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名利场》是 1 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 ,这部伟大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幽默、讽刺、旁白等叙事手法陈述故事 ,通过愉快活泼的对话刻划人物 ,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当时英国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种种丑态 ,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而奠定了萨克雷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讽刺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来源久远。先秦寓言中,已有不少讽刺作品。小说方面,《西游记》开始显露了幽默的讽刺锋芒,然而与《西游记》差不多同时问世的《金瓶梅》已相当成功地用了讽刺手法,它为以后《儒林外史》这样杰出的具有强烈讽刺色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出现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儒林外史》是一部批判现实的小说,与十九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相类。但它的批判,不是细致地解剖社会病症,而是漫画式的突出某些变态畸形,让人们从那些变态畸形中看出社会病症。因此,它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讽刺。《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主要是封建社会的知识阶层,同时旁及社会其它阶层。它的锋芒所向,不仅是那些坏透顶的人物,也包括那些人品庸劣的中间人物以及思想陈腐行为  相似文献   

4.
托尔斯泰在世界观转变后的八十年代,对戏剧发生了兴趣,连续完成了三部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即悲喜剧《黑暗的势力》,讽刺喜剧《文明的果实》,和社会悲剧《活尸》。其中《黑暗的势力》,不论就其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是托尔斯泰现实主义戏剧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5.
<名利场>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这部伟大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幽默、讽刺、旁白等叙事手法陈述故事,通过愉快活泼的对话刻划人物,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当时英国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种种丑态,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奠定了萨克雷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长河中,从先秦诸子散文到清代的《聊斋志异》,讽刺艺术是源远流长的。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讽刺小说的一座丰碑。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在继承和发扬了古典文学讽刺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果戈里、契訶夫、莫泊桑、狄更斯等外国著名作家的讽刺艺术技巧,形成了现代中国新的讽刺文学源流。鲁迅是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宗师,他的现实主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的不少作品,都是驰誉中外的讽刺名篇。他的讽刺小说所表现出的对生活独  相似文献   

7.
马克·吐温和欧·亨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都以幽默讽刺著称,通过仔细研读比较,能够发现他们的手法既有相似之处,也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英国典型的社会问题就是女性问题,特别是她们的婚姻问题,婚姻是女性价值的一种体现。这个时期的文学潮流是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导,批判现实主义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负面影响。这个时期最具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除了狄更斯.同时还出现了大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们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恋爱和婚姻的理解和看法。最主要的两位女性作家是《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丁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丽·勃朗特,这两部经典巨著都是通过主人公的爱情和婚姻,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抨击了现存社会的不公平、腐败和痛苦,以此来讽刺资产阶级丑恶的一面。本文旨在通过《傲慢与偏见》和《呼啸山庄》这两部作品来分析这两位作家婚姻观的相同与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有感而作的反对极权主义的作品。小说打破了虚构作品的常规,融虚构、讽刺、象征和现实主义于一体。奥威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托,把现实与小说紧密结合起来,给人以真实感。通过运用象征手法,揭示极权统治的方法手段,实现了政治与艺术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丁作为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世纪晨星",不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作模式,而且领军现实主义小说的勃然兴起。她的作品虽然总是围绕着中产阶级三、四户人家的生活和思想,但时代赋予创作者的使命仍然在她的作品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社会剧变给人们心理和信仰带来的强烈冲击正以讽刺幽默的笔法无比真实而细致的展现在简·奥斯丁的小说中。  相似文献   

11.
朴趾源作为朝鲜讽刺文人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是以封建社会中的儒生为讽刺对象,揭露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种种社会矛盾。冷峻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诙谐幽默的描绘构成朴趾源讽刺文学的独特风格。同时,朴趾源还重视商业,关心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其作品有别于其他作品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2.
简评马克·吐温的《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曾以约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大师马克·吐温以犀利辛辣的讽刺笔调刻划了19世纪后半叶畸形的美国社会众生相。他的作品在全世界享有盛誉。马克·吐温的创作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  相似文献   

13.
果戈理构建主题直面社会时弊 ,人物刻画入木三分 ,语意锤炼精妙独到的讽刺艺术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的精髓 ,至今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的文学巨匠、民族文学之父--马克·吐温先生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世人皆知.马克·吐温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以清新幽默的文笔、毫无雕琢的朴素语言开创了美国小说口语化的先河,以幽默讽刺的写作基调,夸张、对比、口语等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现实主义小说语言风格方面为美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马克·吐温的生活经历及一生的作品为出发点,浅薄的分析马克·吐温小说中的语言特色,阐述了马克·吐温的所具有的思想内涵及语言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比较研究世界文学史的发展情况时说:“十九世纪以后的文艺,和十八世纪以前的文艺大不相同。十八世纪的英国小说,它的目的就在供给太太小姐们的消遣,所讲的都是愉快风趣的话。十九世纪的后半世纪,完全和人生问题发生密切关系。”而十八世纪的中国就已产生了不朽的现实主义作品《儒林外史》。它是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史上的一颗讽刺文学明珠。它标志着中国讽刺文学在封建社会末期已发展到高峰。《儒林外史》的艺术独创性,不仅在主题上具有切中时弊的战斗性,而语言之质朴、精炼与人物铸造上也具有独特风格。因而在小说史上,能一扫虚伪颂美之风,掣起写真实的旗帜,树起了现实主义劝善惩恶的讽刺文学丰碑;显示出它较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而对这部巨著能认识和阐发其真正价值,并从中总结出讽刺艺术经验,且加以继承和发展的,却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  相似文献   

16.
曹禺的讽刺艺术贯穿其戏剧作品之中,讽刺的锋芒始终对准黑暗社会并为塑造人物服务,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讽刺。手法灵活多样,形成了无意而辛辣、冷静而深刻、温婉而尖锐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沙汀是一位擅长于讽刺小说创作、成就卓著的“风格”作家。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一再把他归入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最好的作家”。和“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列。沙汀的讽刺小说创作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讽刺文学传统,既不消极地展览社会的丑恶面去吓唬读者,也不以调笑作幌子去引入逃避严酷的现实——如鲁迅所说的“将屠夫的  相似文献   

18.
《竞选州长》,是十九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著名的讽刺短篇小说。在这只有短短四千余字的小说中,作者通过一个虚构的独立党人参加纽约州州长竞选而遭到一连串卑鄙无耻的诽谤和中伤的故事。巧妙、娴熟、恰当地运用了对照与夸张的艺术手法,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非常重大的社会问题“民主选举”进行了无情地讽刺和揭露,批判了统治者操纵的所谓“民主选举”黑  相似文献   

19.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的文学巨匠、民族文学之父——马克.吐温先生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世人皆知。马克.吐温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以清新幽默的文笔、毫无雕琢的朴素语言开创了美国小说口语化的先河,以幽默讽刺的写作基调,夸张、对比、口语等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现实主义小说语言风格方面为美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马克.吐温的生活经历及一生的作品为出发点,浅薄的分析马克.吐温小说中的语言特色,阐述了马克.吐温的所具有的思想内涵及语言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以其幽默讽刺的笔调,严肃尖锐的主题被誉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汤姆·索耶探案集》和《傻瓜威尔逊》为例展示他在一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鲜为人知的通俗面,尤其是他对侦探小说手法的部分运用和对完整侦探小说创作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