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行为绩效的特点,从个体绩效和整体绩效两个维度建立了知识转移行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一种基于满意度的评价模型.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具体企业进行算例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联盟知识转移行为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视角,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知识显性程度、转移渠道丰富性、知识吸收能力、沟通与信任程度、知识转移实施过程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都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机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要通过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提升知识的显性程度、构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的知识转移渠道体系、加强沟通与信任关系、加强组织学习以提升知识吸收能力等途径,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联盟成员知识特性的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少有组织能够拥有组织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通过知识联盟获取组织所需的知识已成为一种趋势。影响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因素有很多,知识联盟成员知识特性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知识联盟成员主要知识特性以及对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研发联盟中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的转移主要有四条途径:显性化、发展关联业务、网络化和产权变动.显性知识的转移主要有三条途径:文本化、知识库和知识地图.知识转移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知识共享和创新的促进机制.促进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建立:目标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压力机制和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联盟企业知识转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最大化利用组织内外现有的知识资源,企业采用联盟的形式来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组织形式无疑为知识转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文章首先分析了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式和影响因素,然后在社会网络的视角下,从网络整体结构,网络中的节点中心性和网络子群三方面分析探讨了联盟企业的知识转移问题,最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模拟算例网络进行量化分析,体现社会网络视角下分析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化的过程,得益于内在知识技术的转移。教学研究型大学知识技术转移中本体意义上的互动性、价值取向上的辨证性、所有权限上的合法性,在为自身得以存在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同时,也要克服由于知识粘滞所带来的知识技术转移困境,在跨学科创新中使知识技术转移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学研联盟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回顾了产学研联盟的发展历史及其形成机理,再以知识转移为视角,探讨了产学研联盟与知识转移二者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特性的技术转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技术的知识本质研究入手,探讨技术转移的知识特性,提出实现技术能力转移提高转移绩效应具备的条件;隐性技术知识的有限转移和中国技术知识基础的薄弱,使得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引进只能停留在显性技术使用层面上,很难实现技术能力的创新和发展.提出应提升企业自身技术吸收整和能力,优化技术转移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是促进联盟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各阶段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是外部引导因素,知识转移输出方的知识创新能力、转移意愿、转移技能是基础因素,知识转移接受方的学习意愿、消化能力、应用效果是能动因素,政府部门、知识输出方、知识接受方和社会中介方的互动是提升知识转移效能的耦合因素。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发展企业能力的问题。根据知识理论的观点,企业能力的发展是组织学习过程,将企业在联盟中的学习的过程分为“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两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总结了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在第二阶段,根据知识管理观点,认为知识的转化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通过联盟巩固并发展企业自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Spin-off技术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国外spin-off概念,介绍了美国spin-off情况,详细分析了不同的母组织和裂变公司的关系,以及spin-off产生的条件和内部动力机制,并对中国发展spin-off技术转移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带来竞争优势,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日益受到理论界和产业界的关注,我国科研机构每年产生大量科技成果,厘清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及其全链条,选择合适的转化模式提高转化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产业技术的多样性特征,在国际技术转移中并不存在对于技术输出方产业技术的完全照搬,任何技术转移的实现都是一项新的产业技术的建构。产业技术的合理建构要求本土知识的获得与合理的整合。本土知识的获得与整合是产业技术适应性变异的必然要求,是技术转移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过程之一,对于技术引进方而言,也是克服以技术输出方为中心的技术转移缺陷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就 FDI 技术转移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同时讨论了 FDI 对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总结出 FDI 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激励协同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对知识联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连续体理论应用到激励协同的过程研究中,通过研究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互动过程描述了激励协同连续体的内涵;详细阐述了激励协同连续体的产生基础,即激励势差的形成和作用方式;分析了激励协同内生机制,即知识主体竞争合作的产生和影响作用;构建了激励协同模式,即激励连续带,阐明了激励协同的发展过程;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有利于揭示激励协同的本质和掌握知识联盟的运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企业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完全取决于自身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与其他相关企业所结成的战略联盟的广度和深度。而企业在结合成联盟后,又因利益分配不均导致最后联盟关系瓦解。运用博弈论原理分析联盟各方的利益得失,从利益分配监督机制方面入手,解决各盟员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可使联盟各方实现利益最大化,促进战略联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构建了技术溢出、技术差距与技术转移的传导框架,研究了技术溢出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东道国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水平和速度取决于东道国厂商的自主创新、技术差距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成本。在技术上处于劣势的东道国厂商在不与外资发生直接竞争的细分市场中运作,结合本地需求和顾客导向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营造有效竞争环境是吸引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必然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现状及问题,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知识转移作用机理.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知识转移要相互促进,并建议政府应推动校企及校际合作,推动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