇外语境推断生词的含义,旨在为语篇教学模式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启发更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与此相关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第一人称指示语的非指示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称指示语的研究目前一般集中在社会语言因素方面,而对人称和非人称代词的各种转换的分析还不是很多。在研究“我(们)”的各种用法时,并非要刻意分清代词的符号所指与真实的言语行为交际者,因为在很多时候,这种区别并不存在或可以忽略。“我(们)”的三种非指示使用,或是一种加强受话者参与的修辞手段,或是进行语用移情的重要途径,或为了达到说话者预期的语用蕴涵。 相似文献
11.
语言哲学的难题——指示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示语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类型 ,它将不可根除的主观性引入了自然语言的语义结构。指示语向传统意义理论和指称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易解答的难题 ,因此它在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学科中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告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广告作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已经深入到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指示语在广告中的应用也是作为设计者想要激起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一种手段。通过对指示语的研究,不仅能帮助广告生产商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广告,达到广告的目的,使广告的效果具有持久性,而且也能让普通大众更加关注语言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指示语:自我中心性和主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军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97-99
自我中心性是指示语的最基本的特性。自我表达是说话人的主观性的反映,所以主观性亦为指示语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对比语用学的角度对不同语言中的称谓表现形式、称谓的语用异同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相同的称谓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语用功效,对不同语言的称谓进行语用对比分析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5.
16.
宋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人称指示的变化表明了说话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此基于语料库研究,对人称指示语在28篇美国总统提名演讲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探讨,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应用不同类型的人称指示语体现了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通过定性和定量数据分析,发现如美国总统提名演讲这种正式文体人称指示语在某种程度上是遵循一定的模式的. 相似文献
17.
18.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 ,其目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关联理论的角度 ,结合中英文商业广告实例 ,浅谈广告话语及其语境的关联程度对广告语境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指示语研究由来已久,其自我中心性和语境依赖性已得到广泛认同。在此以认知语用学为视角,探讨分析政治语篇中的指示映射;以2012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运用指示语转移理论(Deitic Shift Theory),建构分析该类语篇的多层结构,旨在揭示其在结构和指示语使用上与其他类语篇的不同,以期为政治演讲语篇的语用分析带来启示并丰富认知语用文体学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20.
指示的交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福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45-46,63
现有的语用学理论对指示进行界定,并集中描写与解释了人称、时间、空间、社会及篇章等几类指示语。而从交际本身着眼,参照话语意义的建构过程,重新思考指示的本质及其在会话中的重要作用,发现指示不应仅仅看作是简单的指称现象,它是话语意义实现的一个支点,是话语与交际意图实现关联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